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广州新闻 > 正文

打造万里碧道“广州样板” ,广州已建试点碧道113公里


古色古香的石桥、栏杆在一湾清水的簇拥下,更见雅致。两岸绿树环绕,簕杜鹃开得正炽。村民和游客三三两两在涌边散步和聊天,偶尔有几只鸟在水上掠过,引起大家的一片欢声。

不久前,位于珠江新城的猎德村河段碧道焕然一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蕉门河、东山湖、车陂涌、海珠湿地、流溪河等省、市级试点碧道113公里。其中,海珠湿地碧道、增江碧道、南沙蕉门河碧道被水利部作为“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

以“广州碧道:理想水生活”为总体理念,广州市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坚持“五个注重”,奋力打造万里碧道“广州样板”,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岭南水乡景象,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坚实支撑。

高目标:五年建设1506公里碧道

碧水清流、鱼翔浅底,夏日的东山湖美如画。随着广州市的户外场所和公园逐步开放,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到东山湖散步,驻足赏花。

高水平规划建设广东万里碧水清流的“碧道”,形成“绿道”和“碧道”交相呼应的生态廊道,是省委提出的一项任务。早在2019年初,广州市政府已将“推动落实省‘万里碧道’工程”写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为绘就“千里长卷,最美广州”的蓝图,今年3月出台的《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落实了碧道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任务、资金渠道等,为广州未来五年碧道建设提供了具体遵循,提出了建设1506公里碧道的目标。

作为省会城市,广州提出了打造万里碧道“广州样板”的目标。为此,广州提出了“五个注重”,即注重高位推动,加强统筹谋划;注重规划引领,提高设计品位;注重因地制宜,优化空间布局;注重以人为本,力求便民实用;注重系统治理,提升综合效益。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万里碧道建设系列要求,把碧道建设列为重要工作,制定出台《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 年)》,细化实化碧道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原则、责任主体、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绘好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千里碧道建设广州已先行一步,全市已建成蕉门河、东山湖、车陂涌、海珠湿地、流溪河等省、市级试点碧道113公里。一段段靓丽碧道初现,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广州将着力推进流溪河碧道、阅江路碧道、临江大道碧道、生物岛碧道、二沙岛碧道、沙面碧道6条碧道示范段的建设,为碧道建设提供示范实例。

高标准:成立全市层面碧道建设技术咨询联盟

有了绿道建设的经验,广州在碧道建设上注重规划引领,提高设计品位。坚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坚持规划先行,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碧道规划设计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对碧道建设的引导调控作用,擦亮“广州碧道”品牌。

为绘就“千里碧道,最美广州”的蓝图,广州引入高水平团队、坚持高起点规划、推动高标准设计。整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团队,广州成立了全市层面碧道建设技术咨询联盟,创新提出“水清岸绿、广府生活、三道一带、缝合城市、新旧共生、赏粤四季、绣花功夫、永续利用、经济适用、共同缔造”的“广州碧道十条”实施准则。

同时,编制《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和各区碧道建设规划,围绕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江河安澜的行洪通道、诗情画意的休闲绿道、浓郁乡愁的文化驿道和生态活力的滨水经济带”总体目标,提出“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基本建成”的分阶段建设任务,着力构建溪-涌-河-江-海多层次碧道网络体系。

为推动高标准设计,吸取多方智慧,广州还开展了“碧道大师做”“碧道创客做”,寻找碧道“灵魂”设计师,结合都市型、城镇型、乡野型、自然生态型四种碧道类型,按照“一碧道一策”原则编制各碧道设计方案,开展“一区一特”“一区一示范”碧道试点工程,营造“宜居生活圈、水岸公园带、碧道风景画、河湖生命体”的“碧道羊城四境”,彰显广州依山、沿江、滨海特色风貌。

如阅江路试点碧道邀请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贝建中先生、艾奕康公司吴琨先生等开展景观栈桥、碧道驿站等公共设施设计,通过大师参与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设计作品,提高碧道建设品质品位。

优空间:以珠江为主廊道打造三大片区

流溪河环湖碧道融合流溪河两岸的地形、地貌、水文、交通等环境资源,将附近的景观广场、休闲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串联起来,创造出独具温泉特色的路径游线。

作为超大城市,广州水系发达,珠江穿城而过。碧道建设注重因地制宜,优化空间布局。主动衔接省域碧道布局,依托广州北树南网水系格局和北部、中部、南部不同自然禀赋,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点线面结合,打造“一条主脉、两条支线、三大片区、多个节点”的广州特色千里碧道格局。

