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发力精品制造,佛山中心如何为产业“强心”?


刚刚过去的2020年,佛山中心城区禅城热潮涌动。

禅城区重点打造的五大发展平台,经过短短半年推进,进展迅速。粮食产业园、聚锦科创园、大江产业园、鹰创园、广湛高铁枢纽新城等悉数动工,一批产业项目争相进驻。

在外地扩张多年,土生土长的金意陶也回到禅城,建设绿色家居产业园及总部大楼。像金意陶那样,越来越多龙头禅企选择“回家”大展拳脚。

除此之外,“过江龙”的强势来禅,也搅动起一池春水。广州建筑集团宣布与禅城区政府携手成立佛山建筑集团,力争5年左右营收达500亿元。

作为佛山这座万亿制造大城的“心脏”,土地紧张却一直制约着禅城产业的拓展。陶瓷、不锈钢等传统优势产业外迁,一度面临“空心化”的风险。

但去年以来,禅城提出要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再次聚焦产业提振,从载体打造、用地供应等方面优先支撑产业发展,并积极引导本土龙头和广佛国资入局,抓住总部、研发、贸易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凝聚中心城区精品制造的中坚力量。

模板3椭圆虚线--方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空间突围,破题土地瓶颈打造新产业载体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土地紧张一度是禅城产业发展的主要痛点。

“土地碎片化、土地瓶颈是目前招商工作遇到的最大瓶颈之一。”在一次交流会上,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产业用地尤其工业用地空间不足,造成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困难,限制了产业提升空间。

尽管辖区面积为佛山五区最小、土地开发程度高,但禅城还是想方设法保证产业发展空间。去年6月的禅城区委四届八次全会首提“五大发展平台”的概念,拓展城市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随后不久的禅城区两会上,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将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大手笔谋划建设聚锦科创园、东平数字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城北大健康城、凤翔湾都市产业区、佛山综合保税区五大发展平台,加快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的目标。

去年底,禅城区委四届十次全会对外披露“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打造精品产业发展载体:全面加速聚锦科创园、东平云谷、凤翔湾都市产业区、广湛高铁枢纽新城、佛山民生保障和跨境保税基地等五大发展平台建设,确保未来5年成规模、出成效,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引擎。

在全区层面的高度统筹谋划下,五大发展平台的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去年10月,位于石湾镇街道,总投资达149亿元的东平云谷率先吹响项目推进的号角,聚焦数字科技和跨境电商两大抓手,引入数字经济、大数据、云服务等新兴经济载体。

2个月后,五大发展平台建设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其中,位于张槎街道的聚锦科创园的大江片区项目和鹰创园项目,位于南庄镇的禅城区粮食产业园项目和祖庙街道城北片区的中交诚通商业广场于同一天动工,意味着短短半年时间,全区四个镇街五大平台的推进已经一片红火。

统一布局的五大发展平台的崛起,破题了以往产业载体较为分散,提升了禅城产业空间承载力。

在东平云谷,睿江云等首批4个产业项目也同步落地,涵盖5G、遥感技术、数字创新、智能硬件等前沿领域。而在聚锦科创园大江片区,将引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等产业,预计引入约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50家为规模以上企业,预计载体年产值可超10亿元。

除了五大平台的聚力,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也是禅城破解产业空间不足的重要突破口。为此,禅城一直有条不紊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以支撑更多产业项目落地。“十四五”期间,禅城更是提出打响村改“百园大战”,打造一批新的重大发展平台、产业创新社区。

目前,工业重镇南庄进展最为明显,全镇已启动贺丰、杏头、河滘麻陈、村尾等千亩“工改工”改造项目,规划建设产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重点引入智能家居以及智能汽车网联等产业,剑指打造禅城乃至佛山智造高地。

去年9月以来,禅城加大产业用地供应力度,累计已出让14宗,总面积超400亩。其中,工业用地10宗,为近年来最多,且以承载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释放出禅城用地空间优先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信号。

模板3椭圆虚线--方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禅企“回家”,传统产业拥抱新经济“上楼”生长

“我们崛起于禅城,发展壮大以后因为城市的发展而外拓,如今又‘回家’开启新一轮发展。”谈起金意陶的发展历程,该公司董事长助理王竹心潮澎湃。

一个月前,金意陶投资10亿元在禅城打造的绿色家居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这是该企业从禅城走出去,不断往外扩张多年后,“回家”的一次大举布局。

