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深圳新闻 > 正文

新文化设施塑造城市人文精神:从这个展览“知觉”深圳


5从1958年始建的深圳戏院,到1983年深圳大学的创办,再到如今的“新文化设施”深圳科技馆(新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湾文化广场、深圳自然博物馆……徜徉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知觉城市——新文化设施的创意与构筑”展览中,深圳的公共文化设施建筑发展脉络尽收眼底。

5

12月19日开展的此次展览面向公众呈现深圳“新文化设施”规划建设的设计思路与建设特色,以及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文化设施设计的优秀作品。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5月5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二楼展厅展出,免费面向公众开放。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借鉴国外建筑风格,到运用创新技术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深圳城市建筑已演变成了一个宏大的公共艺术作品。而在这一过程中,深圳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逐渐滋长出深圳人文氛围和城市精神,也成为城市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新文化设施具体是如何塑造城市人文精神的?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可淳和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

融合+未来:

新文化设施呈现集约性、联结性、在地性

深圳自然博物馆场馆不仅修复了燕子岭和燕子湖周围的生态,也从形态上成了三角洲的一部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集美术展览、艺术收藏、文化交流、文化传承、全民阅读以及创新创业为一体;深圳书城湾区城首创书城与民俗馆相结合,通过城市的绿轴,将设计与自然巧妙融合——融合,成为深圳新时代文化设施的突出趋势。

“集约性、联结性和在地性,是设计师在设计这些文化建筑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大家越来越注重场所精神,意味着建筑要和地域有一定联系,比如科技馆连接了旁边的公园和右边的轻轨,自然博物馆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多馆结合的大型综合体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满足大家的多元文化需求,还有不同人群的需求。”策展人李可淳对记者解释道。

5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同样认为,公共文化设施不应只是从天而降的孤立的建筑,而是以其周围自然环境、社区、交通等相融合,“嵌入”和“介入”人们的公共生活。

文化建筑与城市和人融合的同时,在内部,跨界融合也正频繁发生。“比如我们要在科技馆里做艺术装置,深圳图书馆内也有艺术大赛。包括我们很多公园都已经开始不再是种花,深圳红树林公园中标的方案是不去做任何人工景观,而是选取岭南地域的几十种种子,撒进公园,让它自然生长。”颜为昕提到,随着建筑理念的变化,各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5

现代性的未来感,是展出的新文化设施设计方案的第二个关键词。设计向未来,城市文化设施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如何?李可淳认为,它一定程度上是一个附加在现有城市结构中的一个嵌入式节点,不会打乱整个城市的结构,而是在这个节点上附加功能和属性,让周围的功能更加全面,让大家的生活更加便捷。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人们在城市当中体验,就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深圳福田中心区的设计,其实就是把中轴的绿色轴带留给了市民。”

在颜为昕看来,未来的公共文化设施,不应是一个如旅游景点的“目的地”,而是如广场、公园一样的生活公共场所之一,是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之一。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融入了灵活性和复合性的基础上,再赋予空间足够丰富的内容和体验,我相信,未来的公共文化设施一定能成为城市文化的发生地,城市精神文明的永动机。

文化建筑+人:

建筑的场所精神凝练城市的文化氛围

“我们对一个城市的深刻记忆,永远不会是这个城市的名字,一定是这个城市里的人,或者是某一条街道,甚至是某一个建筑或者是某一个感受。”谈到建筑给人带来的城市记忆时,颜为昕如是说。

5

在他看来,建筑空间里的可塑性或者标识性,将对城市产生潜移默化的裨益,尤其它与其中的展览融为一体时,每一次都能激发出这个场馆的全新内涵。“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美术馆,那么美术馆也是其中的一件展品。建筑师的思考,也会催生我们对于场馆运营的思考。”

“如果我们把博物馆或者其他场馆里的展品拿掉,你站在那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展跟那个展没有任何在展陈布置上的区别。这一点我们会尽量去避免”,他进一步举例,比如前段时间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的“美的造化——徐悲鸿艺术展”,就非常好地将场馆的半开放15米平台的空间与徐悲鸿的真迹结合起来,“一开始听说作品不进展馆,策展人是抗拒的,但后来的效果也令他非常欣慰。”

5

文化空间的平等性,让人们无差别地受到艺术的熏陶,不论是在公益展览抑或是商业展览。在文化建筑中,人们具体会受到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

李可淳从专业上解释,建筑材料的选择包括它的尺度、结构,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这个空间中的体验,也影响了我们对这个空间的使用方式,从而影响了我们如何与别人互动。“然后建筑它慢慢就会生长出自己场所精神,在不同建筑形成自己的氛围之后,城市的文化氛围就会生长起来。人和建筑之间的桥梁关系,其实是我们连接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

5

人与建筑的互塑关系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基石。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作品集《相互交织》中曾叙述,“建筑可以塑造一个有生命的、可以被感知的时空的交织,它可以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建筑的“精神性”与人们主体经验的结合使现代城市生活生动且多元。

新时代城市建筑要如何赋予人们复合的生活体验,如何将公共空间转化为极具能动性的共创现场?这样的公共空间是否能够凝聚、积淀出深圳的城市文化性格?这皆是检验建筑落成后,是否对城市文化氛围、公共生活体验起到深远影响的关键提问。漫步展览现场,观众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

南方+记者 郭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