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佛山三水这座祠堂何以吸引众多央媒目光?


8月23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央媒记者走入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陈氏大宗祠,聚焦佛山文化工作的新成果和新面貌,深入了解三水“祠堂+文化”创建工作,报道佛山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工作特色与亮点。

在古祠堂体验基层文化新活力

“陈氏大宗祠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三水祠堂当之无愧的扛鼎者,也是‘祠堂+文化’的发源地。”随着守祠人陈达荣的介绍,采访团成员走入陈氏大宗祠。祠堂里,70多名青少年正在参加该祠堂举办的第九期暑期公益文化培训班,在过去的20天里,他们在这里学习了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国画、素描、诗词朗诵等课程。

陈氏大宗祠举办的第九期暑期公益文化培训班。张秀蓝 摄

陈氏大宗祠举办的第九期暑期公益文化培训班。张秀蓝 摄

从祠堂前的54块旗杆石,到镇祠三宝——牌匾墨宝、接旨亭、《陈氏宗谱》,从萃庆堂到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十三个协会活动载体等,走过古色古香的四进式祠堂,现场书声琅琅、翰墨飘香,采风团感受到了“祠堂+文化”创建工作带来的新活力。

陈达荣介绍,陈氏大宗祠建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六次大修,2008年底,陈氏族人筹集资金重建陈氏大宗祠,2013年重光。重建后的陈氏大宗祠修旧如旧,占地10亩,面积居三水祠堂之冠。

“过去的祠堂有三大功能,治理、教育、传承,成为探索‘祠堂+文化’重要基础。”陈达荣说,因应祠堂特色,陈氏大宗祠建设了宗祠文化馆、家风家训馆、名人馆等场室,在萃庆堂的基础上持培育了包括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曲艺协会等13个文体协会,变身为面向社会开放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以“祠堂+文化”的形式将传统的祠堂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陈氏大宗祠每年服务周边村民、外来务工人员超10万人次,破解了农村公益文体事业资源不足的难题,为基层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又一个途径。

守祠人陈达荣向央媒采访团介绍陈氏族谱。张秀蓝 摄

守祠人陈达荣向央媒采访团介绍陈氏族谱。张秀蓝 摄

向全国展示佛山文化工作的新成果和新面貌

三水祠堂众多,保存完好的有近200座。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近年来三水启动了“祠堂+文化”——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文化创建工作,并在2019年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陈氏大宗祠的经验,打造30个“祠堂+文化”示范点。

70多名青少年正在参加陈氏大宗祠文化活动。张秀蓝 摄

70多名青少年正在参加陈氏大宗祠文化活动。张秀蓝 摄

三水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30个示范点按照“1+4+N”创建标准进行建设,通过硬件的升级改造,使之功能活化拓展,承载村史馆、乡村图书馆、文体活动场馆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同时,通过开展三水区“祠堂+文化”示范点创建之文化服务下基层系列活动,以展览、讲座、阅读营、民俗文化活动等形式丰富活跃村居一线基层群众文体生活。

目前,30个示范点已逐渐成为文化集散阵地、新时代文化传播阵地、基层善治阵地,进而促进“文化聚民”、文化悦民”“文化惠民”。

武术爱好者在陈氏大宗祠活动广场打太极。张秀蓝 摄

武术爱好者在陈氏大宗祠活动广场打太极。张秀蓝 摄

“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也看过很多祠堂,与其他地方祠堂主要开展宗族活动不同,这里将祠堂与公共文化紧密结合,并向普通公众免费开放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是很好的实践。”人民日报记者郑海鸥认为,三水“祠堂+文化”基层文化创建工作是对政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好经验、好点子、好做法,如果将之在全国推广,将推动我国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质的提升。

活动负责人介绍,央媒采访团此前已到禅城区亚洲艺术公园“广场武”、南庄紫南村、岭南天地、逢简水乡、南海桂城四点读书邻里图书馆、大良凤城美食之都美食文化交流中心及美食集聚区等全市13个采访点采访,陈氏大宗祠是最后一个采访点,通过深入走访佛山五区,聚焦佛山文化工作的新成果和新面貌,报道佛山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工作情况,总结萃取佛山破解制约文广旅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张秀蓝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