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深圳新闻 > 正文

深圳财政加减法:发行政府债券超300亿,为企业减负600亿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部分企业甚至按下“暂停键”。

如何做到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作为政府“钱袋子”,深圳财政部门积极促进复产业、保民生、稳投资,在防疫物资设备采购、深圳版“方舱医院”筹建,以及向市民发消费券、为企业减税减租、发行地方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截至4月底,仅深圳市本级财政的防疫支出已达18亿元,而各种减免税费、复工复产投入,以及各区财政的各类大笔投入,更是以百亿计。

深圳积极利用财政政策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支持减税降费、减租减息,扩大消费和投资。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深圳积极利用财政政策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支持减税降费、减租减息,扩大消费和投资。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引金融活水

今年已发行政府债券超300亿

深圳市财政局5月18日官网消息,该市第三批政府债券于当日发行,共计119亿元。加上今年1月13日和4月2日分别成功发行的一般债券8亿元和专项债券176亿元,截至5月18日,深圳市今年共发行政府债券合计303亿元。

5月底前,财政部提前下达的深圳市2020年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新增额度,将全部发行完毕。

这些债券资金用于污染防治、教育、市政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考虑到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限管理,为了获得长期低成本稳定资金,深圳在这批债券中首次发行了30年期超长期债券。

深圳市财政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会督促各区各部门抓好债券资金组织使用,推动债券资金早使用、早见效,切实发挥积极财政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助力复工复产,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为全市二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深圳财政部门也在融资链条发力。

针对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难题,深圳财政部门联同工信部门修订了深圳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实施细则,设立50亿元规模的资金池。

而面对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难题,深圳财政将深圳市政府融资再担保体系的政府风险分担比例提高至60%,并免收再担保费,引导担保机构加大担保力度,让更多有需要担保获贷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为了解决融资贵难题,深圳财政统筹专项资金用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配合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制定出台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

并且,由于中小微企业融资时常存在“弱抵押”难题,深圳财政针对轻资产、弱抵(质)押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科技企业,增加财政对贷款风险的补偿上限。

▶促市民消费

共发放逾5亿消费券刺激“买买买”

深圳财政部门另一项广受关注的举措,是深圳各区的消费券活动。

“五一”假期,大小商场、景区重回人头攒动景象。

从湖北回到深圳工作快一个月的杨晨,也与家人一起,难得放松下来,正式开启“逛吃”模式。

各区消费券成为她的重点关注对象。罗湖区“五一”抽大奖活动引起杨晨注意:4月30日0时到5月5日24时,在罗湖区参与本次活动的线下商户核销罗湖消费券进行消费,即有机会抽大奖。一等奖是1台观致小汽车或宝能第一空间代金券,价值20万元。

深圳的消费券浪潮其实更早。3月31日,罗湖区宣布向消费者发放3000万元微信电子消费券。龙华、福田、宝安、龙岗、光明等区先后发放消费券,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深圳各区已经发放约5.52亿元消费券。

深圳某区财政部门相关人士介绍,疫情期间发行消费券,意在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而采用电子消费券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到需要扶持的行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消费券的带动,主要是“滴灌”中小微商家。支付宝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千万线下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九成以上为中小微商家。而微信数据显示,微信支付成为深圳各区稳步推进复工复产、拉动消费增长的有力工具。

消费券的短期拉动效应明显。仅罗湖一区,截至4月22日,消费券就带动交易总额9600万元,拉动相关消费增长20倍。

▶保市场主体

频做减法为企业减负600亿

后疫情时期,要稳住就业基本盘,市场主体是关键。

3月24日,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表示,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统筹好财政资金,将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性行政经费压缩10%以上,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一般性财政支出虽大幅缩减,但民生领域预算因为市人大已经通过,教育、卫生等民生支出肯定不会减少。

深圳财政部门一方面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一方面多举措减少企业各种负担。

深圳“惠企16条”一揽子政策,多与财政资金政策相关。经测算,到3月19日,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可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拿出10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各类项目,惠企政策效果显著。

餐饮企业俏九州创始人谢田云介绍,疫情发生后,企业在社保费、税费、租金、员工培训等方面都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

在企业社保费方面,深圳为企业减负达200亿元,叠加延缴、缓缴政策后,共可减负超过350亿元。

而在税费减免方面,深圳也是大手笔。截至3月5日,深圳税务累计办理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申请2761户,涉及税款16.62亿元。此外,全市企业免征2020年1月至3月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预计减税规模达15亿元,惠及纳税人户数4.53万户(次)。同时,深圳返还受疫情影响各类企业6个月的污水处理费,下达补贴资金2.1亿元。

在深圳财政推动下,政府物业租金减免约6.2亿元,支持承租方渡过难关。而为了补贴物业企业及员工的防疫服务,深圳财政又补贴6.5亿元。

另外,深圳多项举措援助困难企业。对生产经营确实有困难且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返还实缴失业保险费的50%及上年实缴社保费的25%;将适岗培训补贴由每人最高900元提高到1500元;将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由人均1400元提高到2000元。

▶推重大项目

发力“新基建”,抢抓“双区驱动”机遇

近日,在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上,4根原本功能单一的老旧路灯,被改造成为多功能智能杆。

这种多功能智能杆用途广泛,具备5G基站、智能照明、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无线网络、信息发布、应急广播等多种功能,同时能够实现便民手机充电、井盖丢失告警、垃圾桶满桶提醒等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5G是深圳“新基建”的领衔项目。3月开始,深圳5G基站建设已全面复工。按照规划,深圳今年总共要新建3万个5G基站,累计建成4.5万个,力争在今年8月底前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趋于稳定,作为国家四个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深圳正积极主动布局“新基建”,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

3月16日,深圳召开市重大项目推进暨经济工作调度视频会议,专题研究重大项目推进、轨道交通建设、5G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重大项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财政之手自然予以重视。

深圳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深圳今年重点投资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创新配套四大领域,市、区政府投资总规模约1769亿元,预计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8400亿元。

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王忠民指出,在当前受疫情影响下,新的基础设施如5G、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与老基础设施之间的巨大优势正在凸显,而这些“新经济”也正是深圳以及大湾区的优势所在。数字化产业可以促进物理形态的基础设施提升效能,深圳是最大受益者。

【记者】李荣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