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湛江新闻 > 正文

廉江成全省县域智库一块试验田,廉江籍人才用智慧反哺家乡


廉江智库搬迁新址揭牌。受访者供图

廉江智库搬迁新址揭牌。受访者供图

元宵节前两天,廉江智库办公室主任陈华胜受当地一家大型集团公司老板邀约,到其办公室商谈在“音乐小镇”建设中,智库专家可能给予的支持。成立至今仅两年时间,这个党和政府眼中的“智囊团”,已经越来越为社会各界熟知。

凝聚各界智力资源、服务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廉江智库,是由高校教授、各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为主体的高端人才及热心家乡建设的科技企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目前,廉江智库有专家教授会员52人、研究生团队500多人,绝大部分为廉江籍。初步构成一个涵盖党、政、群、社、科、联、高校、院所专家教授等各类人才的兼职队伍。

在广东县域率先成立智库

“廉江在全省县级领域率先成立智库是一块全新的试验田,我们是先行先试。”陈华胜介绍,2018年成立的廉江智库,是一个“政府+专家+企业+人才”四位一体的纽带平台。设立廉江智库,旨在围绕廉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廉江市委、市政府政策、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为本地企、事业发展提供科研、学术、技术支撑,为廉江各项事业发展储备高端人才。

2017年,廉江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各领域的高端人才首次站在廉江人民会堂的台上,向全市干部群众展现“双百一千”人才工程的建设成果,展现智力资本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这些与会者,后来大多数成为廉江智库的专家骨干。

农业种植专家罗敏如今依然记得,这次论坛上,中山大学副校长张荣芳提出的“文化自信”,为“廉江发展论坛”确立了核心内涵。“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文化自信的确立,要深入百姓生活。”罗敏认为,确立文化自信,能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指引,也为廉江经济社会长远持续发展找到了精神原动力。

2018年,廉江智库“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一年7月15日,2018年廉江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廉江市智库在来自全球各地50多名专家、教授和博士的见证下正式成立。智库成立之后,理事会选定了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环保文旅4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智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智库既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机构,也不是咨询顾问公司,而是为党和政府提供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决策咨询和献言建策,智库定位要清,成果质量要高。”廉江智库有关负责人认为,把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功能摆在首位的同时,廉江智库要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加强学术建设,提升科技智库成果质量,确定自身特色和优势,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

“每年我们通过发布、宣传、动员、联系等办法,最后还通过储备、孵化、遴选等选出课题项。并且每一个课题项目都落实由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和企业合作组成的专家团队承担。”陈华胜说,目前,廉江智库可承担的服务和研究课题项目有政智咨询、技术信息、环境创优、科技培训、技术研发、大数据、人工智能、文史旅游、医疗健康、农村金融等农村社会化服务模式体系研究。

廉江市领导与智库专家一起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

廉江市领导与智库专家一起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

党和政府的“智囊团”

以高端智力资本为依托,廉江智库抓住湛江区域发展进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历史机遇,致力造就一支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

2020年,廉江智库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姚锡凡教授主持题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廉江工业转型升级研究》,是该年度廉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研究(智库)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的研究课题。在2020年第9期的《中国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上,廉江智库专家发表题为《走向新工业革命的智能制造》论文(被EI收录),同时以该项目作为配套支撑,申报并获得2020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基金项目一项;与廉江市广东众星电器有限公司合作申报获得湛江市科技计划产学研项目一项。智库副会长、广州大学副教授宋广文主持题为《廉江小家电产业升级路径研究》,多次代表智库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小家电发展思路,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

广东省政府参事陈池,是廉江智库专家、智库顾问。他带领的团队承担起《廉江乡村振兴金融策略研究》。陈池多次回家乡调研,摸底廉江金融现状,诊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整体思路。

去年应廉江市委邀请,陈池作为主讲参与了廉江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了“形势变化与地方经济创新发展”专题宣讲。廉江市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共90多人聆听了报告后认为,宣讲对全市领导干部在百年变局中牢牢把握重要发展机遇、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廉江经济改革创新与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作为廉江名片之一的“廉江红橙”,其行业专家也被吸纳进廉江智库,高级工程师罗敏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团队承担的廉江红橙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课题获得省内专家高度评价,定为成果转化项目。该项目在廉江智库2019年组织专家对廉江红橙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廉江市红橙产业中存在的种苗繁育、技术管理、黄龙病防控和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模式研究为抓手,罗敏将红橙发展模式化研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开展红橙种植模式尝。按模式化种植一年多时间的橙树,现在果实累累,单株产量达50市斤。

