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南海:携手“北三县”开启奋斗新起点|山海协作 佛山力量


山海协作,佛山力量!南方日报28个版特刊聚焦凉山扶贫攻坚战


10月11日,凉山州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瑞苹果基地正式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这让越西当地以及南海都为之振奋,成为几年来,佛山南海帮扶凉山、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2017年,南海担起凉山北三县,即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的帮扶工作。从建立对接机制、加大人才支援、加大产业帮扶等方面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几年来,南海逐步探索出了自己帮扶的特色之路,推动扶贫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截至目前,南海已为喜德、越西、甘洛三县引进企业11家,打造7个产业园区,总投资超2亿元,带动1.3万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成为南海区帮扶北三县的重要特色。

喜德县鲁基乡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成为四川省第一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越西县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成为凉山州首个产供销一体、物联网智能化农业园区……

挺进彝区

直面脱贫攻坚主战场

走进凉山州喜德县中坝村,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院坝楼房、整洁的道路,孩子们在新建的文瀚小学里嬉闹,不久前建成营业的医院不仅能为村民提供住院服务还能进行中医诊疗,一幅美好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很难想象,这里是国务院扶贫办挂牌督战的全国88个超千人贫困村之一。

但回到4年前,却远不是现在的情形。

喜德县委书记曲木伍牛在其撰写的《凉山彝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一文写到,纵观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情况,具有原始的贫困、普遍的贫困、综合的贫困、富饶的贫困四个特点。

以甘洛县为例,2014年甘洛县的全县贫困发生率为31.88%,换句话来说,每10个人中就有3个贫困人口。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脱贫任务“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就是凉山所面临的难题。

有些村子几十平方公里内没有一家医院,没有一间像样的学校。居住在中坝村的彝族男孩张强深有感触,“我以前的学校,屋顶是瓦片,一下雨就漏水。有的窗户没玻璃,下雨、下雪都会飘进来。课本、衣服湿了,老师也没有办法。”

受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等影响,在凉山,广大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高山上。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居住生活条件差,山高坡陡,江河纵横,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安全住房、子女上学、务工就医等问题,曾极大困扰喜德、越西、甘洛三县的贫困人群。

今年5月,中坝村与冕宁泸沽镇大坪村交界处突发山火,驻村扶贫干部和村民经过5天4夜连续作战,才把火扑灭。

这场大火让村民黑日木果心有余悸,“我原来住的老房子就在那里。”黑日木果今年44岁,早年丧偶,自己一个人带着三个儿子住在偏远山上的一个老旧房子里。中坝村里,像黑日木果这样住在深山老林中的村民不在少数。

对于居住在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的18岁少女吉支里金木来说,尽管已经搬新家两年,但小时候生活的记忆却深刻在脑海里。“搬了新家才洗了人生中第一个热水澡,在山上的时候只能在夏天去河里洗澡。以前家里温饱都很难解决,所以那个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知道鱼是什么味道。”

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2016年,党中央、粤川两省省委省政府将对口凉山扶贫工作交给了佛山,被两地视为新时代的“彝海结盟”。

2016年8月,佛山市委、市政府派出工作组正式进驻凉山,拉开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的序幕。南海担起了喜德、越西、甘洛三县的对口帮扶重任。

携手并肩

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从越西县的县城一路往南,行驶大约15分钟,就能看到路边“达布新村”4个大字。2017年,达布村在广东省佛山市的帮助下实现异地搬迁,新建了达布新村。

“以前吃饭都成问题,对于搬下山住想都不敢想。能够搬下大山,住上新房子,离不开佛山南海的帮助。”79岁的老人木出悟洛和邻居一起搬进了新家。木出悟洛记得,搬新家的那天,为了早点看看新房子长啥样,全家天不亮就起床往山下赶。

行走在达布新村里,白净的外墙绘上彝族风貌画,不时还能看到黄飞鸿、功夫等佛山元素彩绘。“现在的房子亮堂堂,不用再住阴暗潮湿、人畜混居的土坯房了。”说到此处,老人嘴里不停念叨“佛山卡莎莎(意为“谢谢”)”。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如何将南海优势与凉山实际相结合,推动扶贫从安居、教育到产业合作等全面纵深发展?

聚焦问题导向,南海探索出了打造脱贫奔康产业园的破题方法,推动扶贫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拔穷根,发展产业是根本。在甘洛县清水村山头上,由佛山投资建设的千亩高山蔬菜基地内,生机一片。圆根萝卜、包心菜等多种菜品蓬勃生长,基地还计划于今年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

不远处格桑花海围绕的房子,是清水村民的新居。清水村平均海拔2500米,有214户,共781人,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46.6%,2019 年实现全村脱贫。如今,清水村成了南海帮扶北三县异地搬迁、就地就业的典范。

崭新亮丽的甘洛县清水新村。戴嘉信 摄

崭新亮丽的甘洛县清水新村。戴嘉信 摄

过去,贫困是凉山留给外界的固有印象。事实上,凉山是四川省“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资源富集,是一块有着巨大潜力的宝地。针对每个县的地理特征,帮扶工作组着力推动各县打造特色产业。

