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倍增企业成长记②|科技引领背后的东莞倍增力量


在2020年国际护士节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称“央视”)策划推出特别节目《天使礼赞》慰问医护工作者,该节目主屏产自东莞的倍增企业东莞阿尔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阿尔泰”)。阿尔泰总经理助理安娜表示,阿尔泰还为2020年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等重磅央视节目提供主屏。此外,北京市政府与央视启动的消费季活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其P0.7 8K显示屏也由阿尔泰提供。

上述案例只是东莞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倍增企业为代表的“东莞智造”正在积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国际性的赛事、世界级的项目中。

记者在近日调研走访中发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当前,越来越多莞企带着核心技术、优势产品迈上国际舞台,释放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共同撑起“东莞智造”的脊梁,让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更加强劲,进一步加快东莞迈向全国先进制造之都的进程。

科技引领

细分领域撬动大市场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手机、汽车、电脑等多类产品与一个不到手指甲大小的连接器的品质有着莫大的关联。

“一个汽车上就装有2000至3000个连接器,如果连接器的技术不达标,或将引发系列安全性的问题。”胜蓝股份董事长黄雪林说,企业是一家专营连接器的企业,小型连接器两个触点的距离少于0.3mm,需要具备精密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为了实现持续性的创新,企业每年投入占营业额4%左右的研发成本。”

依靠科技创新、政策红利的释放让胜蓝股份跻身为中国电子连接器生产制造龙头企业的行列。黄雪林说:“企业在2017年入围市级倍增计划企业,在参加‘倍增计划’的几年,也是胜蓝股份稳健成长的几年,公司经营业绩以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稳健成长,并在2020年7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阿尔泰是国内首批进入LED小间距显示行业的企业之一。在2019举行的武汉军运会开幕式上,美轮美奂的表演获得全世界的关注与称赞,军运会现场大厅直播大屏供应商也是阿尔泰。“重大赛事对直播载体的各项要求都格外严格,阿尔泰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直播大屏的供应商,承担起现场直播的重任。”阿尔泰副总经理许树标说。

紧接着2020年央视春晚,阿尔泰为其设计制作的330平方米的主屏,在2020年除夕夜为全国市民带来了一场8K版视觉上的盛宴。为了呈现更好的观看效果,公司对产品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都多环节严格把控,经过多番的检测调试,最终为全国人民献上了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在过去的2020年里,阿尔泰小间距显示屏产品受到广电、公检法、商显等领域青睐,案例应用广泛落地。

“坚持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主动力,企业2020年投入研发费用2000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即使在疫情的背景下,阿尔泰去年的营收也达到4.3亿元左右,相较2019年有小幅度上升。”

距离东莞市石龙富华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富华电子”)的研发大楼投入使用已经超过一年时间了,研发人员每天都加班加点参与研发工作,其自主品牌UE Electronic 65W小型GaN电源通过技术的革新,在提升功效的同时,将其体积缩小至传统产品的三分之一,便携的特性获得了市场的青睐。此外,富华电子紧跟市场的发展,迎难而上,在疫情的背景下,加大呼吸机设备等适配器的研发和生产,抢得市场机遇。

“正是富华电子锐意进取、力求科技引领的理念,如今富华电子作为国内电源适配器一线品牌,企业在过去四年时间内提前实现倍增,去年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长25%至30%。”企业董事长黄子田说。

这些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扎根细分领域的倍增企业,成为推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满天繁星,它们主动参与世界价值链分工的高端环节,提升东莞制造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影响力。

车间变革

生产线迸发新活力

走进倍增企业富华电子无尘防静电全自动化SMT车间里,多台全自动化SMT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为了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富华电子还引进了行业内先进的全自动化电源生产线,“这条全自动生产线全长82米,传统的生产线得76个人才能完成生产任务,现在只要26个人,人力节省70%,实现产能翻倍,平均值1000PCS/H提升至1800PCS/H。”黄子田说。

MES系统通过全自动化智能检测设备,实现生产数据的全过程监控。

MES系统通过全自动化智能检测设备,实现生产数据的全过程监控。

随着新一代技术的变革,富华电子率先投身其中,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黄子田说:“企业在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获得2020年省级技术改造项目资助153万元。接下来,企业将把这笔补贴应用在未来的研发中,并增大投资。2020年,富华电子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检测设备增加、产线设备优化及更新换代,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的EMC实验室和导入MES管理系统。

