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广州新闻 > 正文

策划超350场促销活动,广州持续发力促进消费复苏


“来‘报复’吧,天河路商圈准备好了!”4月5日,在广州市第67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天河区商务和金融工作局局长张海波喊话消费者。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为了让市民走出家门“买买买”,全城各大商家下足了功夫。  

从发优惠券、派免费门票、请吃“霸王餐”到给予购车补贴,上周启动的花城盛“惠”·快乐“广”购全城联动促消费活动中,全城主要商超百货、购物中心、餐饮企业联手举办超350场(项)促消费活动,累计补贴金额将超过10亿元。  

消费为何重要?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经济循环中的起点与终点。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平稳期,消费将成为经济“回暖”的重要抓手。  

对于已连续3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城市第三的广州来说,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既是短期内刺激经济“复苏”的需求,更是长期推进国民消费提质的重点任务。  

天河路商圈联合推出促销活动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全国多地开启刺激消费“大比拼”,通过派发“消费券”、“优惠券”的形式让利于民,促进消费“回血”。  

近一个月内,宁波政府和企业联合推出了1亿元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南京发放了3.18亿元消费券;浙江省推出了10亿元文旅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日,全国超17个省份相继派发了高达50亿元的消费券。  

在政府发放补贴性质的消费券带领下,各大企业也纷纷推出各种打折优惠券,为刺激消费再加码。以京东为例,从4月5日起,京东到家面向广州市民发放2000万元暖心消费券。  

城市发消费券,企业发优惠券,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  

消费券,可以简单理解为由政府提供的消费补贴。依托互联网平台发放的数字代金券,具有期限短、面向非特定人群和不可转让等特点。  

收到代金券的市民,可以在指定商家消费时,直接抵扣消费的金额。与电商平台开展的如“双十一”“618”等促销节推出的“烧脑折扣”相比,代金券显然来得更直接、优惠力度更凸显。  

也有不少城市将优惠让利的行为下放到企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发放优惠券。  

广州天河路商圈联合16家商场推出的大幅度促销活动中,便包括了正佳广场的场内餐饮代金券、天河城的满800元赠100元的满额赠礼、赠券、天汇广场的会员用户双倍积分等。  

相较于直接的“满减”行为,优惠券的玩法显然更多。除了满减,还支持“N元N件”、支付送券、限时优惠券、裂变券等。通过优惠券,商家可以灵活设定其使用条件、场景等来达到更好的运营效果。  

无论是派发消费券,还是组织形式各异的优惠活动,其本质都是通过短期的刺激行为,对消费者心理预期产生强大暗示,重新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  

消费“挑起大梁”拉动经济增长  

春暖花开,绿意盎然,作为广州地标之一的广州塔景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清明3天假期,预计登塔游客超5000名。  

3月6日广州塔景区正式恢复对外开放后,19日起,广州塔观光游乐票实行七折优惠;清明三天,广州塔每天在自媒体号上送出1000张免费观光门票。珠江夜游复航、旅行社推出春日主题线路、星级酒店研发创新餐饮产品……为提振消费,广州针对文旅市场率先“出招”。  

3月中旬,广州印发《广州市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亿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缓解经营困境、振兴消费、促进产业复苏。  

出口、消费、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当前,国外疫情仍较为严峻,出口的带动作用有限,而投资则存在时间差。这意味着,消费成为“独挑大梁”的经济活动。从市民的角度看,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皆是消费。  

在广州,消费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2019年,广州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8%。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4%。分品类看,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7.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28.9%,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9.9%。  

以上数据,都跑赢了广州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6.8%。数字增长的背后,消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力量不容小觑。  

以电子商务为例,去年广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9%。  

与此同时,与“互联网+”相关的服务业也实现快速增长。2019年1-11月,广州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3%,成为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拉动力最强的行业。  

火热的电子商务,更助推现代物流业的壮大。2019年,广州实现全年快递业务量63.47亿件,同比增长25.3%,位列全国第一;快递业务收入635.49亿元,增长32.5%。  

从全国的角度上看,庞大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2019年,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广州发起的一连串促进消费举措,是一服必要且及时的“药方”。  

促销费、扩内需是一场持久之战。着眼于未来,广州通过营造更良好的消费环境,为消费提质扩容,才会让人们真正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根据《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州市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实施方案(2020-2022年)》,2022年,广州将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全球贸易枢纽、国际会展之都和国际商贸服务中心。  

广州成新消费“沃土”  

“直播电商的兴起,离不开两个地方:杭州和广州。杭州是做电商的人多,广州则是一个货源集中地。”4月5日晚,资深电商直播专家、阿里巴巴淘宝前直播负责人赵圆圆做客南方+直播间,为如何入局5G电商直播支招。  

在赵圆圆看来,电商直播离不开“人、货、场”三个关键字,“广州的货多且丰富,有了这个‘兜底’的保证,带货主播很容易‘冒’出来。”他认为,广州在传统商贸中积淀的优势,搭上直播的“快车”更将“如虎添翼”。  

