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南方观察|滨海湾四年嬗变之路:昔日滩涂荒地,今朝开放先锋


珠江东岸,莞邑之滨,从空中俯瞰滨海湾这片伶仃洋畔的热土——

东南端,交椅湾 “五纵一横”路网拉开“城市骨架”,青创广场、东宝公园、滨海驿站等“网红”景点串珠成链,OPPO、vivo、正中等产业项目建设奋战正酣……昔日滩涂荒地,已然崛起为滨海魅力新城。

中南部,一朵丝路玉兰——滨海湾大桥正在磨碟河上酝酿绽放,一桥飞架将打通交椅湾与沙角半岛两大板块大动脉。

西北端,威远岛已完成逾6千亩土地整备,大湾区大学、大学科学园等科教产项目蓄势待发,这座农业经济形态岛屿将迎来区域能级的巨大飞跃。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滨海湾由“三年打基础”迈入“五年大发展”的首个年头。从交通枢纽到民生设施,从产业“新星”到行业龙头,滨海湾建设引擎的“轰鸣声”在城市四处响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摇旗呐喊。

10月12日是滨海湾新区揭牌成立4周年。回望过去四年,作为代表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桥头堡,滨海湾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平台提级、空间提质、动能提档、品质提升等方面奋发作为,一路“犇”向大湾区一线潮头。

面向新征程,滨海湾正一往无前开启新局,奋力抢抓“双区”与“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为东莞迈向“双万”并接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滨海湾担当。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平台提级

城市能级持续跃升

2017年4月,东莞市在原长安新区的基础上,整合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三大板块,成立滨海湾新区,一段全新的征程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从地理区位来看,滨海湾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位于广州、深圳经济走廊的黄金分割点,与横琴、前海同属环珠江口都市圈。

“滨海湾位处珠江东岸,茅洲河的出海口,西与南沙对望,是粤港澳大湾区要冲,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能吸引集聚湾区周边创新要素,并迸发出大能量,这在大湾区城市中并不多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说。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东莞制造业规模大、开放程度高,是很多国内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也是走向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滨海湾具有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得天独厚区位条件,这也决定了它必然要承载更高的担当与使命。

环顾珠江口岸,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早已被烙印上了改革、开放、试验的标签,激发出巨大活力。参与大湾区城市群竞合,促进与港澳深度合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这是东莞交付滨海湾的主线命题。

四年时间,滨海湾沿着先行先试、改革开放的主线脉络,在不断变化的开放格局中持续找准城市坐标系,精准发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以时间为轴线,能更清晰地看到滨海湾在战略谋划、平台能级提升的累累硕果。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了滨海湾作为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的新使命,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滨海湾地区,这为滨海湾打造莞港特色合作平台提供了根本遵循。

依托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借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滨海湾以制度型开放作为莞港合作的破题抓手,围绕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的长远目标,积极打造“港澳服务研发+东莞转化制造”的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时间来到2020年底,滨海湾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迎来了“五年大发展”的第一声春响,这也是继2001年松山湖高新区获批后,时隔近二十年东莞再迎省级高新区。作为城市创新策源地与优势产业主要承载地,高新区的获批也带来了产业资源的政策“红利”,让滨海湾站上了发展的新起点。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简称“两个合作区方案”)。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东莞如何对接支持服务好“两个合作区”?闯将滨海湾再立潮头。10月11日,滨海湾价值投资分享会在深圳举行,这是滨海湾在深圳的首次亮相,也是“两个合作区方案”出台后,东莞在深圳举行的首次价值投资分享会,释放出与前海深度协同、推进深莞深度融合的强烈信号。

用好平台优势,在制度创新上勇当尖兵。滨海湾正着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复制推广功能区统筹试点经验3个集成型改革,争创广东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和联动发展区、国家级高新区等高能级平台,奋力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发展的“湾区样本”“未来城市”形象标杆片区。

可以预见的是,在“双区”与“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新一轮浪潮中,滨海湾正努力扮演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滨海湾已箭在弦上。 

空间提质

破解土地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

空间,是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要素之一。当下,东莞这个昔日“世界工厂”正处于向先进制造业之都蝶变的重要节点,需要进一步破解土地瓶颈,以空间全方位优化拓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与机遇。

再把目光投向滨海湾。这里三大板块之间存在参差不均衡的现状,也是东莞空间瓶颈的一个写照——交椅湾板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拉开框架初见成效,一批高科技、先进制造项目加快建设;沙角半岛所在的沙角和路东社区曾长期偏于虎门镇一隅,空间布局零散、产城村混杂,亟需重新统筹规划;威远岛由于缺乏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多年无法用于开发建设,滨海湾的开发建设为这片“处女地”迎来了新生机。

