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南方观察|东莞新春,又是文博火热时


今年春节,你是怎么度过的?是一场说走就走的避寒游、冰雪游、出境游,还是一次主题乐园游、动物园游、博物馆游……各类文旅活动持续上新,让春节假期的出行选择日趋多样化。

在“博物馆之城”东莞,近年来,每逢春节假期,各大博物馆都迎来客流高峰。今年,去博物馆开启“寻龙之旅”成为许多市民的热门选择,直接让客流高峰攀向了更高处。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看出“文博热”的升温——

正月初一至初八期间,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人数达40.4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增长142%;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参观人数达73297人次,较2023年春节增长91.75%;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参观人数较2023年春节增长76%……

鸦片战争博物馆“欢歌乐舞——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

纵览全市,东莞“春节档”共接待游客502.40万人次。粗略估计,每10位游客里便有1人选择前往博物馆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鸦片战争博物馆还成为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第二多的博物馆。

回顾东莞文博的“春节档”不难看出:以联盟合力打通博物馆资源、创新假期打卡玩法,依托历史底蕴营造文化游氛围、积极拥抱各地游客……新花样、新举措的频出,让莞邑新春得以“又是文博火热时”。

博物馆组团带市民“寻龙”

联盟合力实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在博物馆过大年,今天到袁崇焕纪念园来了一趟‘寻龙诀’,新的一年一定会龙腾虎跃,行运一条龙!”

春节期间,参观完袁崇焕纪念园后,网名为小确幸的网友带上定位,发布了一条六宫格朋友圈——图一、图二是展板上的卡通龙,图三、图四、图五是纪念园石阶、铜钟上的龙纹,图六则是《瓷变》展览里的龙纹青花瓷。

今年春节,“在博物馆打卡带龙文物”火遍全网,东莞各大博物馆里的龙纹文物和装饰也做了一次“网红”。每天,数不清的市民穿梭各个展厅和博物馆间,拍照打卡、沾沾龙运。

市民逛展寻“龙”。

网友小确幸提及的“寻龙诀”便是东莞博物馆联盟从2月10日起开始的“寻龙诀——文化行运一条龙 博物馆里过大年”摄影打卡活动。

东莞博物馆联盟发动鸦片战争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东莞展览馆、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东莞市石龙镇博物馆、东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馆,通过活动展现文物中的“龙形象”在不同摄影视角下的别样魅力,放大文物中“龙纹”的细腻巧思,吸引观众在博物馆过大年。

市民打卡东莞市博物馆基本陈列。

据悉,除东莞本地游客外,活动还吸引了广东其他地市以及湖北、湖南、吉林、四川、广西等全国各大省份的游客加入“数龙大军”。有游客在东莞市博物馆《大观——18-20世纪中国外销精品特展》找到了30多条龙,也有游客在《瓷·变——明末清初青花瓷精品展》发现了22条龙。

“在不同博物馆打卡感觉像在接龙,我用三天时间打卡了可园博物馆、石龙博物馆、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

“我觉得博物馆春节活动很有意义,紧扣‘龙’主题,让大家在过年期间除了吃吃喝喝外多了一个长知识的选择。”

“活动像游戏一样寻龙闯关,打卡发圈后收到超多点赞,还能领取精美礼品,朋友们看到都觉得好玩也想参加。”

……

鸦片战争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厅内游人如织。

从市民游客的评论里足以见得,“寻龙诀”以文化机构结盟发力,用中华传统的龙文化的共性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再展现东莞独有的历史和人文底色,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闭环。

联盟用活动把游客引进博物馆后,留住游客的一棒,便交到了各个博物馆手上。

博物馆“卷”出新花样

“一站式”承包观众“年味”

正月初二,阳光正好,可园游人如织。一大早,面朝可湖的亭台楼阁里便站满了观众,等待大戏开演。乐声一起,只见东莞本地曲艺协会艺术家登上可湖的小船,泛舟而歌,《醉春光》等经典粤曲便萦绕于百年园林之中。

春节期间,可园博物馆推出“粤韵贺新春”实景演出,以文博沉浸式实景游的形式,将可园及临湖建筑“化身”实景舞台,让演出者或泛舟,或安坐,或行走,带领游客穿越回历史之间,感受古建筑中的岭南美学。

市民在可湖边沉浸式观赏表演。

看完演出后,游客王先生表示:“我从湖南衡阳过来,可园园林建筑非常美,能看出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内蕴,演出中的粤剧也唱得非常好听,让我感受到岭南文化的魅力。”来自山西的张女士则表示:“我专门带我的家人来东莞过大年,可园是东莞有名的特色景点,景色优美,活动也很多,和家人来这里一边游园一边过年,感觉非常舒服和喜庆。”

