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许腾徽:瞄准细分市场需求打赢品质攻坚战|品质笔记⑦


文 | 许腾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过去两个月,我有幸参加了佛山市工商联、南方日报社共同发起的“育新机 开新局: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2020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系列调研活动,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以及10余名佛山企业家代表一同走进东莞、深圳、广州、无锡、苏州、宁波等地的10余家企业学习取经。期间,我们观生产、聊技术、话发展,行程紧凑而充实。

本次活动的主题聚焦“品质革命”。以日丰管为例,过去我们谈产品品质,更多聚焦于产品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了“日丰管管用50年”的口号,这就是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自我要求。

经过10天的调研走访,我对“品质”一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企业追求品质,不能仅仅停留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层面。随着消费升级步伐加快,高品质的产品应能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今年,我连续参加了品质革命珠三角调研与长三角调研。作为唯一两次参与调研的佛山企业家代表,我受益匪浅。

同一家公司,不同人看的角度不同。我观察企业,主要聚焦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能力两大维度,希望从他人的探索历程中获得启发。事实上,这一路上参观的企业确有不少值得学习。

其中,宁波的公牛集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家企业以插座业务起家,然后产品线逐步延伸至墙壁开关、LED照明与数码配件领域。公牛依照从“核心业务”向相邻或相近产业链延伸的方式,将产品一步一步向更丰富更多样的方向拓展。这使得该公司在保持主要业务稳定上升的同时,具备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同样位于宁波的方太集团也如此。创立之初,企业便提出在一众进口品牌中打造中国第一个高端厨电品牌。以此为战略引领,方太围绕“厨房”做文章,推出抽油烟机、灶具、消毒柜、蒸箱、烤箱、水槽洗碗机等产品,颇受大众喜爱。这两家企业的战略很有借鉴意义。他们均是基于品牌定位,不断延伸产品线,而且在延伸过程中寻找新的切入点,例如拓展渠道等。走访方太集团。

走访方太集团。

另一家让我印象深刻的企业是江苏双良集团。它是从生产溴冷机起家,而后发展成为一家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为核心,集清洁能源集中供热产业、水环境治理产业、碳基生物有机肥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于一体的公司。

该公司的发展战略始终紧贴国家大政方针,尤其是做足环保大文章,从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抢占先机,最终形成超百亿的规模。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企业对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发展的谋划布局,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除了战略思考,组织能力也是我的关注焦点。从理论上来讲,企业明确了战略方向就相当于明确了路径。能否将战略快速落地到位,考验的是企业组织能力。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企业的战略再清晰,也无法落地。

方太的组织能力很强,它的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很高,而且还多次获评为“最佳雇主”,这很能说明问题。

此行周其仁老师反复强调一句话,“学习要以我为主。走访企业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这家企业如何,而是这家企业的发展经历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思想撞击,哪些经验可以为我所用”。对于我而言,日丰发展到当前阶段,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两点,这关乎企业未来的走向。经过此次调研,我在企业战略思考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接下来,我将进一步探索除管道产品外的第二增长曲线,开拓新的战略机遇。

“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这是此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科技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成立24年来,日丰集团一直践行这一理念,把所有资源投入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这也是我们今天能成为业内领军品牌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品质革命长三角调研中参观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把创新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大量付诸实践。

企业的创新故事虽然各不相同,但其路径总结起来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围绕用户体验进行创新。在此方面,尚品宅配的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尚品宅配怀揣着让家居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在客户端钻研得很深,将客户需求分得很细,然后不断用技术创新满足用户日益丰富的需求。

例如,尚品宅配推出的全屋定制,能实现家装主辅材、装配式背景墙、全屋定制家具及配套家居产品、电器等家居全品类的一站式配齐,让客户能“拎包入住”。要打通众多品牌,又要实现为客户的全面服务,没有技术创新赋能是不可能做到的。围绕用户端需求进行创新,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创新方式。

另一种创新路径则是加强科技研发,不断向产业链上游迈进,把攻克“卡脖子”技术放在创新驱动的突破方向,以此筑牢企业“护城河”。

在此方面,江苏的亨通集团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这家以光纤通信业务起家的企业,通过持续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自主研发出光纤通信产业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产品光纤预制棒。

走访亨通光电。

走访亨通光电。

在座谈中,亨通集团副总裁吴如其说,所谓创新是时代发展要求,对企业而言创新的重要性已经到了非创新不可。他还提到,创新强,要强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上,要强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上,要强在系统解决方案集成能力上。

这一观点让人感触颇深,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升级的当下,中国企业更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来跨越壁垒。

无论是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还是向产业链上游迈进,都是日丰正在走且将不断坚持的道路。近两年,我们研发推出了抗菌管,通过在管道表面增加特殊涂层,达到99.9%的高抗菌率。

今年,我们又步入智能管网市场,通过在市政设施上安装传感器,实现智能化运营管理。从管材制造商到智慧管网服务商,日丰以科技赋能加快自我变革和品牌焕新,其核心目标正是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不仅如此,未来我们将着力从“引领行业”升级为“引领消费者”,让企业取得新的建树。

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企业。

此次调研的企业,大部分创始人并非高学历或是精通技术,其成功关键在于识人、用人。

我觉得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能识别、招揽一批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这是基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人善于营销,有人善于技术研发。企业管理者不可能事事精通、面面俱到,因此必须要找到比自己厉害的人才,推动企业迈上新台阶。

其次,企业管理者要能把各路优秀人才“串”起来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让人才安心留在企业,发挥其百分之百的才能,不断形成正反馈。

所谓正反馈,就是指公司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员工的自我激励,并不断促进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契合。同时,将员工的个性化动机整合到平台中,形成协同作用,并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力量,使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我认为,要做到这点很难,很考验企业家的管理能力。

此行,周其仁老师多次提到“企业家对人才的感召力”,即企业家自己不一定要精通技术,但是要具备招揽人才的能力。就像双良集团的创始人缪总,每次拓展一个新的市场,必定要邀请到行业内排名前三的专家加入。

图为日丰集团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图为日丰集团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我认为,企业家对人才的感召力,源于企业家的格局。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与判断,另一方面是企业家对人才的接受度与包容力。这是一门学问,需要长期修炼。

对于日丰而言,未来我们也将不断吸纳优秀人才为企业的组织发展赋能,给予年轻管理者更大机会与平台,同时也不断包容试错,让企业焕发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作者系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来源】南方日报

【摄影】林东云(除特别署名外)

相关>>>

刘必胜:以用户为中心,做服装界的“公牛”

张柏成:凭“同心圆”多元化练就“精深”功夫

李忠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勇攀“品质高峰”

梁锡强:传统制造业应走创新路线、做高端产品

萧礼标:追求制造业胜利,打造科学管理体系

卢宇聪:把握数字化趋势,坚定创新发展道路

点击进入专题>>>

品质革命与市场突围——2020年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调研系列报道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