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东莞市文化馆七次搬迁五次易名,“初心从未改变”


民众教育馆、东莞县文化馆、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群众艺术馆……在东莞,你记忆中的文化馆是什么名字?文化馆,是一代又一代人年少时对于文化的最早认知,是一座城市文化发展最直观的缩影之一。

“东莞需要一个群众艺术馆还是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更注重于艺术,文化馆应该更注重传播东莞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同时提升东莞市民的文化素养,所以文化馆对东莞来说更加合适。”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东莞市侨联书记、东莞市文化馆原馆长梁燕玲说。

从1953年至今,东莞市文化馆七次搬迁、五次易名,从最早由莞城西正街罗氏宗祠改建而成,到如今建成2.8万平方米的大体量、现代化的文化馆,从大小到外观几乎“焕然一新”的东莞市文化馆,一直在时代浪潮里奋进前行。

回顾70年风雨兼程的变与不变,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直言:“为群众文化发展奋斗的初心从未改变。”

从零开始

东莞群文艺术门类逐步完善

“当时,一台11座的面包车就能‘装’下全馆人。”回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东莞市文化馆工作时的情景时,东莞市文化馆原副馆长刘影说道。彼时,东莞市文化馆叫做东莞市群众艺术馆。

“来到东莞市群众艺术馆是个巧合。”刘影是从景德镇市歌舞团调到东莞市群众艺术馆的。当时,她来东莞游玩,碰巧群艺馆舞蹈课的老师来不了,便找了她去代班上课。之后,30多岁的刘影开始考虑从舞蹈演员转向群文工作时,东莞市群众艺术馆向她抛出了绣球。

在刘影来之前,文化馆已经在东莞走过从无到有的40年。

1953年,东莞县政府将莞城西正街罗氏宗祠(今迎恩楼旁)改建,成立了东莞县文化馆,馆内设图书室、文艺组、宣教组,因县政府未设文化科,文化馆由宣传部直接领导,负责县域内所有的文化艺术工作。彼时,东莞群众文化生活亟待丰富,帮助各乡建立农村俱乐部、夜校,开展群众文娱活动,便成了东莞县文化馆的首要任务。

众人拾柴火焰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东莞县共有农村俱乐部353个、城镇俱乐部122个,开展读书、阅报、看戏、电影、展览等文化活动。1981年,东莞县文化馆被评为惠阳地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1973年3月25日,东莞县文化馆发表《东莞文艺》第一期。

1973年3月25日,东莞县文化馆发表《东莞文艺》第一期。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1985年东莞县升级为县级市,东莞县文化馆更名为东莞市文化馆。1988年,东莞从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市文化馆又更名为东莞市群众艺术馆,迁至莞城向阳路2号文化服务大楼,面积约300平方米,设立办公室、音乐舞蹈部、文艺编辑部和美术摄影部。群艺馆职能基本成形,策划举办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各类培训班和展览,组织东莞独唱大赛、交谊舞大赛、少儿艺术花会等全市性大型赛事,并承接起全市各大主题文艺晚会。

20世纪90年代,东莞群文艺术门类逐步完善,活动不断丰富。同时,文艺精品频频出现。东莞市群众艺术馆带领明德醒狮团,在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上,凭借舞蹈《醒狮踩高桩》,荣获当时全国社会文化艺术领域大奖。至今,明德醒狮团仍是东莞非遗文化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1986年左右,试办东莞轻音乐团。

1986年左右,试办东莞轻音乐团。

三大跃升

文化馆为东莞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东莞市文化惠民千场演出确确实实让最基层的、村一级的老百姓欣赏到具有一定水平的演出,我觉得为向市民普及艺术作了很大的贡献。”至今,刘影还记得东莞市文化惠民千场演出的场景,村民人山人海,脸上洋溢着笑容。

东莞市文化惠民千场演出是东莞市2012年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的内容之一。在那几年,东莞市文化馆的三大跃升为东莞文化建设发展奠定基础。

迈入21世纪,东莞文化建设改革力度加大,先后提出“文化新城”和“文化名城”两个十年文化战略。2013年,东莞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广东省第一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三大跃升便发生在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名城”阶段之间。

一是规格提升,2004年11月,东莞市群众艺术馆更名为东莞群众艺术馆,2005年迁至石竹路9号,面积扩大到5000平方米;2012年,东莞群众艺术馆又更名为东莞市文化馆。

二是高级专业人才提升。东莞市文化馆面向全国招聘高级专业人才,招聘范围之广、人才之多、要求之高、选拔考察之严,在文化馆来说前所未有。程力耘、何超群、方舟、孙晋南都是这个阶段引进的人才。他们的引进大大充实文化馆的人才队伍,群文精品不断涌现。

三是服务理念提升。东莞市文化馆调研考察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发展模式,拓宽企业办文化、社会办文化的途径,举办了东莞市公益性文化活动推介活动,成立东莞文化发展促进会;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东莞市文化惠民千场演出、百场培训进基层活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非遗传承保护等工作,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烈。刘影提及:“在东莞市文化惠民千场演出开展后,有更多的专业团队加入其中,让群众的参与度和好评度都提高了。”

开荒辟地、干事创业,70年里,东莞市文化馆以丰富多彩的群文精品活动,滋养东莞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东莞文化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文化服务的形式在变,为群众服务的初心不会改变。

2007年,“和谐东莞欢乐年”首届电视春晚举办。

2007年,“和谐东莞欢乐年”首届电视春晚举办。

薪火相传

文化馆点燃群文工作者热情

在东莞群文人的眼里,文化馆是家一般的存在。

回忆起在文化馆工作的30年,刘影还记得《醒狮踩高桩》的排练过程。当时,她和同事每天晚上8点多带着一群练武术的中学生排练,带着他们一次次改进舞蹈中的轻重缓急,练习情感表达,每天排练到晚上11点多,回到家已经12点了,“坚持了几个月时间排练,最后才拿到这个成绩。”最终,《醒狮踩高桩》大获成功,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元宵联欢晚会,前往国内外城市演出。

刘影说道:“我们对东莞市文化馆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有委屈、有艰辛,也有喜悦。一路走来,我觉得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就够了。对任何事情都一样,认真、努力、拼搏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将来的年轻人会比我们做得更好,东莞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其实群众文化更多的是做人的工作,没有奉献精神是一定做不好的,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培养。”曾任东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的何环珠,是现在东莞群文人眼里的“老前辈”,在职期间,何环珠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人才,一方面也带头办活动、办比赛,为东莞市群众艺术馆培养了一批群众文艺骨干。

何环珠的脑海里,关于1997年的东莞市春节文艺晚会的记忆依旧清晰。“东莞是一个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城市,大家都盼着过年买车票回家,为了这次春晚,我们几百名演员都克服了很多困难,从四面八方来到排练。”后来,这批演员成长为东莞群文工作者,有的成为了舞蹈演员,有的成为了幼儿园老师,在不同岗位点燃了东莞市民对文化的热情。

谈起在东莞市文化馆工作的时光,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周汉标说道:“文化馆是我从事艺术事业的起点,我觉得我们是要真正为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作贡献。”

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秦川也表示:“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我和文化馆的关系,我觉得是‘家’。”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章倩倩 马新杰

【策划】靳延明

图片来自东莞市文化馆65周年宣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