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权威访谈丨陈岸明:全面推进“六大工程”,以冲天干劲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


◆权威访谈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激荡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豪情满怀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前行力量。”近日,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门将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江门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人才倍增、港澳融合、侨都赋能”等六大工程,以高昂斗志、冲天干劲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江门贡献。

江门全面推进“六大工程”,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周华东 摄

江门全面推进“六大工程”,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周华东 摄

创新方式方法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南方日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您谈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以及江门是如何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

陈岸明: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催人奋进,全方位回顾了我们党成立100年来披荆斩棘、铸就辉煌的伟大历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伟大复兴,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强大凝聚力,为我们豪情满怀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每次学习,常悟常新,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上总有新的收获,增强了敢于担当的勇气、再创新局的锐气、砥砺前行的力量。

江门素有“中国侨都”之称,400多万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海内海外“两个江门”是我们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独特优势。江门将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围绕全面提升“中国侨都”凝聚力和影响力,大力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人才倍增、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六大工程,全力构建江门高质量发展新战略格局。

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侨都”独特资源优势,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加快建设吸引和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要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加快江门超大型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要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大力支持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持续增进侨乡民生福祉,在加强大团结大联合上主动担当作为,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作出江门贡献。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江门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安排,创新方式方法,迅速在五邑大地掀起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热潮。以上率下带头学,江门市四套班子带头讲党课超70场,示范带动全市1.2万个基层党组织、21.6万名党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线上线下同步学,开展“党史学霸”PK赛,吸引逾50万人次参与线上挑战;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2.1万场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近300万人次。突出特色创新学,大力推进精准滴灌式教育培训,实现对全市近万名镇村新任干部全覆盖。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展馆和主题公园,擦亮“党史邑事”微课堂、“党史青(少)年说”“侨批中的党史”等特色品牌。宣传宣讲互动学,开展宣讲活动4200多场次,推动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遍侨乡大地。

4477项项民生实事已完成90%

南方日报: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门如何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侨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陈岸明:江门侨乡的发展变化,牵动着海内外五邑籍华侨华人的心,是海内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梳理推出4大类民生实事4477项,目前已完成90%,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扎实做好婴幼儿照护和学前教育工作,年底前至少建成5家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今年以来全市新增6235个公办幼儿园学位,进一步巩固学前教育“5080”成果。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率先实现教育强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全覆盖,高考本科入围率在全省地级市中排第六。景贤初中、江门一中附小等一批学校建成启用,新增优质公办学位1.5万个。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对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小学进行财政补助,探索推行“作业超市”模式,推出200多个课程供学生“菜单式”选课。

全力提升就业创业质量,新增城镇就业2.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6%。“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1.35万人次,带动创业就业近2万人。创新推出“彩虹计划”餐饮创业项目,全市开业经营65家、带动创业就业近4000人。全市有快递小哥等八类、4万多名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稳步推进健康江门建设,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顺利推进,100%村卫生站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68%。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累计接种新冠肺炎疫苗760多万剂次,组织2323人次赴广佛莞中支援抗疫,在全省抗疫大局中贡献江门力量。

着力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全市备案运营的养老机构104家,床位数达1.67万张。建成县镇村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649个,其中长者食堂74个。打造镇(街)卫生院、敬老院“两院一体”模式,全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100%,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

持续提升住房保障水平,超额完成2021年度省下达的住房保障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推出青年安居公寓,减租期限最长可达12个月。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启动老旧小区改造55个,新建“口袋公园”178处,加装电梯470台,新建停车位26万个。实现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新增受益人口7.38万人。公积金“线上办”和“手机办”业务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坚决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市16559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对口帮扶广西崇左市4个贫困县和对口支援的四川甘孜州2个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孤儿基本生活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高至932元/人/月、1491元/人/月、2373元/人/月、200元/人/月和250元/人/月,均高于省标准,累计发放生活保障金额合计3.6亿元,惠及9.3万人。

汇聚侨心侨力共圆中国梦

南方日报:作为“中国侨都”,江门将如何发挥侨资源优势,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贡献力量?

陈岸明:五邑华侨华人素有爱国爱乡、报效祖国的优良传统。近代以来,广大侨胞积极支持家乡发展,建成了中西合璧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建造了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9323名旅居加拿大华侨捐建台山一中。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广大华侨华人积极投身支持革命,陈铁军和周文雍在刑场上的婚礼,被周总理誉为“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2600多名队员中,绝大多数是江门华人后裔。建国后,司徒美堂、雷洁琼等爱国民主人士积极支持祖国民主政治发展,著名火箭专家梁思礼、分子遗传学开拓者黄翠芬等海外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投身祖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华人捐资赠物金额近80亿港元,支持江门创办五邑大学,公益善举遍布五邑大地,为江门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我们将始终心怀感恩,用心用情引侨用侨,汇聚侨心侨力共圆中国梦。

