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广州新闻 > 正文

这份“成绩单”记录扬帆奋进的五年|聚焦越秀区第十三次党代会


16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广州市副市长、越秀区委书记王焕清代表中共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指出,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区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4”工作举措,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加快创新链、产业链对接融合,推动经济持续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0.05亿元,2016年以来年均增长4.6%,区域税收年均增长6.1%,经济总量保持全市前三,经济密度稳居全省第一,获评中国百强区前十名。

加快发展动能转换,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之芯”,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313项,聚集高新技术企业644家、较2015年增长3.5倍,拥有国家级、省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26名,专利授权、有效发明专利量较2015年增长1.6倍,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实施现代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企业总部化、楼宇高端化、产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近七成,转型疏解专业市场93个,上榜世界500强企业2家、全市各区最多,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项目83个。

高标准建设11个国家级产业平台,广州民间金融街荣获全国服务业区域品牌第5名;黄花岗科技园实现营业收入超1100亿元、较2015年增长1倍;花果山小镇获评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等三个国家级称号,连续三届成功承办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北京路成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国示范步行街,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坚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越秀国际人才中心正式运营,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率先在公办中小学开设“港澳子弟班”,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纳入全国“百城百园”创建范围。

迭代实施营商环境1.0至4.0改革,落实减税降费170亿元,“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企业开办、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四个结合”等做法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获批广东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专项改革试点,荣获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奖,入选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全区实有商事主体较2015年增长62.5%,区重点项目投资额累计超千亿元、年均增长18.4%。

深入推进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示范区建设,行政许可事项网办、最多跑一次率均达100%,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全省首届区县级标杆大厅,“越秀人家”治理服务模式荣获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十佳典型案例,政府政务透明度位列全国前十。

高质量完成党政机构改革、街道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推行外企落户“一站办理”,实现“最宽松无限额”外资准入,实有外资企业总量排名全市第二,合同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6%。

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

持续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连续四年荣获广州城市治理榜人类发展指数金奖。坚持党建引领,打好老旧小区环境改善、长效管理、电梯加装等改造“组合拳”,全国首创“电梯托管管家”服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数、投资额及加装电梯数量全市第一,旧南海县社区等3个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成为“老城市新活力”样板。

深化美丽越秀建设,全要素提升主干道41条,建成口袋公园43个、碧道24.2公里,增加绿地约32万平方米。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配合推进广州花园建设,空中“云道”正式向市民开放。

区城市运行综合指挥中心建成运行,路长(街长、巷长)制、公厕所长制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不断深化,垃圾分类实现连续五年减量控量,城市环境检查评价连续四年A档。

强力推进系统治水、重拳治违、精准治污,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新成效,累计拆违146万平方米,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全市率先消除黑臭水体,获评省级河长制创建示范点。

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

坚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注重提升“红色遗址”与讲好“红色故事”、发展“红色旅游”相结合,深化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创建,保障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大力推进中共三大会址周边品质提升、东园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完成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保护提升,广东区委旧址、省农协旧址入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广州起义纪念馆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突出“亮文化、提品质、注产业”,以海珠广场片区品质提升为带动,创新推进广州传统中轴线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全省第一,成功承办省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升国旗仪式,“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荣获联合国“亚洲都市景观奖”。

深化全域文明创建,在全市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

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

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六年全省各区(县)第一,获批开展全国首批、全市首个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

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羊城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全覆盖。

实施区管校聘改革、教育布局优化、校园微改造等工程,中小学硬件配置实现“五个全覆盖”,新增中小学及幼儿园学位1.67万个,中考高考成绩保持全市领先,获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广东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

深化健康越秀建设,获评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区人均预期寿命上升至84.7岁,家庭养老床位数居全市各区第一,获评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

全面完成对口帮扶贵州、清远等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

建成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6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分别获评国家级站、省五星级站。

平安越秀向更高水平提升,全区案件类警情和刑事立案分别下降60.7%和57.3%,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连续两年全市第一,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2020年度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区,成功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示范区。

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综治考评连续五年全市第一。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健全大统战工作格局,人民武装、群团、档案史志、老干部、党校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实现新提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获评全国法治建设创建活动县(市、区)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第十次获评广东双拥模范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高标准完成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及社区“两委”换届,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优化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率先建成“1+18+N”党群服务阵地体系,打造了二沙岛、三眼井、沿江东、江湾等一批党群服务阵地样板,区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广州基层党建创新榜十大案例。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马艺天

【通讯员】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翟晓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