“目前由于我们的课题资金局限性,在课题研究方面只能选择短、平、快、浅、小的项目,想要做大的、有权威、有更大影响力的项目不容易,需要从申报省、市的科研或产业项目方面去努力,同时也要努力争取财政和社会力量支持。”廉江智库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智库成立两年多,平台各种机制构建有待完善,课题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制度也要跟上。今年起,廉江智库将完善科技智库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同时建立成果评价机制和全流程管理机制,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努力成为党和政府的“科技智囊团”。

廉江智库专家向养殖户讲解海参养殖试验项目。受访者供图

廉江智库专家向养殖户讲解海参养殖试验项目。受访者供图

     案例      

把脉廉江水产业现状

重振对虾养殖雄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廉江龙营围对虾养殖基地是廉江市农业发展的龙头和标杆。2019年7月,廉江智库组织专家到龙营围调研,广东省对虾养殖首席专家胡超群用三个“最”字概括了龙营围对虾养殖基地曾经的辉煌:“东南亚规模最大连片对虾养殖基地,中国南方对虾养殖最早发源地,广东最早的对虾出口基地。”

曾经是廉江甚至湛江的骄傲,如今却面临功能萎缩、前景黯淡的处境。智库专家们调查发现,多年来养殖户对虾塘只是一味索取,没有投入资金和精力对虾场进行维修、保养,部分塘基坍塌严重,很多虾塘已成了“人工湖”,进排水渠道严重堵塞,部分水闸及人行桥早已报废,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

此外,包括龙营围在内的廉江市大部分对虾养殖场仍处于分散粗放经营状态,大多靠单打独斗自谋生路,没有精细化管理技术,没有建立有机生态的养殖体系,没有统一的市场出口,导致经营效益不高。

有鉴于此,廉江智库在2019年7月前后组织专家调研,一致认为龙营围的对虾养殖场改造升级势在必行。专家们提出,除了对基础设施实施升级改造,关键是要整合产业链上的有效资源为对虾养殖服务,重点加快种苗、饲料与虾药的资源整合,以推动对虾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在智库牵线搭桥下,2019年,廉江市委、市政府通过向社会招标,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打破“大锅饭”格局。廉江市长旺农业有限公司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经营,以4000万元投标获得龙营围1万多亩虾塘两年经营权。此后经过大刀阔斧地升级改造,龙营围形成了以长旺公司近1万亩虾塘为中心区,推行“公司+基地+养殖户”的合作模式,积极组建合作社和虾产业协会等合作平台,以廉江智库专家团队的技术等服务平台为支撑,全面推广对虾与金鲳鱼混养技术。

如今,龙营围的对虾养殖升级改造初见成效。长旺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的模式,给困难养殖户种苗、动保、饲料等直接经济支持近6000万元。目前该区域对虾养殖每亩可获年产量1000斤,按每市斤25元计算,可创亩产值25000元,按照成本利润1:1计算,亩产利润可达1万多元。

去年,廉江智库更进一步,引入广东海洋大学专家陈水春等,在廉江市沙龙围开展海参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成功。

按照廉江智库的计划,今年将向廉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加大海参养殖推广力度。首先服务于龙营围对虾养殖方面的全过程,从育虾苗、饲养技术、防病等技术研究和摸索,优化混养模式。其次在龙营围建立智库专家工作站,选定合作科研资源,引入海参在龙营围开展研究养殖试验。

“引入海参养殖,可改善廉江市海域水质环境,而且可与鱼、虾混养,多了一个养殖种类。”廉江智库办公室主任陈华胜说,海参价值高贵、销量巨大、经济价值高、加工附加值大,若大规模推广,将来可大幅度提升廉江市的海域利用价值。

会诊土地丢荒、种粮亏本

打造产粮大市稻米品牌

去年初,廉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峰与智库交流工作意见,肯定了智库引入海参养殖试验提高廉江海洋经济新项目的做法,同时建议智库利用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入优良水稻品种,打造廉江粮食大市的品牌大米。