距离富华电子一个小时车程以外,倍增企业广东新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秀新材料”)营收在三年内完成了倍增,企业也从一个手工加工、可再生新材料的探索,再到高端制造业转变的企业。如今,企业以材料赋能为核心,生产出可听音乐的眼镜、树脂和纤维做的跑鞋、竹子做的手机壳、碳纤维做的拉杆箱……并把产品卖到了全世界。

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产能翻倍(平均值1000PCS/H提升至1800PCS/H),人力节省70%。

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产能翻倍(平均值1000PCS/H提升至1800PCS/H),人力节省70%。

谈及其发展的密码,新秀新材料董事长文峰发动了车间的变革,大力投入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复合材料的成分非常复杂,涉及到工艺、技术、生产全环节等问题,在业内很少企业能上自动化设备,而我们率先而行,不仅投入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而且自我研发出适配产品的自动化生产线,让产品的品质更加稳定、可靠。也是因为我们过硬的产品品质,为我们赢得了海外客户的订单,现在我们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投资超过千万搭建的对标德国TUV, 瑞士SGS及中国赛宝的966半波暗室。

投资超过千万搭建的对标德国TUV, 瑞士SGS及中国赛宝的966半波暗室。

技术赋能,为企业的升级打开全新的空间。在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瞳光学”)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赶制订单。宇瞳光学董事长张品光说,企业的订单排到明年了,幸好在早年就推行了自动化改造,大幅提升的产能能满足订单的需求,也能保证大规模高清产品的如期交付及品质的一致性。

张品光说,这个行业处于高精密领域,在早期只能靠手工制作,自从企业上了自动化生产线后,产品的品质明显提升,随之,企业全面开展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如今企业已投入约10亿元到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中。不久后,公司将搬至不远处的新大楼,届时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募投扩产项目投产后年增3750万支高精密镜头。

先进无尘防静电全自动化SMT车间。

先进无尘防静电全自动化SMT车间。

车间的智造变革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从传统行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跃迁,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成为支撑经济韧劲的倍增力量。

释放红利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0年4月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简称《报告》),其中在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东莞以人才吸引力指数29.6排名第15名,在广东省排名第3名,仅次于广州、深圳。

人才也是促成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东莞凭借科技和产业的优势,吸引了大批从海外归来的学科领军人才。截至2019年底,东莞市人才总量达235.2万人,高层次人才15.6万人。

人才吸引来了,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也是重要的课题。

对此,张品光深有感触,他说:“从事我们这种高精密零部件生产企业,对综合性的人才要求非常高,相对广州和深圳来说,招到合适的人才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通过自身培养和人才引进等手段为公司储备人才力量。

在此背景下,东莞市政府、东莞市倍增办充分发挥职能,释放倍增政策效能,针对人才的特性,出台了《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骨干人才资助实施细则》,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根据实施细则,东莞按营收规模将试点企业分成3个扶持档次,每年分别给予每家企业10个、6个和3个名额指标,对试点企业技术骨干及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资助。资助内容包括,东莞市财政按其上年度所缴纳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的80%标准奖励至个人,每人每年最高100万元。

2020年以来,“企莞家”累计抓取3543个政策,对已填报信息的企业用户,平台将根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和需求,自动匹配政策,并按照匹配度高低分级向企业精准推送适用政策。仅2020年就为企业推送政策128.8万次,累计收到专项资金申请6518份,推动企业获得专项资金26.8亿元,办理企业诉求1996宗,其中涉及不少关于人才方面的政策。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多家倍增企业也获得了相应的人才补贴。比如,富华电子6个骨干人才,每年可获得政府20万元的资金补贴,近两年每年都分配了6个学位给骨干人才,董事长黄子田赴台湾学校经营管理培训班获得资金补贴;宇瞳光学有1名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可以获得政府30万元的资金支持,且政府对企业骨干人才进行资助、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经济贡献奖励、帮助解决企业人才子女入学的问题;胜蓝电子从2名骨干人才增至4名,政府对骨干人才子女入学、骨干人才补助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解决了部分主管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稳定人员……

文娴(化名)是新秀新材料的骨干员工之一,在企业担任项目管理岗位,每个月能获得政府2000元的住房补贴,“政府能关注到我们这部分的群体,并给予相关的补助,让我们感到备受鼓舞,这让我们干劲更足了。”文娴说。

要想留住人才,关键在于创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断加码的人才补贴,为东莞营商环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使人才真正融入到城市的发展之中。

【记者】叶永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