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新梦想:用双手开创小康生活|山海协作 佛山力量


山海协作,佛山力量!南方日报28个版特刊聚焦凉山扶贫攻坚战


扶贫先扶志,这是战胜贫困的内在动力。在凉山的田间地头、车间厂房,当地群众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摆脱贫困,铺就“致富路”。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张微笑的面孔,都写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版面图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甘洛县致富带头人周志军:

深山里的“80后”创业者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在海拔2600多米的山坡上,致富带头人周志军搭建的农家乐一片忙碌,一边张罗着让厨房多炒几个特色菜,一边让能歌善舞的青年小伙、姑娘为远方来客表演当地民族舞蹈。

周志军出生于1987年,是村子里最早创业的年轻人。7年前,他放弃在外务工的机会毅然返乡。如今,除了大力发展餐饮业,他还成为佛山援建清水村高山蔬菜基地的合伙人,并带动一批村民创业致富。

周志军。戴嘉信 摄

周志军。戴嘉信 摄

深山创业谈何容易,资金短缺、技术短板就是需要直面的一道道难关。“创业很辛苦,几年前开货车积攒的积蓄几乎都投了进去。”周志军说,农家乐的一砖一瓦均是自己动手搭建,萌生了两年多的想法在今年4月才落地。

两年前,周志军作为蓼坪乡清水村的“致富带头人”到佛山参加培训,禅城紫南村成为了他的“梦想村庄”。在周志军看来,清水村有良好的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优美,只要用心去做,就能让更多人走进清水村,感受不一样的特色文化。

眺望农家乐背后辽阔的草原,周志军正计划着,在此发展骑马、射箭等文旅产业,搭上蒙古包,号召、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2020年8月,在周志军的带动下,表弟王木基也参加了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踏上返乡创业之路。“虽然亲朋好友不理解,为什么走出大山还要回来。但我希望通过努力证明自己,并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王木基说。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木里县锄头湾村村民邱伍呷:

“药王谷”里的种药人

“以前挖到啥就卖啥,价格也很低。现在好了,有了产业园,可以自己育苗,价格也有保障,家里的收入增多了也有保障了。”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锄头湾村上树珠组的建卡贫困户邱伍呷笑着说。

邱伍呷。受访者供图

邱伍呷。受访者供图

邱伍呷一家七口人,早几年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他上山挖药材。木里有不少像邱伍呷这样的采药人,上山挖采中草药材,到木里县城售卖换钱。

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最高海拔5958米,最低海拔1470米,巨大的海拔落差,形成了“一山四季”的立体气候。这样的环境对人的生存、生产不利,却有利于中药材形成良好的药性。被收录进药典的中草药有2000多种,其中近一半都能在木里的大山里找到。

但是,一来进山挖采药材的收获没有保障,有时多有时少,甚至颗粒无收;二来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木里优质的药材难以获得外界市场的认可,交易不便而且价格低廉。这导致邱伍呷一家收入微薄且不稳定,成了建卡贫困户。

高明派驻干部给邱伍呷一家带来了新希望。在调研走访了全县27个乡镇后,高明派驻干部给出产业发展的构想——在木里打造中国“药王谷”,发展中草药产业,在全县27个乡镇因地制宜种植或采集中草药。

在高明派驻干部的牵线下,药材采购企业走进木里。看好当地优越的中药材发展条件,药材收购企业自2018年起在木里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为当地群众提供种子和技术,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

邱伍呷改变了自己10多年的采药方式,除了依然进山采药外,还开垦了1亩多山地开始育苗、种草药,收入逐步增加。邱伍呷的家人也开始在“药王谷”打上了零工,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去年光药材一项,我们就收入3万多元。还有卖菌子、打零工等收入,我们成功脱贫。”邱伍呷说。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越西县彝族女孩吉支里金木:

“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

今年18岁的彝族女孩吉支里金木,与父母一起住在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的佛山楼里。帮妈妈做做家务,闲暇时刷刷短视频,是吉支里金木的日常。对于现在的生活,她觉得十分满足。

吉支里金木。受访者供图

吉支里金木。受访者供图

走进吉支里金木的房间,整洁明亮,窗台边的桌上还摆着不少女生的化妆品,看起来和城市女孩没什么差别。

“以前在山上都是和姐姐一起住,后来下山读书,也是和弟弟一起借住在姑姑家。”去年10月,吉支里金木一家从山上的土坯房搬到了县城里的城北感恩社区,住进100平方米、3室1厅的新房。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过去我想都不敢想”。

城北感恩社区是佛山参与援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曾经靠天吃饭的贫困户们在城里定居、定心、定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家里很穷,大家也不敢出去打工,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危险,觉得靠种地养牲畜就是最稳定的收入了。”说起搬家前的日子,吉支里金木印象深刻,阴暗潮湿的土胚房、一顿又一顿的土豆。“那个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知道鱼是什么味道。”吉支里金木说。

2018年,吉支里金木,踏上了去东莞打工的道路。这是她第一次去四川以外的地方,心里的害怕也被对未来的好奇与欣喜冲淡了。尽管一路上没有手机,但凭借着与朋友约定好的地点和时间,她顺利达到东莞。

“自己挣钱的感觉真好,拿到的第一笔工资给自己买了个手机。”今年因为春节后母亲身体不好,吉支里金木便留在了凉山照顾母亲。“等过完年,我就要出去工作了。”吉支里金木说。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盐源县彝族女孩毛几克莫:

轮椅上的网红主播

从盐源县城出发,在蜿蜒的山路上驾车行驶近2个小时,就来到了博大乡红岩子村,这是一个藏在深山里的村庄,房屋零星分布,只有一条公路通往外面的世界。

30岁的毛几克莫几乎没有走出过大山。因为小儿麻痹症,她双腿无法行走,日常都是靠嫂子照顾,一家七口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哥哥外出务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000元。

毛几克莫。魏英 摄

毛几克莫。魏英 摄

2019年,三水区残疾人联合会与红岩子村村民委员会建立村企结对产业帮扶关系,创新性推出了残疾人产业帮扶项目,捐赠15万元为红岩子村的16户残疾贫困户分别购买了200只鸭苗,让他们通过养殖增收,毛几克莫的家庭也因此受益。

“三水送给我们200只小鸭子,养了4个月左右就卖出去了,总共卖了1.4万元,对家里的帮助很大。”毛几克莫介绍,这笔钱不仅为家里购置了新沙发,还让她们多种了6亩花椒。

家庭条件好起来了,毛几克莫的笑容多了,也有了更多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2019年8月,毛几克莫花费400多元网购了直播设备,在她嫂子的帮助下开始在快手上进行网络直播,分享动听的彝族歌曲、乐观的生活态度。“我直播一般是晚上8点到11点,那个时候看我直播的粉丝就特别多。”在直播前,毛几克莫会细心地涂上口红,直播过程中,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她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粉丝。如今,她的快手账号“残疾人毛巫呷”有2.2万粉丝,每天打赏收入约80元,最多可达200元。

“很感谢三水,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此前的直播中,毛几克莫就用彝族迎宾歌表达了对三水的感谢之情:“朋友你的光临,让我们惊又喜喽!亲人你的到来,让我们情意深喽!家乡的孩儿是否可爱,老人们是否健康?……”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金阳县依达乡瓦伍村村民吉克木日:

种草养畜,收入翻番

太阳西斜,夜幕初显,这是金阳县依达乡瓦伍村村民吉克木日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候,他要和家人一起将自家的近百头牛羊,从放养的山坡上赶回集体圈舍,再进行补饲等繁杂的工作。自从佛山顺德驻县扶贫工作组在该村推动“种草养畜产业园”以来,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近年来第二次重大变化。

吉克木日。戴嘉信 摄

吉克木日。戴嘉信 摄

2018年,瓦伍村实现脱贫“摘帽”,吉克木日也终于从山上的土坯房搬出来,住进了山腰平地上新建的安全住房。不过该村的基本经济条件并未发生变化。由于平均海拔约2600米,这里连凉山地区常见的玉米都无法成活,村民多种植苦荞、土豆等附加值较低的作物,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在这时候,全村还没有找到长期易持续的致富门路,仍然面临一定的返贫风险。

种不出高价值的作物,那么就种草,用草来喂养更多的牛羊,从而提升收入——这样的想法很多人都有过,但是实施起来面临重重难关。从启动资金、养殖场所的缺乏到冬天的饲草储备、人工草场的维护、相应生产工具的购置,都是不小的难题。顺德扶贫工作组投入资金逐项破解难关,并与村干部一同说服村民加入“种草养畜产业园”项目。

吉克木日家中原先也一直有散养几只牛羊,但规模无法扩大。如今,吉克木日已经养殖了10头牛、80只羊,跃升为养殖大户。一家在2018年的总收入是5万多元,今年到现在收入已经超过8万元,预计全年将达到10万元以上,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典型。而在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在2019年就从4000多元大步提升到6100多元,今年有望超过1万元。“我们农户都感谢佛山顺德的关心帮助。”吉克木日用他那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说道。

模板4极简横线--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美姑县大桥初级中学学生格勒金子:

洗上热水澡,学习也更好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有热水澡洗了。”美姑县大桥初级中学的九年级学生格勒金子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她的开心。在去年举办的“情系凉山 顺德暖流”活动中,美姑县大桥初级中学获赠的空气能热水器,让格勒金子和她的同学们有了方便洗热水澡的条件。

格勒金子。廖瀚 摄

格勒金子。廖瀚 摄

整洁的衣着、干净的外表,多数城市孩子都拥有的条件,对于曾经的格勒金子来说却是一种奢望。作为美姑县山村里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格勒金子从小的生活环境并不好。“因为住的是土房,也没有专门洗澡的地方,一般都是自己偶尔生火烧水洗一下。”格勒金子说。

两年前,格勒金子来到美姑县大桥初级中学就读,这里为学生准备了专门的浴室,比家里的条件好多了。但她在冬天住校时依然洗不上热水澡。“学校一般都是每天中午太阳出来的时候,会开放浴室给我们洗洗头。”格勒金子说。

一直到去年,来自顺德的爱心暖流让这里的孩子拥有了冬天洗上热水澡的条件。全校学生轮流排班,格勒金子每个星期可以洗上两次热水澡,不仅养成了更好的卫生习惯,也有了更多努力学习的动力。“卫生条件更好了,环境更好了,我们才有更好的心情去学习。”如今,格勒金子在班级里的成绩名列前茅。

“经常洗上干净的热水澡,对城市里的人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对我们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时任大桥初级中学校长乌尔中田说,硬件设施的改善,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间养成了更好的卫生习惯,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如今,大桥初级中学的中考成绩已经从曾经的全县垫底跃升到全县第二。

【撰文】王芃琹 李欣 盛正挺 肖霞 魏英 熊程 廖瀚

●相关阅读

专题|山海协作 佛山战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