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文化强市·大家谈①|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立足本地历史特色,擦亮东莞文化名片


编者按:

今年以来,东莞建设文化强市动作频频:高品质文艺演出人才专场、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音乐会、篮球城市文化节、生态露营节……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名城”再到“品质文化之都”,东莞阔步走在建设文化强市的道路上。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应该怎样探索符合本土实际、历史特色和发展需求的文化强市建设路径?为此记者采访文化领域专家学者,从即日起推出“文化强市·大家谈”系列报道,系统梳理东莞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建言未来东莞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畅想文化强市新图景。

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认为,东莞建设文化强市是有积淀的,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名城,还有品质文化之都,再到现在站在“双万”新起点打造文化强市,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对城市发展的见证。东莞在文化上,尤其是精神文明这一方面,要有与经济高速发展相匹配的构建。所以,站在更高层次上去思考如何建设文化强市是十分必要的。

立足本地地域和历史特色

文化发展并非空中楼阁,“文化积淀”和“文化交流”对东莞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深远。东莞正是立足于深厚历史和地域特色,抓住了发展机遇,突出自身优势,才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大潮中突出重围。

李炳球认为,各个城市有不同的“性格”。相对于深圳来说,东莞的发展有共性,东莞的“气质”大不同。

东莞和深圳都是湾区城市,都处于广府文化区域,大家的文化同根同源,但东莞独特的“气质”和“性格”来自它独特的发展历史。

从历史角度来说,东莞是一座移民的城市。从南北朝时期到宋元时期,再到清朝,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塑造了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近现代东莞。文化上,东莞以广府文化为主,清初的移民带来了客家文化传统,随后,因鸦片战争而开始的向外移民的潮流又延展了东莞文化的宽度。今日,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来自历史积淀,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流淌在东莞从古到今发展的脉络里。

改革开放的文化是今日东莞精气神的重要来源。李炳球指出,同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东莞与深圳的战略定位不同。东莞从穰穰满家的农业县,到厂房连绵的工业城市,正是把握机遇、紧跟政策、找准优势区间、走合适自己的路的结果。所以,锚定今日东莞精气神的“根”,弘扬东莞文化,应该立足本地地域和历史的特色。

扎根群众基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东莞文化的传承、创新跟传播,不是无根之木。”李炳球说,“比如宣传篮球城市,须要有根基和群众基础,篮球本就是各街镇的群众性运动,我们才能从中提炼出篮球文化,创新与传播才有群众基础。”

李炳球还以玩具产业为例,强调了东莞玩具制造业为现今势头正猛的潮玩IP产业打下的深厚基础。他总结道,建设文化强市,要充分对东莞这个城市和它的历史进行深一步的探讨、挖掘和整理。找到适合弘扬的文化,结合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影响的一些元素,并根据自身优势去传承和传播。

文化产业发展既有经济内在发展的促进因素,也有政府引导推动的因素。李炳球认为,政府部门先要给予产业发挥能动性的空间,再有计划地给予引导。“就像放水养鱼,在养鱼的基础上看看有什么好收成,再去为产业把脉,请专家来帮助指导,把握好时间节点,去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立足党史工作,为文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党史部门工作者,李炳球深感增强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介绍,党史研究室主要是对革命战争时期的史料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改革开放文化是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研究室计划就东莞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并将系统研究成果进行出版,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记忆。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农业省的东莞在农业生产、植树造林和水利建设方面达到的成就不仅闻名全国,还为改革开放打下了良好基础。从东莞运河到六大水库,尤其是松山湖的“前身”松木山水库区,山水林田均是宝贵的历史财富。

站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正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为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李炳球表示,东莞“海纳百川 厚德务实”的精神内核、“四张名片”和“七大文化”,都有其历史根基。

李炳球特别指出,要擦亮“近代史开篇地”这张名片,扩大东莞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从虎门销烟到东江纵队,人民群众耳熟能详,这些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标志都是东莞文化形象、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习记者】谢麦诗

【记者】吴擒虎 龚名扬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