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土专家”“田秀才”争做乡村振兴先锋队,东莞6年派出107名农村科技特派员


“马科长你好,听说有新奇荔枝品种,我们合作社成员连夜开会讨论,想请您指导嫁接新品种。”类似这样的微信,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锞经常会收到。作为一名农村科技特派员,马锞经常为果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深入果园为农户提供上门指导,担心果农不认识他的名字,他还特意请果农叫他“马克”,简单易记。

马锞是东莞市107名农村科技特派员中的一员,如今,这支队伍已成为东莞乡村振兴的先锋队。他们下基层推广先进技术、为农户解决疑难杂症、帮助村民降低种植成本,6年来累计服务群众1457次。

东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土专家’和‘田秀才’,把科技导入田头,利用示范项目带动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破解技术难题

村民有了靠谱“咨询师”

葡萄是北方水果,以往东莞并不适宜种植。近年来,为支持都市农业发展,东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苗兵兵和同事攻艰克难,将葡萄引入东莞,并且推广种植了1000亩。

“东莞也能种葡萄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去年初,海归博士黄惠铭叫上4个小伙伴,来到企石镇一片荒地上,建起“我的农场”葡萄园。虽然年轻人有冲劲,但黄惠铭和同伴都是工科背景,对农业并不熟悉。他们请来苗兵兵做指导老师,虚心当起学生。

东莞本地农户从未种过葡萄,面临的技术难题层出不穷。苗兵兵说,种葡萄对技术要求很高,管理不精细,就很难有好收成。为此,他和同事们开培训班,在果园开现场会。葡萄种植的每个关键环节,从基地选址、大棚建造、品种选择到生长管理,从开花、修剪到产收,科技人员都要到场,全程跟踪指导。

苗兵兵(右一)向大家介绍葡萄技术。种植技术上的难题找农村科技特派员,种植物有了病虫害也找他们。在道滘镇蔡白村,不少村民以种植冬瓜为生,当地有五六百亩的冬瓜地。然而,去年以来,冬瓜枯萎病一直困扰着他们。

“去年开始,我们团队接到蔡白村冬瓜染上枯萎病的求助。当地种植的冬瓜从苗期开始发病,到成熟期则有一半的冬瓜染上了枯萎病,直接给农户带来了一半以上的产值损失。”说到这,东莞农村科技特派员、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吕顺眼中满是心疼,“两夫妇种植10亩冬瓜,一亩地的毛利润有1.9万元左右。冬瓜枯萎病让他们一年忙到头的收入直接砍半,村民可谓是苦不堪言。”

为攻克这一难题,吕顺及其团队已经到佛山南海、广西玉林和南宁、江门台山等冬瓜主要产区开展了病原采集和防控技术调研。“我们正在抓紧时间开展东莞市冬瓜枯萎病防控技术研究,希望能早日攻克这一难题,减少农户损失。”

扶助示范基地

农业企业有了专属“智囊团”

在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的大棚内,上千盆红掌花整齐排列着,花朵爆满盆,令观者心生愉悦。红掌花寓意着大展宏图,在搬新家、新店开张或婚礼喜庆时,常能见到红掌花的身影。东莞农村科技特派员、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王燕君介绍,红掌花市场消费量大,花期3个月左右,消费性价比较高。她和团队熟悉其种植方式后,帮助东莞市东供专业合作社在业内打响了品牌。

红掌种植门槛相对较高,属于设施农业,其大棚每平方米造价为400元至500元,而且每个大棚需配备水帘、风机和空调等,仅一个大棚就需要50匹的空调10台左右。王燕君表示,红掌对土壤、日照、水分和肥料等元素的要求也颇为苛刻。

“我们主要做好种植生产这一环节,虽也曾遭遇小挫折,但好在有东莞粮作花卉研究所保驾护航,一路走来都很顺。”东供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叶淑珍介绍。

不仅仅是东供专业合作社,从2013年起,市粮作花卉研究所陆续建立了三个较大的示范基地,包括位于谢岗镇的东供花卉专业合作社、位于麻涌镇的春田新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位于东坑镇的卓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派驻了科技特派员,进行点对点贴身服务,从园区规划、销售渠道的建立,到品种选择、技术传授等,无一不是悉心指导。在该所的悉心扶持下,经过数年的发展,这三家基地都具备了一定实力,并在业内打响了品牌。去年,三个基地累计销售红掌、竹芋、万年青等观叶花卉150万盆,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

2017年,市粮作花卉研究所在原有基础上,再接再厉,新建四个示范基地,包括位于道滘济丰农业产业园的卉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凤岗镇的顺意花卉合作社、位于石碣镇的雅兰花卉有限公司、位于石龙镇的农星生物有限公司。几年来,市粮作花卉研究所协助这几个基地规范管理,解决技术难点,建立良好的品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这4个基地已先后获评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派农村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引导企业进入农业相关领域是东莞打造“科技特派员+企业+示范基地”模式的一个缩影。自2012年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以来,东莞实施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合作项目带动发展,建立“科技特派员+企业+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示范基地”等多种合作模式,大力推广各种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当好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群众的“智囊”。

带动乡村发展

次发达村上演“科技致富”故事

来到厚街镇大迳社区,宽阔的水泥路两边,停满小车。马锞说:“2011年,我第一次来大迳,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当时进果园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颠得人反胃。”