“廉江市是人口大市,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市,粮食耕地规模大,年播种面积高达100多万亩,曾是全国粮食强市、先进市,产值在农业占比中也比较大。”廉江智库办公室主任陈华胜说,对刘峰的建议,智库专家表示赞同,迅速与广东省农科院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

去年7月上旬,廉江智库专家获得广东省农科院水稻专家江奕君最新育出的稻种“19香”,在廉江市营仔镇大山播种了50亩试验,同时还引导种植大户陈超种植近2000亩。

“‘19香’非常适合在廉江市种植。”陈华胜介绍,该品种表现耐肥、耐旱、耐寒、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稻米浓香、品质优良,比之前推广的百香稻等其他品种都强。“普通品种的水稻一年可以种一造或者两造,每造每亩收粮700斤到1000斤。省农科院公布信息显示,在兴宁“19香”二造均产1300多斤,亩产值比普通品种翻了一倍多,彻底颠覆了种粮亏本的认知。陈华胜认为,这一试验在廉江非常具有突破性。

廉江智库的专家们指出,近十多年来,廉江市的田地丢荒情况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高,缺乏良种种法,粮食亩产量低、粮食单价低、种植成本高、种粮体制模式落后、种粮规模小,难以取得效益。

“如果我们大量引入‘19香’并大面积推广种植,打造和发挥它的品牌优势,可以吸引更多资本投入优质高效的品牌粮业。”上月上旬,廉江智库在《打造廉江粮食大市稻米品牌的建议》中提出,推广良种良法,可解决廉江市20多万亩土地丢荒问题,可增加10多亿元农业产值,为廉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廉江智库的专家们计划,今年早造再在廉江推广3万多亩,并拟成立龙头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廉江种粮能手、大户资源,实现种植公司+基地+农户+加工+品牌营销+农业观光等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粮食产业园,打造廉江粮食稻米新品种。

除了引进良种良法,廉江智库的专家们还向廉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为牵头单位,组织专门工作组下乡,配合镇、村抓好土地流转,重点查、抓丢荒地复耕问题;扶持抓好一批一流的托管服务机构,开展机耕等托管服务,筹资扶持购置一批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创新农业公司+农户+基地+加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服务等融合的新业态发展。

“智库可以利用人才优势,牵头与相关单位组建廉江品牌丝苗米联盟。”陈华胜说,专家们提出,该联盟可以研究统一种植标准和稻米品牌标准,规范包装和贴牌制度、宣传造势、策划推广等创立品牌的系列活动,齐心协力打造廉江市粮食大市优质稻米品牌。

引入家电研发检测项目

推动廉江制造“走出去”

作为“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的廉江,如今有600多家小家电生产企业,年产电饭锅4000多万个,电热水壶1亿多个,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廉江市电饭锅、电水壶产销量约占全国的30%,小家电产业规模近300亿元。

随着家用电器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廉江电饭锅各标准系列发展不均衡、不规范问题成为新市场环境下的一大难题。

去年底在廉江市家电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揭牌成立的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正是廉江智库专家为破解这一难题,牵线引入的重要项目。该公司是中国电器领域首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致力于智能家居、智能汽车、5G通信等多个重点领域的质量技术服务工作。

“我们成为廉江市经济开发区家电产业振兴计划战略合作伙伴,将携手当地政府及企业,共同推动廉江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凌宏浩介绍,为拓宽廉江家电创品牌、提质量、拓展技术服务渠道,廉江智库与威凯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廉江家电产品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被列入广东省科技厅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省拨资金100万元、自筹50万元,实施时间2年,至2021年7月底完成。

该项目自2019年7月启动,与中国电研、威凯公司紧密合作,多次组织调研和交流活动,明确双方合作及分工要求,截至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于2020年12月12日与市政府和中国电研签订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同时进驻九洲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继续开展小家电等多种产品质量检测服务。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标准化事务所总经理蔡军表示,作为标准化的主战场,廉江电饭锅产业要强化标准意识,让企业制标、对标、采标、达标更加自觉;政府要强化政策激励,让企业制标、对标、采标、提标更加积极。“廉江作为电饭锅产业的集群地,电饭锅企业是参与标准制定的主力军。”蔡军认为,通过标准化,能助力廉江电饭锅企业“走出去”,产品畅销全国;能助力廉江经济强起来,打造廉江品牌效应。

【南方日报记者】李廷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