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广州新闻 > 正文

肇庆发现首个恐龙足迹!发现者系广州初三学生


恐龙科考视频。

邢立达收到倪子杰的消息后,经过认真询问和比对,决定来到肇庆作进一步研究。当月21日,邢立达课题组、地质与古生物专家张显球等专家学者来到了怀集,对已暴露的恐龙足迹及其岩层层面进行详细研究,并利用立体扫描等手段记录了足迹状况。直播回顾>>

怀集足迹点位于一个建筑工地的边缘。记者在勘察现场发现,该足迹点两边均为宽阔马路,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较少见到行人。在这次实地勘察研究的半年之后,也就是今年1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恐龙足迹研究团队宣布怀集县这一恐龙足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论文截图

论文截图

邢立达课题组介绍,怀集足迹暴露于砂岩表面,其上发育有明显的不对称波痕。该区域地层属于白垩纪闸岗群马屋组,该区的马屋组地层厚570—770米,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与灰绿色钙质泥岩互层,局部含砂质岩,产介形、腹足和轮藻等化石,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

怀集足迹点俯视图

怀集足迹点俯视图

▶7个脚印

辨析恐龙年代种属

邢立达课题组介绍,本次共发现7个兽脚类恐龙脚印,包括两个孤立足迹和一道行迹。其中,一道兽脚类恐龙行迹的保存状态最好,且向东北方向延伸。其形态类似副强壮足迹属(Paracorpulentapus),比如:都是中等尺寸的、粗壮的兽脚类足迹,中趾前凸较弱,平均长宽比为1.4,第II—IV趾的平均趾间角为58度。

因此,学者暂时将其归入副强壮足迹。根据恐龙速度计算公式,可以估算出其行进速度约为每秒2.57米,表明这是造迹者在小跑状态下留的脚印。

野外考察现场

野外考察现场

另外两个孤立的足迹被分别归为了实雷龙足迹类和跷脚龙足迹类。被识别为实雷龙足迹的脚印较大,且显示出明显的外边缘,然而该处没有发现连续的足迹序列,反映造迹者可能踏入了一个底质较软的区域,随后又行进至较硬的地面,因此没有留下其他足迹,也可能是其他足迹在石化前就已经被风化了。被识别为跷脚龙足迹的脚印则较小,且保存较差,只能大致识别出足迹边缘。

恐龙足迹可作为恐龙的分类系统。不同大类的恐龙,足部骨骼结构有很大差异,这些独有特征反映在脚印的形状上,可由此判断造迹恐龙是肉食性还是植食性。根据恐龙脚印的轮廓及形状还可以区分兽脚类、蜥脚类、小型鸟脚类、禽龙—鸭嘴龙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角龙类等。

怀集足迹特写

怀集足迹特写

▶科普为媒

吸引民间爱好者寻迹

邢立达课题组介绍,通过研究分析,本次发现的不同形态的足迹已被暂时归入了“副强壮足迹—实雷龙—跷脚龙足迹”组合(Paracorpulentapus-eubrontid-grallatorid assemblage),该兽脚类足迹组合曾出现于四川省和安徽省的白垩纪岩层。产自四川千佛岩足迹点白垩系夹关组的“副强壮足迹—实雷龙—跷脚龙足迹”组合,与安徽黄山小壶天足迹点白垩系小岩组的“副强壮足迹—窄足龙/实雷龙—小型跷脚龙足迹”组合相似。

神棘

神棘

此外,小壶天和千佛岩的纬度相近,分别为北纬29度48分和北纬29度45分。与之相比,怀集足迹点的纬度较低(北纬23度54分)。该足迹点所产出的类似的足迹化石组合表明,在白垩纪时期,中国的“副强壮足迹—实雷龙—跷脚龙足迹”组合可能分布更广。

事实上,广东的南雄、河源盆地,广西的那霸盆地以及湖南的株洲盆地都曾发现过恐龙化石。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广东南雄杨梅坑区域发现一批鸭嘴龙类恐龙足迹;2017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广东南雄再次发现足迹达二三十厘米的恐爪龙足迹。但在广东、广西和湖南三省区交界地区却鲜有关于恐龙化石的报道,怀集盆地也几乎没有任何相关记载。

此次发现恐龙足迹并得到专家团队的认定并非巧合。邢立达称,他的团队自2007年起便在全国各地寻找恐龙足迹,但恐龙足迹分布广泛,“我们团队不可能所有地方都自己找,于是也积极联络民间爱好者,在野外根据我们提供的指导发现足迹,小倪(倪子杰)是其中之一。”

邢立达时常在微博、快手等平台科普古生物学知识,并多次开展针对青少年的古生物学科普活动,他的粉丝不仅包括大学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对于自己的孩子发现这些1亿多年前的造迹者留下的脚印,倪先生很惊喜。他希望自己好奇又具有行动力的儿子能够保持热爱。

【记者】杨琼 徐勉 实习生 刘晓潼

【策划】张志超

徐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