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深圳新闻 > 正文

疯狂的试剂


“很多老外问我还可不可以下单,我们无法回答,现在要等消息。”不久前,深圳华迈兴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迈兴微”)总经理李泉在实验室门前,拿着一个白色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语气不无遗憾地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随着疫情暴发而抢手。这是一个难以明确估定销售规模的市场,一度出现“一天一个价”“一盒难求”的疯狂状况。这类产品的准入门槛与净利率均极高,“门外汉”只能袖手旁观,而大小试剂公司则纷纷入局。

3月底,出口防疫物资政策收紧,试剂行业进入一段冷静期,业内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认识新一步提升,也更为理性。到了4月底,商务部又推出出口防疫物资企业“白名单”,让多家深圳试剂公司获得“出海”资质……

“只要产品过硬、所在国认证认可,深圳试剂产品‘出海’抗疫的希望很大。”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鹍辉向记者表示。

A 投身抗疫的深圳“军团”

1月25日,大年初一,一张65岁的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武汉火车站的照片流传甚广。

汪建在疫情危急时期亲自赶赴武汉。来自BGI华大。

汪建在疫情危急时期亲自赶赴武汉。来自BGI华大。

汪建此行意在助力提升疫区病毒检测能力。早在1月12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正式公开,中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研发的“发令枪”已经悄然打响。

汪建来武汉当天,已有7家企业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进入国家药监局快速审批通道。翌日,汪建收到好消息,国家药监局发布应急审批通过的首批4家企业4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其中有两款产品来自华大集团的两家武汉分公司。

因当时国家药监局对疫情防控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采取特殊审批程序,争取相关产品尽快上市,使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赛道上挤满了各类公司“选手”。

不仅是华大基因,大批初创企业也重金投入研发。大年初二,成立6年的华迈兴微核心研发团队回到实验室,几周后即推出新冠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

华迈兴微创始人及股东。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华迈兴微创始人及股东。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2月22日,《深圳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单》公布的89家深圳企业,其中试剂企业达52家,可谓最强深圳抗疫物资生产军团。据不完全统计,这批企业约占全国新冠试剂企业(业内估计约300家)的1/6。

而这些企业就包括华大基因、迈瑞医疗等巨头,亚辉龙、新产业生物等拟上市公司,以及海普洛斯、华迈兴微等优质公司。

记者统计,截至4月底,有10余家深圳公司宣布研发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而新冠检测试剂需求暴增,让上游核心原料商也忙得不可开交。体外诊断抗体抗原原料供应商盛源生物创始人司国权介绍,正月初三开始,公司即投身抗疫研发工作,并无偿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抗体抗原原料给多家国内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生产企业。

B 国外订单“多到不敢接”

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构高特佳投资人张鹏博士介绍,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体外诊断检测有两大方向。

其中,一类是核酸检测,属于分子诊断,是诊断“金标准”;一类是抗体检测,属于免疫诊断。两类方法结合可极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试剂做出来不难,但好的试剂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优秀,需要大量临床样本数据验证,很多小公司没有这些资源。同时,一份试剂的检测结果与操作过程密切相关。”张鹏强调,试剂产品有使用门槛,不像口罩、额温枪可以倒买倒卖。

新冠病毒检测费用不一。因为新冠病毒检测相关费用被列入医保,而试剂需与检测仪器连用,故其市场行情没有被中国民众关注。

新冠病毒检测需要试剂盒和设备结合使用。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新冠病毒检测需要试剂盒和设备结合使用。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而在疫情最严重的欧美市场,3月31日前,只需通过欧美或美国认证资质,不需要相对更耗时的中国国内国家药监局注册,就可以进口中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华迈兴微等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生产企业于是看到“出海”的机会。

国盛证券4月6日研究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超过170家企业累计开发超过250个检测试剂产品,部分企业的检测试剂已获得CE/FDA认证或预认证。

随着欧美在3月疫情暴发后,记者采访的10余家中国试剂公司均表示,外国客户的试剂订单一天一个价,“考虑到产能,很多单不敢接。要放手接单的话可以接上亿元的单”。

专门从事试剂研发的美国凯杰生物公司试剂专家欧阳研介绍,受疫情影响,美国市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需求呈井喷状态。早期,美国一次新冠核酸检测收费约为3000美元,政府负担。试剂成本会随着高通量使用而大大摊薄,一盒试剂毛利率可超90%。