“广州作为先行者,下一步就可以朝着做出规模的方向发展。成为标杆以后,也有望辐射和帮助更多的省份一起把电商直播做好。”这是赵圆圆对广州直播产业的期待。  

最近一段时间,广州“盯”上了直播。从发布《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到启动“2020广州直播带货年”,这种脱胎于传统电子商务的新业态,为刺激消费打开新渠道。  

新兴业态的成长需要空间,包容的广州向来“敞开怀抱”。  

从中国最早出现的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到全国首个销售额达到万亿级的商圈——天河路商圈,深厚的商贸底蕴,托起广州人强大的消费力,更强化了市场应对变化的“韧性”。  

不可忽视的是,疫情之下,消费受到较大冲击。今年1-2月,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4.0%,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下降38.1%和34.9%。  

面对重压,广州商家积极转型谋求出路,兴起“宅经济”。疫情期间,网购模式更凸显优势,今年1-2月广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8%;在堂食服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网络订餐快速增长,全市限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同比增长43.3%。  

消费市场有底蕴、有韧性,足以应对更多挑战。随着疫情防控日趋平稳,在广州这片新业态成长的沃土上,市场主体正在有序恢复往日生机,唤醒生活百态。  

广州促消费各领域亮点“逐个数”  

◎汽车类  

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补贴  

日前,广州市工信局出台《广州市促进汽车生产消费若干措施》,提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提前报废老旧车辆最高补贴2.3万元、每月配置不少于1万个中小客车竞价指标等。  

企业方面,广州广汽自主品牌广汽传祺面向医护、环卫等防疫一线人员推出最高5000元爱心补贴的致敬礼,部分车型零首付、零利息的金融礼;广物汽贸举行2020广东省促销费(夏季)暨五一互联网+汽车消费节;鸿粤集团各大销售展厅推出金融专场、置换专场、医护人员专场等主题促销活动以及各品牌车型购车折扣优惠。  

零售类  

线上线下齐发力  

广州各大商圈的购物中心推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优惠促销活动。广州友谊集团通过“友谊LIVE商城”小程序线上直播,推出微信秒杀、微百货专场等线上线下活动;万菱汇联合大众点评推出“安心逛”福利津贴活动,推出55元代100元等不同优惠力度的补贴代金券;天环广场推出“全单,我包了!”餐饮优惠活动,全场餐饮消费满额送餐饮代金券,再抽取全额免单机会。  

餐饮类  

外卖平台为商户发补贴  

广州酒家推出“春暖花开,共享粤菜经典风味”活动,向会员派发“逢百减二十”促销券;南园酒家推出“逢百送十”活动。此外,外卖平台饿了么宣布针对广州商户,通过每月发放1000万元以上红包补贴,鼓励用户线上消费;大众点评针对广州市平台商户,推出安心消费月活动,包括餐饮、酒店、民宿、娱乐、购物等生活服务全业态。

【记者】黄舒旻


■南方观察  

外贸要想完全走出疫情的阴霾,仍需多方努力,我们对广州外贸回暖仍然充满信心。  

城市产业大环境给了我们信心。广州外贸有韧性强、竞争力强的特点。过去一年,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995.8亿元,同比增长1.9%,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这样的成绩,是在2019年外部环境复杂、一季度广州进出口同比下降2.8%的不利情况下取得的。这源于广州外贸从独立发展向大湾区协同发展转变,努力使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物流等新业态成为新动能。这才使得广州外贸实现稳中有进,逆势增长。  

广州企业给了我们信心。广州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一直都很强,这也是广州外贸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的一大关键因素。从事跨境业务的卓志集团在疫情期间迅速制定了三个“加快”策略,挽回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加快品牌推广、人才培育、仓储物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加快开拓全球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体系,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卓志力图化危为机,希望再遇到类似危机的时候,可呈现出更大的韧性和反弹力。  

营商环境给了我们信心。应对疫情冲击,也是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契机。去年,广州外贸进口的亮眼表现,反映出广州市在营商环境、市场活力、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步伐不断加快。近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广州港新开两条东南亚外贸航线,这也源于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广州港集团各大码头维持365天24小时高效运作,两次推出商务优惠政策,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硬核服务。“货走南沙,恰逢其时”。为应对疫情影响,广州海关推出延长税款缴款期限、免征滞纳金、减免滞报金等帮扶措施。  

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能力,对提高区域开放程度以及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这都是我们对于广州外贸的信心之源。今年1月,广州出台建设外贸强市三年行动计划,从要素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疫情下对广州的考验,也是广州的机遇。  

今年前两个月,整个广东进出口贸易有所下降,但广州外贸新兴业态表现良好,市场采购出口224.8亿元,增长74.5%,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38.1亿元,增长13.5%。我们有信心期待广州外贸的春天。  

【记者】柳时强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