春节期间,可园博物馆还举办了龙年福瑞“楹”满园、“楹”春送万福、粤韵贺新春等四项共13场文化活动,颇受市民喜爱的可园,连登楼参观都排起了长龙。

威远炮台迎来客流高峰。

威远炮台迎来客流高峰。

作为珠三角“顶流”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的“春节福利”更为实在——延长开放时间,每日8:00—17:30开放,尽可能满足更多参观需求。鸦片战争博物馆还举办“福禄寿喜”吉祥印章打卡活动、“欢歌乐舞——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博物馆里探年俗”活动。来自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内地新疆中职班的学生,通过参观展览、快闪表演、手工DIY等方式,与观众一同感受博物馆里的浓浓年味。

2月13日,一对来自北京的母子把海战博物馆作为旅游的第一站,“孩子今年读初一,通过参观基本陈列,对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春节旅游很有意义。”

在东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教游客制作家族徽章。

在东莞市博物馆,“大观”特展除了含龙量“爆表”之外,也凭借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和别具一格的叙事视角,深受观众好评。

结合展陈内容,东莞市博物馆开展“莞博学堂”“探寻古代东莞”“触摸传统节日”等主题教育品牌教育活动共60场,吸引近6000人参与。市民设计家族徽章、创作专属中国扇;化身清朝洋商,品读各类外销艺术品精粹;走近村头遗址出土文物,进行有趣的模拟考古体验;在年画拓印、簸箕绘画中,了解春节的文化底蕴……

数据显示,东莞市博物馆春节期间共接待观众15583人,其中未成年人达4816人。相当高的未成年人占比,是青少年对活动的“用脚投票”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小朋友在东莞展览馆手绘扇子。

东莞展览馆则依托馆藏,推出《寻龙记——新春莞邑龙文化主题展》,围绕“福文化”“龙文化”“名贤文化”三大主题,为观众提供7项27场次新春文化活动。春节假期共接待观众达16007人次。

年前,东莞展览馆推出“福文化”主题活动,与岭南画院合作,邀请莞邑当代画人、书法家开展“画意传承”主题挥春活动,为观众送春联、拓年画;从初一开始推出“龙文化”主题活动,将文物、影像、展览装置相结合,为观众打造了一方精彩的“寻龙时空”,策划推出8场“寻龙接福”主题打卡活动和6场“拓龙•年画印制”活动。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的春节特色活动则分为四个环节:开“章”纳“福”——“幸运年轮”——“领小福卡”——“带福回家”。活动环环相扣,从大年初一持续到初八,总参与人次近1500人,吸引众多家庭参与,现场其乐融融。

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则开展了六场次甲辰贺岁新春系列活动,共吸引了13510游客参与。

市民在袁崇焕纪念园击鼓祈福。

策划龙年主题特展、挖掘龙文化底蕴,开展沉浸式文博游、经典年俗活动、各类主题活动……东莞各大博物馆在今年春节“卷”出了新花样,纷纷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体验,承包了游客的“年味”。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博物馆也在春节期间开展线上直播,利用多媒体展示为市民提供了“云观展”体验,为“在博物馆过大年”注入了新活力,也让博物馆里的独特年味在数字空间拓展。

“春节档”热潮之后

2024东莞文博如何持续“热辣滚烫”

基本陈列的持续开放、新春展览的创新策划、宣教活动的多彩举行,是东莞文博再次掀起参观热潮的原因。

另一个角度看,“文博热”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这也促使东莞创新文博服务,持续增加优质内容供给,更好满足大众的多元需求。

“春节档”结束,如何持续延续文博热潮,是值得东莞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海战博物馆外,游客排队入场。

不难看出,市民对于博物馆夜游、藏品数字化呈现、智慧化导览、多维度的博物馆体验,有着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属于东莞的文博创新仍有一片天地可为。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不妨让我们在农历新年伊始,看看东莞已经公布的文博重磅内容:

2024年是虎门销烟185周年,鸦片战争博物馆将启动仑山炮台修缮设计,对销烟池历史场景进行局部复原,助力推动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建设;将推出原创展览,配套开展“新时代明伦堂”文博讲座、“流动博物馆”活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和夜间开放活动,进一步打造“博学东莞”品牌。

东莞市博物馆则提前公布了全年的特展。该馆新春已推出《大观——18-20世纪中国外销精品特展》,展出345件文物,展现感受“中国风”所蕴含的东方智慧与艺术之美;初夏将展出《永生——千古奇迹马王堆汉墓特展》,精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20件(套)文物,展开一幅西汉初期的士族生活图卷;金秋将推出《莞藏100——文物里的故事展》,遴选东莞市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精品文物100件(套),解读馆藏文物精品背后的故事;此外该馆还将在大同市博物馆推出《流行海外的广东制造——东莞市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品展》,精选148件(套)馆藏清代广东外销艺术精品,讲述清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永生——千古奇迹马王堆汉墓特展》海报。

此外,元宵前后,东莞文博也有新动作。

正月十四,迎元宵,东莞展览馆将推出香文化主题夜间开放活动,用一缕莞香应和莞邑文脉书香,与观众“香”遇新春。

正月十五,可园博物馆还将于博物馆北门广场举办2024年可园元宵文化庙会,邀请市民与中华传统年文化和岭南民俗对话,品一场人间烟火、游一期年味庙会。

南方+记者 马新杰

资料来源 东莞博物馆联盟及各博物馆公众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