“以前农户分散种植的小农经济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佛山工作组驻越西工作小组组长、越西县副县长李耀茂看来,要推动越西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打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产业园区,这是增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大瑞苹果基地是越西县首个5G产业园,基地内处处可见黑科技。田间地头各种探测器材传回来的即时数据,帮助管理者了解土壤的pH值、盐分、温度、不同时期的湿度等数据,远程操控水肥一体化等作业设备。

整齐划一的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瑞苹果基地。戴嘉信 摄

整齐划一的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瑞苹果基地。戴嘉信 摄

而分拣车间,来自新西兰的智能化光电分选机分选系统帮助工人们轻快地完成一系列操作。两年前,没有一个越西人敢相信,这样一个园区会出现在越西;更没有人敢相信,越西能在短短两年内将其打造成了自己的一张名片。

“在南海区帮扶越西的4年多时间里,南海区成为越西脱贫一线战场上的重要力量。”越西县委书记袁洪表示,全县干部群众看到了佛山南海的真帮实扶,看到了对越西人民的深情厚义。

在喜德县鲁基乡循环产业园,项目由“种植+养殖”构成,包括种植860亩高山有机蔬菜、年计划养殖出栏5000头猪。贫困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和务工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今年9月14日,参与该产业园的贫困户每户领到了900元分红,这是他们首次分红。

佛山驻喜德工作组组长,喜德县委常委、副县长黄礼泉介绍,“两年多以来,我们在喜德建成了34个产业项目,工作小组形成共识:依托喜德的天然优势,充分利用佛山的丰富资源,通过产业帮扶,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

资料显示,南海为北三县引进企业11家,打造7个产业园区,总投资超2亿元,带动1.3万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成为南海区帮扶北三县的重要特色。

新的起点

被南海改变的北三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于凉山北三县来说,南海的帮扶不仅是扶贫,更是扶智,帮助他们有了打开新生活大门的方法和力量。

新的学校再也不漏雨了,老师桌子上还有了电脑,中坝村张强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张强家里有十来亩土地,种了玉米、土豆、花椒。在佛山援助下,他家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日子越过越好,孩子的学习成为妈妈海拉阿牛爱琢磨的事情。

海拉阿牛有了一个梦想,中坝村没出过几个大学生。而新的学校、还有儿子上学的认真劲,让海拉阿牛看到了希望,“只要张强成绩好,我一定供他读大学。”

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如一股新风改变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在大瑞苹果产业基地,越来越多的妇女来到这里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也建立起了自己的自信。

苹果园招工不久,28岁的沈燕就带着孩子来报名。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沈燕沉默寡言,也很少有笑容。而工作一个多月后,沈燕话多了起来,人也开朗了起来。

“工作改变了她,以前在家没有收入,整天在家带孩子,现在有了自己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副主任曾金说。

曾金则是另一类典型:他在扶贫项目的发展中,成为了一名综合能力更强、眼界更加开阔的管理人员。

他在苹果园从事工程管理,此前从没想过自己的工作会和5G联系在一起。而在大瑞苹果产业基地两年多,曾金不仅学会现代农业园区的运营,还掌握了很多苹果栽培方面的技术。“我很珍惜这两年成长的机会。”他说。

致富路多了起来,内生动力也燃了起来。在甘洛县里的大山深处,在不同高度的海拔、纬度,越来越多的乡亲开始创业致富。

退役军人热拉胡以日早在4年前放弃了州外工作毅然回乡。投入70余万元,带领群众投工投劳,修建起了通往后山的产业路。通过采取养殖带动、入股分红两种结对帮带模式,热拉胡以日成立集群发达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4个社128户群众发展养殖。2019年实现利润80余万元,每户群众额外获得分红2万—3万元。

“在欠发达地区,只要发现当地群众有创业的好想法、想要尝试,我们就会给予他们正面的引导、鼓励和支持,期望这股力量能不断壮大,内化为当地发展的原动力。”南海对口帮扶凉山州甘洛县驻县工作小组组长陈再勋说。

如今,从产业互利共赢到劳务扶贫协作渐入佳境,南海对口帮扶凉山州三个县,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凉山北三县给予了持续的无私援助和倾情帮扶,谱写了并肩战贫的壮丽诗篇。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消费扶贫助力夯实产业扶贫基础

近日,笔者获悉,截至9月27日,南海区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已完成采购凉山州扶贫产品金额达1165万元,爱心礼包销售金额达582万元,有力推动了凉山州北三县脱贫奔康。

南海区扶贫办消费扶贫负责人杨醒煜表示,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关键,而消费扶贫是产业扶贫中的重要一环,对刺激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为后续产业扶贫注入持续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县长们上直播带货啦

就在刚过去的中秋节,以及此前的春节、端午节,南海区组织多个单位工会采购爱心礼包,将爱心帮扶、职工福利和优质绿色农副产品消费相结合,以“以购代捐”的方式把凉山州北三县贫困农户辛勤劳作的成果转化为收益。