这种“半张白纸半张旧纸”的土地现状局面,意味着滨海湾的建设既要在“白纸”上作画,也要在“旧纸”上整理。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一方面以政府统筹、收储整备的方式,对零散、低效用地进行整合,为重点平台、龙头项目提供土地要素支撑;另一方面以城市更新、土地置换、规模腾挪等做法,推动存量空间的二次开发,为新动能腾挪空间,这二者都对滨海湾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去年以来,滨海湾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智慧勇气,连续兑现一张张“军令状”:威远岛已经完成一批土地整备,其中包括大湾区大学、大学科技园农用地整备,智慧新城的蓝图愈发清晰;沙角半岛深茂铁路及滨海湾站TID、东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停车场两个项目已基本完成范围内物业的测绘、评估及权属确认工作,为未来都市核心区以轨道先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坚实起步;青创城、站北市政公园、环保产业基地等城市更新项目前期工作和沙角电厂土地共建、信义玻璃厂城市更新协商洽谈加快推进……

旧产能退出去,新经济走进来。在土地整备与城市更新“破局”之后,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创新平台的规划落地全方位“立势”。

目前,选址威远岛、投资100亿元的大湾区大学,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学科技园也在抓紧谋划;青创城项目被纳入今年省市重大预备项目,未来将成为高质量的现代科技产业城市功能综合示范区和青年创新创业基地;AI+未来产业园将打造AI产业全生命周期生态链的专业产业园区……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10月11日的招商大会上,滨海湾正式对外发布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共规划20平方公里土地,聚焦高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 “1+2+1”产业体系,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都市文旅产业、未来产业和总部经济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剑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场空间优化拓展中,滨海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产业发展为根基,将整备与更新的根本目标锚定于吸引优质产业、优质人才,深度再造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为城市发展活力持续赋能,一幅幅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图景正在由蓝图走向现实。

动能提档

以重大项目注入发展动力源泉

塔吊林立、运输车来往穿梭,一栋栋现代厂房拔节生长……在滨海湾交椅湾板块的热土上,大开发、大建设正加快推进。

占地1394亩、总投资额90亿元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包含智能制造厂房、数据中心、产品技术研发中心、5G产业研发中心、AI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内容。其中,数据中心预计于今年年底交付运营。OPPO基建项目总监步杰平表示,企业将把OPPO智能制造中心作为OPPO前沿科技发展和全球业务拓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

于今年8月底动工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占地423亩、总投资近50亿元,将建设智慧终端研发中心、智能设备制造中心,进一步拓宽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

2017年以来,滨海湾共有25个项目列为市重大建设项目、7个项目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一个个重大项目,为滨海湾经济发展下锚定向、储备潜能、积蓄后劲。

2020年开始,滨海湾进一步健全三级保障服务机制,落实重大项目问题分级协调制、问题清零制,掀起“百日攻坚”热潮,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今年,滨海湾共有21个项目被列为市重大项目,总投资1331亿元,截至9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额约166亿元以实实在在的投资,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

OPPO智能制造中心、OPPO芯片研发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正中科学园、欧菲光电影像……滨海湾已引进产业项目的协议投资额1400亿元。同时,还与华润、天安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投资额达3175亿元。一长串闪闪发亮的龙头企业项目,为东莞乃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如果说产业是一座城市繁荣发展的动力之源,那么大项目、大企业就是制造这一动力的发动机。通过抓重点产业项目的引进与落地建设,滨海湾已经形成了高端产业加速集聚、优质企业集群发展的生动局面。

为加快提升城市能级、破局城市发展瓶颈,滨海湾还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畅通城市“内联外畅”交通大循环。

四年来,滨海湾从交椅湾板块着手,逐步拉开“城市骨架”,目前已建成投资20.86亿元、约15公里的交椅湾“五纵一横” 智慧道路。威远岛、沙角半岛如今则紧随其后,正通过重大交通项目搭起发展大动脉。

目前,滨海湾大桥、东湾大道、滨海湾大道沙涌桥、滨海景观活力长廊等6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涉及投资170亿元。伴随海战馆路北延线、内环岛路、虎门大道南延线等道路建设动工,滨海湾与沙田、虎门等周边镇街交通通达程度将显著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城市间正从“跨界融合”走向“无界共融”。对滨海湾而言,打造对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交通网,也是承接优质外溢要素的重要战略选择。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规划中的滨海湾站将实现高铁、城际、地铁“三铁”合一,未来乘坐轨道交通6分钟到达深圳、35分钟到达广州、40分钟到达香港,深度融入广深港“半小时通勤圈”,筑牢与核心城市的“朋友圈”。未来,深圳轨道20号线也将接入滨海湾站。滨海湾还将争取广深第二高铁在辖区内设站。