工程师在组装新冠试剂检测设备。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工程师在组装新冠试剂检测设备。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上游供应商盛源生物创始人司国权也发现,3月份开始“乱了套”,抗原抗体原料产能是以往的一倍,但备货清空,几乎断货,“很多完全不认识的公司也找上门要原料,下单的量特别大。”

C 严格监管让行业出口进入冷静期

就在华迈兴微拿下几千万元订单,准备往国外发货时,因为一些意外原因,出口防疫物资设备政策收紧。

3月3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5号公告”,要求出口防疫物资设备向海关报关时,须具备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随后,4月10日,海关总署又发布“53号公告”(即《2020年第1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要求11个类型的医用物资实施出口商品检验。

关于这两个政策,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4月26日解释,对不合格防疫物资,中国政府绝不会放任不管,两个公告分别收紧医用和非医用防疫物资质量监管。

广州国盛医学总裁黄颖冰认为,收紧举措为一度趋于疯狂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市场念上了“紧箍咒”,“试剂生产企业出海更应严格把好产品质量第一关”。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摄

按规定,中国对于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在内的医疗器械,按风险程度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管理。第三类风险程度最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记者从国家药监局官网统计看到,截至5月7日,全国30款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的新冠检测试剂注册产品中,仅有5款来自广东公司,其中2款来自华大基因,但产品均属于武汉分公司。截至4月底,没有一款深圳辖区公司研发的新冠检测试剂产品获准国内注册上市。

这也让坪山区着急。作为深圳市公共卫生战略物资生产储备基地和全国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所在地,坪山有着相对完整的试剂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截至2020年一季度,坪山医疗器械企业达270家,其中体外诊断试剂企业74家。

另外,“53号公告”发布后,一些为海外品牌做试剂产品代工的生物企业,也因为无法提供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出口销售证明而出不了关,发不了快递,货物积压仓库,面临违约赔偿风险。

D 中国试剂“出海”市场前景如何?

截至北京时间5月12日19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9.4万例,死亡28.6万人。

更为严峻的全球疫情以及国内大规模复学复产,都刺激着新冠病毒试剂检测的海量刚性需求,这使得全球试剂公司展开逐鹿。

而中国试剂公司之中,合规资质最多的头部企业华大基因等自然跑在市场前列。

华大基因已在试剂行业领跑。

华大基因已在试剂行业领跑。

据公开信息,华大基因研制生产的新冠病毒试剂盒(荧光PCR法)产品率先获得中国、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相关注册审批及认证,并已快速提升试剂盒的产能和检测通量,保证了该公司检测产品及服务的供应。

此前,华大基因澄清了某机构对其“月赚12亿”的预测。但根据2020年一季度报告,受疫情拉动,华大基因净利润为1.40亿元,同比增长42.59%。而在2019年全年,该公司净利润为2.76亿元。

对于暂时资质不足的绝大部分试剂生产企业,则只能密切关注监管层的消息。

直到4月2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下称“12号文”)要求,自4月26日起,诊断试剂等防疫物资出口仅需国外标准认证,海关凭商务部提供的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生产企业清单验放。

截止5月11日入商务部防疫物资(试剂)“白名单”的深圳企业。

截止5月11日入商务部防疫物资(试剂)“白名单”的深圳企业。

上述商务部清单算是出口“白名单”,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动态更新。记者查阅网站发现,截至5月11日,清单有19家为深圳辖区生物医药公司(另外有一家为华大基因的武汉分公司),其中不乏深圳迈瑞医疗等头部企业,也包括亚辉龙、海洛普斯、新产业生物等细分领域优秀企业。

记者查阅发现,这19家公司获得欧盟CE,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获得美国紧急使用授权认证。但这类资质其实在其他不少国家也可通用。

据知情人士介绍,要入选“白名单”,申请企业需把材料经由区、市、省商务部门层层审批,后经商务部把关。仅坪山一个区目前正在送审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就达30家。

“我们正在等审核通知呢,目前已递交资料,也在做好生产工作。”华迈兴微总经理李泉介绍。

随着“白名单”扩大,深圳试剂军团的海外抗“疫”故事才正式开始。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延伸阅读:

疯狂的口罩

疯狂的呼吸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