与东莞很多村居不同,大迳紧临森林公园和横岗水库,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荔枝是当地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是厚街镇的两个次发达村之一。但是,传统的荔枝品质产量受年份影响较大,荔枝大年丰产,却又价格便宜,“果贱伤农”;荔枝小年减产,部分农户连成本都难以收回。

针对这一现状,马锞及其团队致力于研发荔枝新品种以及荔枝省力化栽培技术,让荔枝卖得上价,让荔农成本更低。厚街大迳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黄志强对此深有感触。

走进社区居民黄志强的荔枝园,满山的荔枝树长势良好。黄志强说:“我们想靠荔枝致富,苦于没有技术。2012年,农科中心推广荔枝新品种,我第一批报了名。”这个新品种叫“冰荔”,是农科中心在一棵自然变异树种上,经过20多年研发,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试种成功,并迅速在大迳社区推广。

拿起一颗“冰荔”,看外观,果皮呈饱满的鲜红色,尝一口,肉质细滑,清甜带蜜味,果核非常小。黄志强说:“与我们以前常种的荔枝品种相比,冰荔品质卖相都更好。”种出优良荔枝品种,大迳社区有了底气,从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荔枝节,提高新品种名气。今年,村民们种的冰荔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每斤卖到380元。即使去年其他品种荔枝低价贱卖,冰荔仍能卖到每斤200元左右的高价。黄志强去年卖了2000斤,收入数十万元。

马锞和同事们研发的荔枝新品种,正为越来越多的次发达村闯出致富路。去年的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评选出广东十大主推品种,其中冰荔、岭丰糯、观音绿、唐夏红四个品种,都出自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不仅如此,马锞还给果农带来很多农业新技术:管道喷药技术,在田间铺设管道,提高喷药效率,减少劳动强度;肥水一体化技术,通过精准施肥用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荔枝品质;推广环割工具等新设备,果园管理更省力。经农业主管部门评价,应用荔枝省力化栽培技术,平均每亩节约成本500至1500元,增加收益300至700元。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东莞自2012年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以来,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至2018年底,累计派出了107名特派员,服务指导群众1457次,引进并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新成果达到了64项,入驻企业、示范基地83个,初步形成了市、镇街、示范基地三级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网络。

“一方面,我们围绕科技兴农的发展方略,实施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利用合作项目带动发展,不断扩大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我们围绕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进行工作部署,以满足各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特派员队伍深入基层,与企业、农户联合技术攻关,解决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未来,东莞将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打造一支乡村振兴先锋队。”

■记者手记

特派员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一座座工厂铺展蔓延,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在东莞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农业用地减少,农民“洗脚上田”,在这里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传承千年的农业生产,粗放式的小农模式,越发不适应东莞的发展需求。能不能在种植品种上创新,能不能发展都市农业激活乡村,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破解这些问题,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出现,正当其时。

去年8月,广东省科技厅联合相关机构,印发《广东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将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在东莞,农村科技特派员活跃田头,正挑起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大梁。东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土专家’和‘田秀才’,把科技导入田头,利用示范项目带动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村科技特派员来了,新技术下了乡。就像工厂需要“总工”,农村同样需要“智囊”。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稀缺、农业技术落后等因素,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短板。农村科技特派员把农业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导入田头,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痛点难点。

“荔枝省力化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项目组成员,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开展服务。面对东莞荔枝树体高大、果园密闭、管理费工费力,人工和农资成本持续增加等制约荔枝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科技特派员开展了荔枝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明显提升,为荔枝种植平均亩产节约成本在500元至1500元,每亩增加收益300元至500元。

农村科技特派员来了,新项目落了地。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发展提质、农村面貌改善,都离不开产业项目支撑。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东莞农村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负责制,项目组建立“科技特派员+企业+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示范基地”等多种合作模式,将分散的农户、合作社、企业,紧紧绑在一起。各种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得以事半功倍地推广开来。

东莞“大花蕙兰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利用”项目组,筛选出观赏性好、耐热性较强、开花率高、适宜广东地区种植的6个品种,建立示范栽培基地2个,接待学习观摩8000多人次,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培训指导企业50多家,举办兰花展1期,迎接参观者2万多人次,推广大花蕙兰种苗500多万株……种种数据表明,有了牵头人,农业发展才有好奔头。

农村科技特派员来了,新理念开了花。东莞的农业不同于其他地区,农田寸土寸金,如何让最少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农村科技特派员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着眼于农村未来的发展机遇,让都市农业、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等新理念,在农村扎下了根。

东莞自古不种葡萄,然而葡萄却是都市农业休闲采摘的佳品。农村科技特派员经过长期攻关,将葡萄引进东莞,在东莞建立了11个葡萄示范基地,总面积达500亩,辐射推广3000亩,将一年两收葡萄打造成东莞优势特色产业。又如,桥头莲湖出现荷花腐败病,科技特派员进驻,每年数十次服务莲湖生产现场,最终形成“荷花腐败病生态防治技术规程”。去年,莲湖荷花实现两次绽放,荷花文化艺术节吸引八方游客。

农村科技特派员下来一个人,却引来一群人,激活一个产业,带来一批丰收。目前,东莞已步入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在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带领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东莞的乡村会更富、更美、更强!

【记者】施美

【见习记者】吴擒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