同时,滨海湾还将推动海堤路、东湾大道等主干市政道路与深圳滨江大道、交椅湾大道无缝衔接,打通两地同城化发展的主动脉。

通过打造一个港澳码头、两条城际轨道、三条高速铁路、四条高速公路汇集的复合交通条件,以便捷通达五大国际机场,片区相连、三心互通、对接广深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从“一域”到“多城”,从“联动”到“共融”。滨海湾与珠江口两岸城市的缝合度越来越高,在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双圈联动”的城市群融合发展新格局中,一个枢纽中心新城正加速崛起。

品质提升

打造“未来城市”吸引高端要素

在城市与城市的竞争中,资本和人才往往流入并留在那些能提供更好城市环境、更细致营商环境的区域,最终促进经济体持续发展,形成正向循环。城市品质的好坏、营商环境的优劣,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四年来,滨海湾始终致力在品质提升上下大功夫,主动对标对表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城建品质,打造“未来城市”标杆。

漫步“滨海湾•花海里”花卉公园,金红羽狼尾草、紫花勒杜鹃、水红勒杜鹃、紫花翠芦莉......一株株色泽奇特的花朵随风摆动,大片七彩花海与周边绝美的滨海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和谐绚美的滨海画卷。

今年国庆,花卉公园顺利实现局部性开放,与东宝公园、花卉公园、滨海驿站及青创广场等“串珠成链”,成为了人们出行游玩的好去处。国庆七天假期,滨海湾各景点共接待游客约超过11万人次。

城市形象焕然一新,景点地标频频出圈,这是滨海湾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集聚全球顶尖规划设计大师,滨海湾以规划引领,打造集“山、海、城”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滨海城市风貌。在“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生态格局的构建中,一条40公里长的滨海景观活力长廊正加快建设,未来将串联起5000亩的威远岛森林公园、3000亩的中心农业公园、2000亩的磨碟河湿地公园“三绿心”,以及太平水道水岸公园带、磨碟河水岸公园带、茅洲河水岸公园带的“三水系”。

同时,滨海湾还依托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海上疍家等历史、人文资源,重点打造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渔港风情缤纷水岸等景点。

在提升景观、塑造生态上积极“做加法”的同时,滨海湾还在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上大刀阔斧“做减法”,实现了城市品质提升的“乘法”。

去年以来,滨海湾联合虎门、长安两镇,高标准推动磨碟河片区雨污管网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磨碟河片区水环境质量。目前,磨碟河片区共完成管道铺设近400公里,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滨海湾还启动了交椅湾新河工程建设,从磨碟河片区延伸至茅洲河片区,开挖一条5000多米的大型河道,贯穿交椅湾板块,完善区域内防洪排涝系统、提升水环境。

“我是虎门人,没想到记忆中小时候东莞的海又回来了!”站在交椅湾板块的滨海驿站,正中投资集团总裁邓学勤欣喜地说。邓学勤相信,滨海湾优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正中科学园项目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磁石”。

除了自然环境、城市面貌等“硬环境”提升外,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软环境”上不断改善,吸引更多优质产业资源、创新要素汇聚,也是滨海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以来,滨海湾出台了总部经济、利用资本市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9个10条”,努力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政策体系;启用国内首个地级市国家级版权服务平台——滨海湾版权产业服务中心,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走近企业、贴身服务。

近年来,滨海湾以优质政务服务作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抓手,推出专人代办、绿色通道等、深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专属服务,全面实行社会投资项目“土地摘牌即开工”,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市政公共服务单位事项“一窗受理”,将便民利企的服务触角延伸至末梢,做好贴心的“店小二”。

滨海湾还在人才创业就业配套上发力,镇远中学、滨海湾外国语学校、人才房、国际医院、文体公园、滨海驿站等一批高品质公共配套加快推进建设,为各类人才树起安居良木。

无  通讯员/受访者 滨海湾宣 供图

城市治理的精细度决定了人民安居的质感与体验。今年9月,滨海湾率先建成东莞市镇街(园区)首个智慧城市管理中心,通过“绣花式”精细化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精度和效能,建设“数字滨海湾,智慧未来城”。

从初生到成长,四岁的滨海湾继续昂首向前,聚力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策划】郭文君

【记者】郑国豪 郭文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