 在外地扩张多年,土生土长的金意陶也回到禅城,建设绿色家居产业园及总部大楼。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在外地扩张多年,土生土长的金意陶也回到禅城,建设绿色家居产业园及总部大楼。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金意陶并非禅企“回家”的孤例。2020年,禅城装备制造龙头三技精机将早年搬到外地的部分事业部和生产线迁回禅城,并斥资10亿元打造印染整体设备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曾经转战外地的澜石不锈钢产业,随着澜石不锈钢总部大厦的落成投用,以诚德不锈钢、捷联诚金属材料、泰裕达钢业等为首吸引超过200家规模以上不锈钢企业进驻……

这些企业的遭遇是一个时代转折的缩影。在佛山城市化的进程中,禅城最早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早在10年前率先实施“腾笼换鸟”战略,陶瓷、童服、不锈钢等传统优势产业生产环节相继外迁,以至于一度引发外界对禅城产业“空心化”的忧虑。

去年以来,禅城实施“优二强三”战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禅企回家”。政策风向的引领以及营商环境的优化,使得曾将发展重心外迁的本土企业纷纷回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回流的企业为禅城带来的不再是简单的生产加工环节,更多是引进新技术、新业态和项目。

如金意陶的绿色家居产业园就是在传统瓷砖建材核心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岩板、发泡陶瓷等新材料产业与“全瓷定制”项目,形成企业转型的“双翼”。

除了新产业上马外,这些项目也纷纷向总部经济、商贸金融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力,而“上楼”发展则成为他们突破空间制约的新选择。

在金意陶绿色家居产业园一旁,不久的将来,将矗立起一栋新的总部大楼,计划引进1000多名高技术人才进驻。

而在澜石不锈钢总部大厦,“上楼”后的不锈钢产业已非昔日以生产加工为主的低端粗放的形态,而是转向以交易、金融为主导的新型专业市场综合体,打造不锈钢商贸的“钢汇宝”、不锈钢电子商务平台、不锈钢商贸会展平台三大平台,重构不锈钢产业的贸易生态链。

禅城区经科局局长李凯认为,随着企业总部、研发、交易等“微笑曲线”两端留在禅城,将重新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一批精品产业的集聚崛起。

模板3椭圆虚线--方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龙头带动,国资引领大湾区产业资源进驻

除了禅企“回家”十分活跃,去年以来,一股来自国资的新力量也搅活了禅城产业“一池春水”。

去年,上市公司福能东方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能东方”)把总部从中山迁到禅城后,带动子公司深圳大宇精雕在禅城设立全资子公司,目前已在南庄吉利工业园全面投产。

福能东方在禅城的落子,源于其幕后佛山市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佛山公控”)的布局。

福能东方主要从事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2018年以来,因应佛山市政府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的定位,佛山公控通过两次协议转让,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

佛山公控入主后,明确了公司打造“佛山市国资体系高端装备制造平台”的战略定位。而禅城作为佛山公控的大本营所在,也成为福能东方立足佛山的重心。

福能东方董事长王贵银分析,企业落户禅城能更好利用大湾区的辐射效应,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而福能东方的到来,也为禅城带来大湾区先进制造的资源。子公司大宇精雕从深圳到禅城投资外,另一家子公司东莞超业精密亦有计划在禅布局。此外,福能东方还收购了大数据产业园,不久前也在禅城竞得地块,建设集企业总部、科技研发、高端生产三位一体的佛山福能智造科技产业园。

“总部迁至禅城,公司能更好地利用佛山公控的平台优势及禅城区位优势,做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王贵银说,接下来不排除会进一步开展外延式并购,发挥国资引领作用,在禅城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

除了借力佛山国资,乘着广佛全域同城化建设的东风,禅城还率先开启广佛国资在产业上的合作。

去年12月,禅城区政府与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整合优化资源,筹建成立合资公司佛山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培育打造佛山本土的建筑品牌。

广州建筑集团董事长梁湖清透露,广州建筑集团将系统的设计、施工、园林、检测等资源全部导入禅城,打造总部经济。“我们对在禅城的合作发展非常有信心。”梁湖清表示。

有观察人士认为,禅城应该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国有企业较为聚集的优势,发挥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大招商,招大商”,培育形成一些新产业链,提高产业的聚集效应。

事实上,禅城已在积极行动。去年6月,禅城区委书记黄少文上任后,调研企业第一站就选择了佛山公控,并明确表态将支持属地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不断拓展新项目、新业态。

“十四五”期间,禅城也明确将瞄准大型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总部,打造一批总部基地。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