以珠江为主脉,塑造西航道、前、后航道、黄埔航道、虎门水道生态脉络,重点打造30公里南粤“最珠江碧道”,构建广州碧道主廊道。

以流溪河、增江为两大支线,逐步恢复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重塑河湖岸线和生态驳岸,彰显乡野风情、田园生活,支撑广州生态格局。

以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为三大片区,塑造三大碧道生活圈,其中北部山水型碧道计划建设576公里,突出山水园林特色,融合周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打造回味乡愁记忆的最家乡碧道;中部现代都市碧道计划建设550公里,突出现代化特色,荟萃中心城区风光名胜、人文景观,打造最都市的先锋水岸;南部水乡型碧道计划建设380公里,突出广府水乡、滨海风情,恢复城市水系“弹性”,打造最生态的感潮河网。

此外,以水系为纽带,碧道将串联重要生态、景观节点,形成覆盖全市的碧道网络,充分展现广州山、水、城、田、海自然风光,充分展现广州特有生态魅力。

最实用:碧道最大化贴合群众需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广州高标准建设碧道,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让群众从碧道建设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非常注重以人为本,力求便民实用。

入夏,不少市民选择在临江大道夜跑。这里是被称为“最艺术”的是临江大道碧道示范段。项目位于天河区,建设长度4.2公里,在高品质滨江绿地内打造了广州市第一条面向市民开放的碧道缓跑径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新选择,深受群众欢迎。

为最大化贴合群众需求,广州在规划碧道的适合就同步打造碧道沿线滨水活动空间,结合实际建设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活动场所,营造观水、亲水、玩水体验空间,建设串山连水路径,打造适老适幼、有游有憩的休闲碧道,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为最大化契合生态安全,碧道建设始终把生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全力确保防洪排涝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群众活动安全。猎德涌下游段河道堤岸的升级改造,是在原有河宽基础上,局部降低堤岸高程。而作为亲水平台,加大了河道的过流能力,配合涌口水闸及下游分洪道,有效降低河涌水位,保证河涌排涝通畅,特别是下游珠江新城区域的排涝安全。

坚决“不人为生硬裁弯取直”,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广州碧道建设还提出了最大化整合现有资源,在全市现有735公里滨水绿道驿道基础上,推进碧道、绿道、古驿道、慢行道互联互通、成网成片,大大节约了碧道建设成本。如二沙岛碧道示范段项目,就通过已建的东山湖公园碧道与拟建的新河浦涌、东濠涌碧道连通,盘活了老城区公共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

提效益:统筹山水林田湖海草系统治理

猎德村是广州市天河区街属下的行政村,位于珠江新城南部,南临珠江。猎德涌从村中流过,将村庄分为东、西村,一河两岸景色秀美。

结合深厚的猎德村原有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猎德涌碧道以青石板路、廊桥、堤岸文化栏杆、景观花池、猎德龙舟、猎德鼓等龙舟文化元素,形成了“猎德八韵”8个标志性景点,包括表现昔日猎德村龙舟庆典场面的“碧波争渡”;以猎德村千年古树为载体,营造滨水树影氛围的“榕影画堤”;猎德村复建祠堂为载体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古祠醉影”……

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海草系统治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格局,释放综合效益,广州正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碧道建设“广州样板”。而猎德涌碧道正是广州注重系统治理,提升综合效益理念的体现。

碧道建设首先要彰显生态价值,要建设成“水生态环境治理的升级版”,巩固治污、治水、治违成果,全面消除流域内黑臭水体,治理涉水违建,开展生态补水,保障生态基流,推进绿化美化,构建河流生态廊道,重点打造从化北部森林公园群、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海珠湖及海珠湿地等生态价值片区,焕发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无穷魅力。

同时,做大经济价值。将碧道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整合低效用地、修复水生态、塑造滨水休憩带等构建碧道空间,倒逼沿线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

最后,一条高标准的碧道还要深挖文化价值。正如“猎德八韵”彰显岭南特色宗祠文化水乡,碧道建设要深入挖掘碧道沿线广府文化、水利文化、海丝文化、红色游线、治水轶事,串联沿线历史文化节点,营造广府特色水岸生活场景和主题节点,还原、重塑、彰显广州二千多年与水共存、临水而居、因水兴市的城市水乡风貌。

【记者】冯艳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