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佛山对德合作:新起点上再出发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又迎来一场重大对德交流活动。10月15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下称“联盟”)第十次全体会议系列交流活动在佛山拉开序幕,为期十天的2021中欧文化周同步开幕。

从佛山到德国,万水千山挡不住合作的热情。今年是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由佛山发起设立的第五年,中德工业服务区落地佛山的第九年,佛山对德合作动作频频。就在此前不久,中德工业服务区在上海面向德国(欧洲)企业举办城市品牌推介会。

佛山制造闻名中国,德国制造享誉世界,两者的联手产生了令人瞩目的能量。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制造业高地的合作从机械设备逐渐扩展到制造业、制造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如今,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其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推动“佛德合作”再出发。

中欧文化周已经成为佛山三龙湾重要的对外展示及交流品牌活动。南方+ 戴嘉信 摄

中欧文化周已经成为佛山三龙湾重要的对外展示及交流品牌活动。南方+ 戴嘉信 摄

跨越大洋的聚首

10月的佛山,气温骤降,中德工业服务区内却是暖意融融。来自中德两方成员城市及联盟指导、顾问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出席联盟第十次全体会议系列交流活动。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联盟中方单位赴佛山参会,联盟德方单位通过网络会议平台参会。“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德双方城市间的交往,但阻隔不了双方的友谊与合作的热情。”佛山市政协副主席郑灿儒说。

在当天联盟会议上,由德国联邦政府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设立、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下称“GIZ”)实施的政府与企业合作项目——中德工业4.0学习平台项目正式揭牌。

中德工业4.0学习平台项目在此次会议上揭牌。 南方+ 戴嘉信 摄

中德工业4.0学习平台项目在此次会议上揭牌。 南方+ 戴嘉信 摄

据悉,该项目旨在通过开发和推广线上和线下培训结合的交互式工业4.0学习平台,让企业员工能够适应日益数字化的制造业环境,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GIZ作为联盟的顾问单位,与联盟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经前期协商,佛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被选为该项目在华南地区的试点城市。此次揭牌,是落实双方合作的里程碑。

《中德企业合作中的品牌形象: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也在当天会议上发布,为中德企业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指引和借鉴。

今年是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成立五周年,经过五年的发展,联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员城市由成立时的“11+7”发展到如今的“27+19”,其中27座中方城市,19座德方城市。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委会主任、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秘书长刘怡在会议上作联盟五周年工作报告。刘怡介绍,五年来,联盟在完善制度、形成机制、构建网络、营造氛围、推动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已成为两国地方政府与园区间的代表性合作机制和对话交流平台。

“未来,联盟秘书处将继续丰富与创新活动形式,实现中、德联动效应,为两国企业加强投资合作谋求更多机遇。”刘怡说。

五年改变了什么

今年联盟迎来五周年的生日,“五周年对于一个机构组织的成长,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坚信疫情不会成为联盟交流合作的障碍,更将成为中德合作的动力。”刘怡说。

刘怡作联盟五周年工作报告。 南方+ 戴嘉信 摄

刘怡作联盟五周年工作报告。 南方+ 戴嘉信 摄

佛山的对德合作开启于2012年,中德工业服务区挂牌成立,并被列为省重点建设的六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同年8月,作为中德两国面向未来的合作项目,该服务区写入中德两国签署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双向投资的联合声明》,由此成为国家级合作层面。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选准产业高度相关、工业服务体系完善发达的制造业强国——德国作为主要合作对象,正契合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中德工业服务区成立近十年来,佛山对德合作日渐紧密。一批德企、研究院落户佛山并为佛山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当前,佛山正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持续营造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德国企业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德企提供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产品服务,也是制造企业所亟需的。引入更多德企、加强对德合作,是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乃至佛山抢抓湾区建设机遇的发展需要。

郑灿儒说,作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秘书处所在地,佛山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同所有联盟指导、顾问单位和成员城市一道,密切沟通,多做工作,推动联盟建设成为中德地方合作的样板平台,实现各联盟城市协同发展,为中德合作全面发展作出新贡献。

文化共融的进阶

如果说联盟之间的会议交流是一种显性的交流与合作,那举办文化周则是中德工业服务区一种隐性的对外开放。

当天,2021中欧文化周同步开幕,多个节目将岭南传统文化元素与欧洲经典艺术形式相融合,凸显中欧文化的碰撞与互鉴。

本届文化周分为“文荟三龙湾”“乐聚三龙湾”“趣享三龙湾”三大板块。在往届公益、环保、包容的理念基础上,进行了潮玩、音乐、设计、亲子、品牌、咖啡等创意元素的多元跨界。将一连十天为市民呈现多场国际与本土交融、现代与传统碰撞的文化盛宴

作为三龙湾重要的对外展示及交流品牌活动,中欧文化周在去年的金秋十月首次启动,是近年来欧洲文化与品牌在佛山乃至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元素最丰富的一次集中亮相。

文化周举办的背后是佛山对德对欧合作的不断深入。“文化是城市之魂,也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刘怡说。

近年来,中德工业服务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

作为广东省扩大开放的合作平台之一,佛山牵头发起并运营的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已成为中、德两国重要工业城市间交流合作的名片,一批对接德国工业4.0的重大产业与科技项目陆续落地。仅2021年就有十多个德(欧)企业投资或合作项目落户,其中不乏西门子等全球知名企业。

就在今年9月举办的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城市品牌推介会(上海站)活动上,中德工业服务区更发布了“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提出将为入驻德企提供贴心、专业的全流程服务与支持。


■观察眼

用文化为佛山对德合作再赋能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会相逢。”这句德国的古谚,恰足以表达佛山开展中德合作的初心与未来。

佛山与德国,一个是影响世界的中国制造业重镇,一个以高品质的“德国制造”闻名全球。虽在地域上相隔万里,但佛山与德国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却可能远超距离更近的不少国家和城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眼看世界。已有相对完善工业体系的佛山,急需在技术水平上向世界一流看齐,而最容易下手的领域就是机械设备。在当时,德国是佛山进口先进设备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佛陶集团就从德国引进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卫生陶瓷生产线,引领了一个行业的潮流。

从单台、单套的机器出发,佛山对德合作的领域逐渐扩展。近年来,已经覆盖产品、资本运作在内的制造业多个环节。一批又一批的“佛山制造”去往德国,以大众为代表的多家德国制造企业在佛山落户。

制造业合作的深化,必然要进入到制造服务业。德国制造业的优秀与发达的制造服务业密不可分,佛山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2012年,中德工业服务区正式在佛山成立,成为广东省当时六大战略合作平台之一,也是被写入中国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双向投资的联合声明》的两国国家级合作项目。

在中德工业服务区的平台推动下,弗劳恩霍夫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汉诺威机器人学院等德国机构抢滩佛山,佛山还发起成立了如今包括46座两国城市的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同时,美的、伊之密等越来越多的佛山企业,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

更加密切的产业交流,带来更加深度的文化融合。从去年开始,原有的中欧文化嘉年华升级为中欧文化周,打造成近年来欧洲文化与品牌在佛山乃至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元素最丰富的集中亮相平台。今年佛山更以“人才之夜”的形式举行了中欧文化周开幕式,展现佛山青年人才的活力。

人可以服务制造业,但一切的制造业都是为人服务。从对文化的重视来看,随着中德工业服务区发展已近十年、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成立五年,佛山对德产业合作在理念和行动上都更加深入。下一阶段,文化将为佛山对德产业合作再赋能。

【撰文】肖霞 赵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