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东莞多措并举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1月20日下午4时,张先生驾车经过松山湖大道下元路路口,惊讶地发现这里一改昔日排长龙的情况,畅通无阻,在红灯前等候的车辆基本一次就能通过,“相比起之前拥堵的情况,路况大有改观!”

城市交通治理是民生工作的着力点,畅通出行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

从2020年起,东莞全面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初步构建起更加适应“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价值追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这一行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深度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推动实施各项治理工作任务,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出行需求。

经过一年的整治,东莞共计完成了103个交通拥堵节点治理,新增路外公共停车位和配建停车位6.9万个。通过“短、平、快”的微改造方式,实施完善车道设置、优化信号灯配时等措施,全市主要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畅通交通动脉

完成103个交通拥堵节点治理

截至2020年12月底,东莞汽车保有量超过340万辆,交通面临巨大考验。

“东莞汽车保有量在全省排第二、全国第十。从全市机动车密度来说,东莞面临极大的治堵压力。”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总指挥部办公室现场指挥组堵点治理小组组长张敏杰常年奔波在东莞街头,对东莞路况非常熟悉。

2020年4月1日下午,一场群策群力的会议在东莞东城同沙社区召开,来自东莞市相关部门及政协委员、村民代表、普通交通出行者和媒体代表近40人,共同探讨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的治堵思路。

作为全市的一大堵点,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东连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路以及莞深高速上屯收费站,西接环城路、八一路,是松山湖片区、东部片区进出市区的主要通道。不少东莞司机都曾在这里受过堵车之苦,特别是晚高峰期间,车辆排长龙、长时间不能通过更是常事。数据显示,高峰期该路段拥堵延时指数高达7,也就是说,平时1分钟能通过的路段,最拥堵的时候需要7分钟。

通过问计于民和集体商讨,2020年6月5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治理方案,按照“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性措施对拥堵路段进行综合治理。其中,近期改善方案(包括优化八一路—下元路路口、古一村—同沙东路路口交通组织)纳入第四批交通拥堵节点治理项目实施,中期改善方案(松山湖大道新建同沙立交左转匝道)将于2021年启动建设。

经过改造,路经这一路段的司机感受到了显著的变化。如八一路—下元路路口,通过增设小汽车专用掉头车道,优化左转掉头车道设置,以及调整信号配时,增加掉头车道运行相位。改造后,松山湖大道西行转入环城南路排队长度下降约40%,车速提升约50%。

类似的变化,发生在东莞的大街小巷。去年,东莞加快重点路段治理,推进交通整治攻坚,并不断优化提升治堵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共计完成了103个交通拥堵节点治理,提高了通行效率,畅通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动脉,得到了市民认可。

引导全民治堵

形成全链条快速治理模式

交通品质,是城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东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全市小汽车出行持续快速增长。在2020年这样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公共交通客流向小汽车转移,全市路网压力进一步增大。

2020年初,东莞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总指挥部由市长挂帅,并成立35个镇街(园区)分指挥部,组建总指挥部办公室,下设8个工作组,由市府办、交通、自然资源、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牵头,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作为品质交通行动的“大脑”,指挥部办公室通过协同作战,合力攻坚,项目落地明显加快,建设明显提速,交通治理各项攻坚工作超额完成。

如今,走进位于东莞交通大厦的总指挥办公室,全市的治堵项目进度表张贴在墙面,用不同的颜色标注进度,一目了然。其中,少数红色的标识,提醒着工作组时刻紧绷注意力,提升市民出行获得感。

大朗停车楼。

大朗停车楼。

“一区一策”效果明显。据介绍,除了松山湖中医院路段,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植物园片区均制定了交通整治方案,原来的堵点如东莞大道、蛤地、西平等路段通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在学校周边道路拥堵治理方面,通过常态化开展试点学校学生接送工作,2020春季学期学生报名乘坐接送车人数比上学期增加48%,东华、光明、翰林等学校片区交通拥堵基本解决。

停车新政全市推进。在2020年,东莞实施了停车发展和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措施,新增路外公共停车位和配建停车位6.9万个,东莞静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与莞城等13个镇街(园区)达成合作,规范停车服务,促进了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协调发展。

群策群力全民治堵。从总指挥部开通“莞人治堵”栏目、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以来,截至2020年底,共收到7501人次填报有效拥堵信息,首批50个市民反映强烈、建议较好的拥堵节点将被列入2021年交通拥堵治理节点研究对象。

治堵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参与一起攻坚。

通过紧紧围绕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目标任务,东莞正引导社会形成全民治堵、快速治堵、高效治堵的积极氛围,以堵点微改造、微创新为主要手段,逐步形成“发现拥堵—研究拥堵—治理拥堵”的全链条快速治理模式。

共建共治共享

构建城市交通治理新格局

晚上6时,夜幕降临,莞城罗沙市场门口行人川流不息。与以往对比,新建的智慧斑马线分外引人注目,有效疏导了过往行人和车辆。通过地砖颜色与人行横道信号灯同步显示,斑马线及时提醒“低头族”、老人及小孩安全通过,还能抓拍违规行为,规范文明出行。

东莞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总指挥部办公室现场指挥组堵点治理小组副组长谢宝林介绍,从便利市民的角度出发,为形成更良好的交通秩序,智慧斑马线建设前,交通部门考虑了多种治堵方式。

“经过实地调研、走访,发现周边买菜的居民中老人孩子较多,建人行天桥易造成上下不便,我们开始探索实施全市第一条智慧斑马线的落地。”谢宝林说,这一新举措投入使用后,周边居民过马路更方便了,车辆排长龙的情况也得到改善。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数据显示,东莞汽车保有量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而城市道路建设速度以前则为2%—3%,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路网建设规模趋于饱和,增速日渐放缓。

街头文明劝导。

街头文明劝导。

“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停车设施发展滞后,慢行系统缺失,市民公交出行意识有待提高,绿色出行理念有待树立……多种诱因作用下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绝非一日之功能够得到根治。”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陈尚荣认为,全市交通综合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系统性、综合性、持续性进行治理。

东莞如何实现破局?陈尚荣说,接下来,全市将结合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进一步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

在交通拥堵节点治理上,2021年计划开展第六批、第七批交通拥堵节点治理,继续通过“短平快”的微改造方式,整治50个以上交通拥堵节点。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一区一策”片区拥堵治理工作,将对群众反映较大的黄旗公园、外国语学校、莞城中英文学校等片区进行研究治理。

为了加大轨道交通与道路基础设施供给,东莞将重点加快佛莞城际东莞段、深茂铁路东莞段、赣深客专东莞段及轨道1号线建设,推进莞番高速二三期、环莞三期、桑茶快速路及东延线、莞太路品质提升等重要道路建设,加快莞深高速扩建工程、常虎高速扩建工程、常虎高速延长线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动工建设。

公交专用道。

公交专用道。

今年,东莞将持续优化城区片区公交线网,完成中心城区首期62.5公里公交专用道建设,并投入启用,推动东莞大道品质提升等慢行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让市民绿色出行。

此外,东莞将发挥静态交通对动态交通的调节作用,落实停车差别化收费,加快统筹路内停车资源,推进停车立法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宣传,建立健全长效治堵机制,鼓励市民为治堵工作建言献策,形成群策群力精准治堵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文明意识。

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通过多措并举,东莞正加速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交通治理格局。

【撰文】欧雅琴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