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7日《南方日报》A10版
广东清新水泥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有序推进,广东裕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PVC塑料薄膜项目建设提速成势,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南药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重大项目建设掀起新热潮,正是清新区高质量抓好“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缩影。今年以来,清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抓项目、强平台、拼经济、促发展,“四个清新”建设跑出加速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举全区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清新区制订《“六比六拼”推进“百千万工程”赛龙夺锦活动方案》,谋划开展“比镇域经济发展、比城乡融合功能、比乡村振兴办法、比营商环境打造、比自然生态保护、比乡村治理水平,拼质量、拼位次、拼特色、拼示范、拼服务、拼作风”争先进位系列工作,推动区镇村全面动起来、强起来,全域美起来。
在比较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百千万工程”的清新路径越发清晰,令人期待。
鸟瞰清新城区,感受城市发展脉搏。华子旋 摄
打好“优势牌”
集群发展做强县域
走进清远经开区,伽蓝洁具在此翻开智能化制造新篇章。该企业曾经在佛山与清远布局8家公司,如今整合成4家,全部落户清新区,依托清远经开区,企业发展完成又一轮重要转变。
伽蓝洁具的成长轨迹见证着企业成长与园区提质、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这里生产要素成本低、交通便利,对比以前需要租厂房,现在我们投资自建厂房,发展更具主动性。”企业有关负责人杨圆圆说。
广阔县域,大有可为。清新区委书记刘建俊认为,做强县域,最重要的引擎在实体经济,最主要的抓手在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百舸争流,要抢抓全省产业有序转移加快推进重大机遇,推动县域全方位跨越发展成为清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充分条件。
与兄弟县市比干劲。清新区着力做好凝聚共识关键一步,成立“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县域经济等6个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三张清单”,构建指挥有力、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与湾区城市比平台。清新区加快推动园区2.0建设,谋划打造禾云片区消防新材料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及太平片区现代纺织产业园、先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三个特色园区,切实以特色产业载体促进项目加快集聚。
清远经开区太平片区局部,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曾亮超 摄
放眼全国比营商。今年来,清新区招商团队先后赴东莞、广州及浙江、香港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构建“全员大招商”格局;新增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1.84万亩;为企业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约6122万元;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意向授信超200亿元……
展望未来,清新区目标明确——下大力气做强县域经济,切实提升支柱产业链韧性,加快培育制鞋、食品加工、新材料“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两个五十亿级”产业链。
上半年,清新区完成生产总值144.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1.8%,排名全市第二;农副食品加工业36.38亿元,同比增长27.9%;新材料产业34.53亿元,同比增长7.9%;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实现产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22.1%;生物医药产业链产值达19.80亿元,同比增长33.8%。
念好“特色经”
百村八镇各美其美
从清新中心城区向南出发,走进“工业强镇”太平镇,厂房林立,生产车间生产旺;向北探访石潭镇,万亩披绿,田间地头夏种忙,“生态农业研学小镇”雏形初现。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
清新区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方案》提出,以全区8个乡镇、186个行政村、23个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清新区落地落实。
百村八镇,各有不同,挖潜增效,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清新区突出地域产业、文化、美食等特色元素,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引导各镇找准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全力提升发展能级,已指导形成镇级“百千万工程”亮点项目35个;各镇担起主责、唱好主角,量化实化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目标举措,竞标争先工作风气在清新全域蔚然成风。
其中,太和镇大力发展商贸和现代服务业,建设首善之城;太平镇致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力军,建设清远西部产业新城;山塘镇持续做好“水、米、鱼”三篇文章;三坑镇目标打造国际温泉小镇;龙颈镇建设宜居宜商宜业宜旅现代化“标杆镇”;禾云镇推动传统陶瓷行业转型升级,并做大做强农业(食品)加工业;浸潭镇要强化圩镇建设,建设北部中心镇;石潭镇充分发挥绿色优势,当好清新绿美生态“北大门”。
针对农业产业“优质不优价、增产不增收”的共性问题,清新区以工业思维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聚焦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建设,依托“2420”具体举措,做大做强清远鸡、桂花鱼、丝苗米、南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跳出清新发展清新,清新区还积极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以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引领,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培育“N+文旅”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俯瞰清新大地,一幅富民、兴村、强镇、县域旺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一线实践
探路高质量
山心焕新颜
在太平镇山心村,自4月份引入第三方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在当地打造秦皇山红色文旅综合示范基地以来,村“两委”干部就越发忙碌起来。
协商具体项目、争取群众支持、跟踪落实情况……终于在6月底,山心村建成可容纳约300人的“映泉餐厅”并投入使用,多媒体功能厅、实战训练场等项目有序推进。
从革命老区到红色旅游目的地,山心村的美丽蝶变,机遇源于“百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
清新区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品质清新”建设为抓手,统筹抓好城乡品质、内涵、能级提升。在谋划打造的“1个示范镇、10条示范村”名单上,山心村和太平镇赫然在列。
如今,在革命老区山心村,沉睡的红色文化资源被激活用活,红色热土“跑出”了发展加速度。“下一步,我们计划改建原秦皇中学等旧建筑,逐步打造党建研学实践基地。”山心村党总支部书记罗锦锋表示,希望山心村的发展可以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带动秦皇片区共同振兴发展。
连镇及县,当前太平镇加快推进秦皇片区“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不断扩大红色资源优势,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推动镇域发展再翻新篇,助力清新区高质量发展。
数读
截至2023年6月
●正式签约各类优质项目20个,投资额达39亿元
●清远经开区总投资104.8亿元基础设施项目纳入清远市产业转移主平台项目储备库
●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获评广东省2022年度“先进材料”特色产业园,成为清新区乃至清远市工业领域首个省级特色产业园
●连续两年获得全市林长制考核优秀等次,森林总面积16.0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
●接待旅游人数98.6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76%、49.47%
【撰文】江绮雯 贺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