除了单位饭堂采购、开展“七进”活动等传统措施,南海也在尝试用新方式探索消费扶贫。

今年7月,喜德县委常委黄礼泉、越西县副县长李耀茂、甘洛县委常委陈再勋等南海区在凉山州挂职的扶贫干部,走进拼多多直播间,以直播的形式为凉山州的优质扶贫农产品“带货”。

统计数据显示,7月举行的“佛凉协作,云上优选”消费扶贫周首日,有115万消费者在拼多多直播间内关注和下单,凉山扶贫产品销售量在直播期间上涨5倍。

“直播是今年在消费扶贫领域进行的新尝试。”杨醒煜说,南海区挂职越西县、喜德县和甘洛县的扶贫干部们都早早为直播进行了准备,就为了能够切实带动三个县的扶贫农产品销售。

与此同时,南海区根据《2020年广东省消费扶贫月活动方案》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正积极落实抓好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专项推进活动。

南海将在区内有序开展消费扶贫专柜的放置运营,推动消费扶贫专柜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等场所;南海还将培育建设一批消费扶贫专馆,并与拼多多、京东、南方优品等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线上销售平台,建设线上消费扶贫专区,提升扶贫产品销量。

在线下,南海计划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合作,推动商超门店、农贸市场等建设一批消费扶贫专区。

杨醒煜表示,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南海区早在今年4月就开始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将消费扶贫作为对口帮扶凉山州北三县的重点工作,尽可能地帮扶当地农户,确保他们脱贫不掉队。

强化采购扶贫产品力度

杨醒煜介绍,今年下半年,南海区将全力发动机关食堂和社会力量,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产品采购,强化南海区内各预算单位食堂采购受援地区扶贫产品工作力度,按时完成消费扶贫任务。

今年6月,南海区发文鼓励全区各预算单位食堂采购受援地区扶贫产品占全部采购农副产品总额不低于20%,其中不低于10%的比例定向采购凉山扶贫产品,不低于10%的比例定向采购广东省内扶贫产品。

为保证各预算单位食堂的采购能切实帮助到对口帮扶地区的贫困户,食堂在落实扶贫产品采购的同时,需做好相应的扶贫产品佐证资料备案,包括扶贫农产品采购合同(协议)、加盖公章的发货清单、扶贫产品认定证明、当地村委和驻村工作组共同出具的农产品产地证明等。

同时,对于在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经营的南海扶贫产品企业,南海区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消费扶贫,佛山市也将对销售受援地区扶贫产品成绩显著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给予消费扶贫奖补。

在杨醒煜看来,南海持之以恒且大力度地开展消费扶贫工作,正使得在凉山州产业扶贫的效果不断提升。

以前贫困地区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往往由于运输不便,价格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但是,在南海区、当地政府和帮扶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投入下,以及消费扶贫对产业发展的持续带动,当地产业链条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出来的扶贫农副产品成本逐渐下降,价值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最大的变化是,现在开始不断有企业主动要求加入消费扶贫的队伍了。”杨醒煜说,随着南海对凉山州对口帮扶的深度推进,逐渐有企业嗅到消费扶贫中隐藏的商机,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广阔前景。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数读

南海对口帮扶凉山成果

◎南海区为凉山州北三县引进企业11家,打造7个产业园区,总投资超2亿元,带动1.3万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今年,南海对口帮扶凉山州北三县财政投入1.2亿元,社会筹集帮扶资金2500多万元。

◎截至9月27日,南海已完成采购凉山州扶贫产品金额达1165万元,爱心礼包销售金额达582万元。

◎南海援建凉山州北三县易地搬迁10个集中安置点,建成安全住房724户,惠及贫困户2596人。

◎南海深入开展住房安全改造,累计投入4920.5万元,惠及3500户。

◎南海已组织28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凉山州30个挂牌督战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截至2019年底,越西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4.8%降至2.78%;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8.2万人降至8788人。

◎截至2019年底,喜德县已完成108个贫困村退出,12555户53904人减贫任务,脱贫攻坚总体任务已完成75%以上,全县贫困发生率已降至8.17%。

◎佛山市南海区累计投入甘洛县帮扶财政资金1.82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安全住房、产业帮扶等32个帮扶项目,惠及贫困人口21200人,有力助推了甘洛县脱贫攻坚步伐。

◎佛山市、南海区及镇各级财政共援助越西县帮扶资金2.2亿余元,社会捐资捐物1946万元,主要用于安全住房、产业扶贫、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医疗保障等方面。

◎2016年以来,南海区累计派出4名党政干部,79名教师、医生等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甘洛县帮助开展工作。并使用帮扶资金275万元,组织开展13批致富带头人、专业技能和党政干部培训,完成培训4142人,有效提高了致富带头人创业、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和当地干部的综合素质。

◎2019年底,甘洛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1.88%降至0.1%。今年3月,甘洛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

【撰文】肖霞 黄逸豪 赵进

●相关阅读

专题|山海协作 佛山战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