南方网 > 韶关新闻 > 正文

韶关曲江:马鞍山下盛开文明花


在曲江初级中学,师生们经常能看到这样温馨的一幕,一名同学背着另一个行动不便的同学上楼下楼;曲江马坝镇、公安、城东社区等部门层层联动,爱心接力,为八旬退伍老兵找回失散女儿,使其22年后团聚;在曲江区乌石镇林屋村,逾百亩蔬菜种植基地里,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田间择菜码放好、打包装袋、肩扛装车,志愿“红”化身收菜工,助菜农抢收冬日“绿”……这一桩桩“小事”,如一串串音符,是韶关市曲江区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谱就的旋律动人的文明曲,这些温暖人心的善举出自普通市民,从他们的言行中让我们看到了文明的力量。

近年来,韶关市曲江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全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城市秩序逐步优化、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内外兼修刷新城市“高颜值”

“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发现变化,它的发展速度让我们这些在外学子由衷感叹!”今年回家乡过春节的贺瑛,是北京某高校一名大四学生,四年在外的大学生活让她见证了家乡的美丽蝶变。“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城市道路变宽敞了,卫生和环境变美了,现在除了一些城区主干道,好多新修的路都不认识了。”聊到家乡的变化,贺瑛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笔者,小区附近除了原有的公园,又新增了小游乐园,平时散步游玩也多了选择。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和支撑,是文明城市的硬指标和硬实力。近年来,曲江区围绕“风度曲江”建设目标,实施城市提质扩容计划,着力提升中心城区的建设品质、产业品质、文化品质和生活品质,城市建设和管理发生了许多深度而有品质的变化。

在城市建设中,曲江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聚焦民生改善城市“里子”,完成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污水管网6.925公里,更新改造污水管网1公里,改善4个片区的污水收集问题;全面改造社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点位周边空中缆线;增设公共停车位5000余个,无障碍通道、停车位、公厕及母婴室等全覆盖渗透到公共服务场所。

一直以来,曲江区围绕“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理念,在城市建管中优先考虑公共服务和民生需求,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从“面子”到“里子”内外兼修的精致之城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刷新城市“高颜值”。

文明自觉提升社会“高素质”

文明城市创建既需要党员干部超前谋划、精准施策;也需要广大群众自觉配合、大力支持,这是双向奔赴的创建之路。

在创文过程中,曲江区聚焦民生、主动作为,创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动方式,开展“用脚步丈量城市·走出美丽街巷”特色步巡活动十多次,一个楼栋一个楼栋找问题抓整改,小到治理城市“牛皮癣”、规范车辆停放,大到建果蔬市场、改电改路改网、扩建休闲场地等,全面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让群众幸福感满满

“不管是新建小区还是老旧小区,曲江的宜居感越来越强,道路畅通,环境整洁,便民服务升级了,公共空间宽敞了,我们实实在在获得了创文的福利。”家住城区桃园西路邮电小区的吴大叔乐呵呵地说。

美丽街巷“走”出来,文明交通“拍”出来,为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群众文明自觉,曲江通过“曝光台”主动监督和宣传片引导教育,有效增强群众文明出行意识。市民骑摩托车出行头盔佩戴率达98%以上,多个寓教于乐的文明交通宣传视频引起群众共鸣并积极广泛转发,形成宣传声势。

此外,曲江全员参与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成为常态,市民公约传遍大街小巷,三级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从管理到治理软硬兼施,激发了群众的文明自觉,提升了社会“高素质”。

核心价值观促进市民“高品位”

曲江区积极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旅游、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运用典故、诗词、家训等内容,利用书法、绿化造型等艺术手段,打造彰显鲜明价值引领、凸显地域风貌和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示范点,致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百姓生活中。

如今,曲江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文化墙、宣传栏、广告牌、电子显示屏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随处可见,让民众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感受着正能量的熏陶。“到公园不仅能休闲健身,还能受到这些文化的熏陶,感觉很充实。”在曲江公园散步的刘叔对记者说。该公园以“德”字为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的核心理念和公园景观进行有机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东侧的“身边好人榜”文化长廊成为公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在城区桃园西路邮政小区,“图说我们的价值观”通过书法、雕塑、木刻、牌架、绿化造型等艺术手段协调融入,形成小区景观。“这里是一个新改造小区,当居民在小区休闲娱乐时,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小区居民吴大叔说。在耳濡目染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很明显的一个表现,邻里之间很友善,纠纷也少,大家相处很融洽。”吴大叔笑着说。

“要让广大群众做到入脑入心,学以致用,知行结合,就必须让我们的宣传‘活’起来,我们十分注重丰富和创新1+X模式,尤其是特别注重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树立身边典型,把活动开展到群众的身边眼前。”该区文明办负责同志介绍,一直以来,该区采取一系列创新方式,有机融入,主动贴近,努力把“24字”转化为“身边的价值观”。如在全区开展“身边的榜样——曲江最美人物”评选、开展“街头红歌闪唱”“街头地书”、利用各乡镇建成的“乡村小舞台”及农村的祠堂等场所组织百姓宣讲团开展街头宣讲、祠堂微讲堂等“短、平、快”宣讲活动、组织“文艺轻骑兵”下乡入村、广泛引导开展创建孝德村、书香村、志愿村、和谐村等特色村,通过一系列有特色和创意的活动,突出了宣传主题,深受民众欢迎,促进市民“高品位”。

【南方+记者】唐音

【通讯员】唐忠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