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长岐竹构景观落成,三水芦苞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11月21日下午,“竹梦长岐”2019芦苞竹构景观落成暨华南理工大学、芦苞镇政府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在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长岐古村举行。历时5个月设计建筑的芦苞长岐村竹构景观正式落成,构筑物与乡村风光相结合,长岐古村焕发现代的生命力。接下来,芦苞镇与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双方将以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开展合作,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框架,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建设芦苞竹构景观、引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实践基地是芦苞镇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大创举。芦苞镇借智借脑,联盟高校资源,融合传统手工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传承非遗竹编文化,盘活竹编资源,美化乡村景观,使古村焕发新光彩新活力,通过共建实践基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芦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历时5个月设计建筑的芦苞长岐村竹构景观正式落成。

借智高校

古村焕发新光彩

当天下午15时许,历时5个月设计建筑的芦苞长岐村竹构景观正式落成,明媚的阳光透过竹构景观映射在篮球场上,竹廊竹伞下一片清凉,不少长岐村的村民在观光台上闲坐、纳凉。

据悉,本次竹构景观建造以“竹梦长岐”为题,对长岐村村口篮球场进行一系列的改造。早在今年6月初,芦苞镇便组织了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博士张文豪为领队的大学生团队深入芦苞长岐古村开展田野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华工学子一方面为长岐村历经600多年仍风姿绰约而感叹称赞,一方面也了解到长岐村村口篮球场观众席因不具备遮阳功能等未能满足村民及周边温泉度假村游客的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回校之后我们便和指导老师钟冠球展开讨论,为长岐古村设计了诸多方案。”张文豪表示,村民对村口篮球场的需求深深触动他们。结合芦苞镇的非遗竹编文化,他们最终选择了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为篮球场建造竹廊及竹伞,同时辅以涂料和饰品进行提升改造。

利用暑期和周末的课余时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与长岐村当地工人居民通力合作,将设计图纸上的设想一步步变成现实。至此,长岐古村篮球场的升级改造已顺利完成,两排全新的休闲竹廊竹伞以及熠熠生辉的灯光设计,已然成为长岐古村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也将促进古村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

两排全新的休闲竹廊竹伞已成为长岐古村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很好看也很实用,现在去村口篮球场打球看球的人越来越多了。”长岐村村民卢先生表示,长岐古村通过活化升级,周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原居民生活在古村,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环境和产业都有一定的提升和促进作用。这次华工学子设计的竹构景观也给长岐古村带来新的气象,焕发全新魅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钟冠球表示,希望通过竹廊建筑营造活动等系列活动,以竹为材料结合长岐古村文化,打造具有芦苞竹文化的文创产品,政校合作打造芦苞的IP形象,助力乡村振兴。“我希望我们把非遗传承下去,并与现代的设计结合,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一种产品的效果。”钟冠球说。

芦苞竹构景观是长岐古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创新。据了解,芦苞历来就有深厚的竹编文化传统,竹编技艺入选佛山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长岐竹构景观是对芦苞竹编传统进行新传承、新改造,以竹作为基础材质,对篮球场及周边进行艺术改造,构造出独特的美学景观,大幅度提升古村核心公共空间观感与实用性,使得乡村更有古味、乡愁更有新味。

芦苞镇委副书记谢庆星表示,长岐竹构景观的落成是政校双方合作先行先试的圆满结果,以传统竹编技艺结合现代建筑艺术盘活乡村资源,旨在促进芦苞镇的产业与环境双提升,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寻找探索代表未来生活方式的建筑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持续、完美的契合点,推动芦苞千年古镇的全新发展。

共建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当日,落成仪式现场还举行了芦苞镇人民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的签约揭牌仪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司聚民、芦苞镇党委书记杨军等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双方将以实践基地开展合作,联结高校智力优势与乡村资源优势,搭建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发挥良好的文化“传、帮、教”作用,有力推动古村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据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芦苞镇委、镇政府在全区“三片联动,百村共建”的总纲引领下,变旧建筑为活资源,变古文化为新优势,互动融入中部古村落群片区。依托芦苞涌的纽带作用,从北江到九曲河,自西向东,形成了胥江祖庙、芦苞水闸及旧墟街为主的“湾区古埠、再现辉煌”西部片区,以独树岗村、休闲片区为主的“千年古韵、孝善新风”的中部片区,以长岐村、芦苞温泉”为主““长寿风情、相守和合”的东部片区的“三片一带”战略,探索出了独特的乡村振兴“芦苞路径”,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华南理工大学、芦苞镇政府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长岐古村是芦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三片一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芦苞镇委镇政府通过古村活化、乡村振兴、引进民宿项目等系列工程积极推动长岐古村的建设发展。自文笔顶俯瞰长岐村的百来间古屋,只见碧瓦飞甍,雕梁画栋,镬耳耸立,石道蜿蜒。拾阶而下穿过古巷,一池水塘映入眼帘……这幅“看得得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画卷便是三水芦苞镇长岐古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司聚民表示,政校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只是一个开始,竹构景观的落成更是一个起点,接下来将与芦苞镇政府、与当地村民一起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发挥华工的智力和专业优势,发挥华工学子的智慧和知识,发挥良好的文化“传、帮、教”作用,有力推动古村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为乡村振兴投入一股积极的力量,共同为芦苞镇乃至三水区的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很荣幸参与到竹构景观的设计和建筑中,未来我还将继续关注芦苞的发展,为芦苞的乡村振兴工作奉献力量。”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李奕川表示,田野调研、设计方案、学习竹编技艺、参赛竞选、施工建设……每一个参与到芦苞竹构景观建设的经历他仍记忆犹新,依托学校与芦苞镇共建的实践基地,今后他将继续为芦苞的乡村振兴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记者了解到,早在此前,芦苞镇与华南理工大学还共同举办了“竹梦长岐”2019岭南竹构竹艺创新大赛,26名大学生分为13组,向芦苞的竹编工匠请教学习竹编手艺,结合自己所学的建筑学理论知识,制作出全新的竹编作品。大学生活力创新的想法与芦苞千年古镇的历史底蕴碰撞,为长岐古村及芦苞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团队到场,该团队借助已芦苞镇已建成的民宿样板间打造了太阳能绿色生活馆——长岐的绿色小屋。“长岐的绿色小屋”也成为长岐古村的新IP,吸引了不少村民和游客到场观赏,为古村注入全新的活力与光彩。

据介绍,绿色生活馆是建筑师在尊重传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策略的基础上,运用建筑设计、现代科技等手段,解决其存在的采光不佳等问题,同时提升能源效率,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让居住生活更加舒适、多姿多彩。

华工学子设计的竹构景观给长岐古村带来新气象。

芦苞镇与华南理工大学的深度合作,让大学生活力创新的想法与芦苞千年古镇的历史底蕴碰撞,让非遗文化走出深闺,扎根在村民生活里,让环保绿色的新理念深入古村,展示在游客面前,打造出独特的芦苞文化名片,推动文化产业与环境双提升,形成芦苞文旅发展的全新路径。

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芦苞秉持着“产学研”结合的思路,推动片区的发展保持着较高的层次,引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实践基地是芦苞乡村振兴的重大创举。接下来将以引进实践基地为突破点,以教育盘活乡村资源,以文化提升古村气质的崭新思路,继续加大乡村振兴推动力度,强化“引智、引流”措施,推动古村的转型发展,再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撰文】李周秦 王伯乐 欧阳迪勇

【摄影】李周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