一是建设华侨华人共同精神家园。全力创建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精心筹划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规划打造梁启超文化主题园区,深度发掘精神文化价值,讲好家风故事,弘扬爱国精神;活化利用广府人出洋第一港海口埠、五邑银信侨批档案,讲好移民历史,唤起华侨华人共同记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感。办好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华侨华人品牌盛会。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侨乡故事。

二是建设华侨华人创新创业聚集区。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吸引华侨华人来江投资兴业。加快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招引侨领侨商参与建设运营,开辟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的创新创业空间。实施侨资侨企回归行动,吸引更多华侨华人新生代回江门发展。

三是建设全球华侨华人服务中心。优化华侨华人经贸合作服务,构建华侨华人经贸协作网。建设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培训、诉讼代理等服务。用好全国人大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听取华侨华人对立法工作意见建议,推进华侨权益保护地方立法先行先试。设立中外留学生咨询中心,探索创办中国国际留学生博览会,建设留学生创业园。

四是建设全国侨务工作先行示范区。继续服务好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力争成为移民政策改革“试验田”,在签证类别、居留形式等方面探索出台创新政策。实施海外惠侨行动,支持海外侨胞开展繁荣中餐、华文教育、中医关怀等事业。推动市委党校建设全国侨务工作培训基地,创新开展海外侨领、华侨华人新生代、侨团、侨务干部培训,培养新一代爱国华侨、侨领。

抢抓机遇全面推进“六大工程”

南方日报:今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江门也在抢抓“十四五”发展窗口期,如何推动学习贯彻同推动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统筹抓好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陈岸明:“十四五”时期是江门跨越式、赶超式发展的黄金期,我们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以高昂斗志、冲天干劲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在变局中开新局。具体来说,就是要全面推进“六大工程”。

——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全力提升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主动参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江门布局,努力推动广东省市域社会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和省“双碳”实验室、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落户江门。支持中科院(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加快五邑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步伐,支持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展,推动江门国家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取得大突破、省级高新区创建达标全覆盖,推进“双创”载体迭代升级,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筹建科普集团、建设特色科普场馆,营造活跃健康吸引人的创新创业氛围。

——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推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省委省政府规划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江门是承担发展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任务的核心城市,我们将巩固发展提升智能家电、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和食品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推动这八大产业集群规模进入全省领先地位;高度重视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等其余12个战略性产业,加快集聚、做大规模,重振江门制造业雄风。

——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加快建设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分步实施、组团发展,推动产业合理分工,实现园区管理架构、开发模式、建设路径、产城功能优化再造,形成北、东、南组团布局。北组团主攻中欧合作,建设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东组团主攻深江合作,探索建设“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南组团主攻江港澳合作,共建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工程,推动江港澳合作再上新台阶。牢牢把握服务港澳初心,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进跨境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深化与港澳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学习借鉴横琴、前海先行先试经验,引入港澳市场化国际化服务理念、服务标准,实施“清单式”管理为港澳资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前来江门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立足江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推动“中国侨都”赋能升级,明晰“侨都”功能定位,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成为海内外联系交流的重要渠道和桥梁纽带。强化文化交流传播功能,把江门打造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强化创新创业集聚功能,以侨为桥引进更多海外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强化华侨华人服务功能,积极在服务6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中体现江门担当。强化大团结大联合功能,引导支持华侨华人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

——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设学习型城市,以更大力度全方位培养人才,以更广视野引进领军人才,以更实举措优化用人环境,以更高标准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建立江门人才发展集团,实施新一轮百名博士引进行动,力争“十四五”时期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增量均比“十三五”时期翻一番,全力投身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数读

●今年上半年,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56.57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两年平均增长7.4%。工业拉动全市GDP增长7.3个百分点。

●“十三五”时期累计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748个,投资总额达4592亿元,新投产投资超亿元项目244个。

●“十三五”时期完成交通投资908.5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近3倍。江湛铁路通车,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建成投入使用,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91公里。 

●“十三五”时期培育1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居全省第1,扮演好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角色。2018-2020年连续三年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并获粤西片区第1名。

●“十三五”时期连续五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最高等次。

●“十三五”时期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新增学位5.26万个。

●“十三五”时期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并连续两年获省考核优秀等次,连续五年获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等次。

◎重点工作清单

1.持续巩固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317个省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交通大会战”235亿元目标任务。持续提振消费活力,扎实做好稳外贸工作。

2.持续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力有序完成145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扎实做好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改革、“农业特区”等省级试点。

3.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建好8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乡村宜居宜业,高规格高标准打造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力争2022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一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4.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千方百计稳住就业,提升教育质量水平,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5.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加强“五个体系”建设,守好外防输入关口,加强疫情应对处置,全力推进疫苗接种。

6.持续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门法治江门。

7.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保11月全面完成民生实事清单任务。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潘晓晨

【通讯员】覃事灿

【原标题】

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全面推进“六大工程” 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