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汕尾新闻 > 正文

侨区农场的红杨桃熟了,扶贫工作队“推销员”上岗了


“你看杨桃的横切面,是五角星形,非常漂亮吧!我们这里成熟的红杨桃能有碗口大小,黄澄澄的色泽,充足的水分透出美丽的光亮,这是特别引进的马来西亚红杨桃品种,最大最重的,一个就能有一斤多。”深圳前海管理局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陈文涛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前海管理局驻汕尾华侨管理区第八社区扶贫工作队的工作之一,就是帮贫困户把已经成熟了的红杨桃卖出去。

红杨桃熟了,贫困户老吴的眉头皱了

在自家果园里,看着枝头上硕果累累、饱满成熟的红杨桃,贫困户越南归侨吴国纯的脸上略微开朗了一些,但锁着的眉头依然没有完全舒展……

吴国纯在自家的杨桃园里。

这位小时候因患脑膜炎、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残疾的归侨,虽然丧失了部分劳动力,但他性格要强,不服输,能做的都自己做,重活干不了,轻活自己来,不麻烦别人,尽量靠自己的努力,打理着自家的8亩多果园。

他的果园,种植的果树最多的是马来西亚红杨桃和荔枝,药用价值为主的油柑子其次,此外还有芭乐、黄皮和释迦果,老吴在种植方面,也算是半个“土专家”了,一方面他擅于自己摸索经验,另一方面他也很勤快地跟有经验的技术人士“取经”。

但是2020年开年的这场疫情,却着实愁煞了这位老人,他和老伴每天在果园里辛苦劳作,看着累累硕果挂满枝头却不知如何才能把果子卖出去,心情别提多焦虑了。

“红杨桃的采收时间相对较长,可以一直收到4月中旬后,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出村进城’。”不但老人愁,前海精准扶贫工作队的陈文涛们也在开动脑筋想办法。

联手电商平台,打通“出村进城”之路

陈文涛告诉记者:“汕尾华侨管理区的前身,是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1952年创办的国营农场,居住了归侨近2万人,主要就是以果树种植为主的纯农业地区。”

在他们驻点的八社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60人,其中贫困人口155人,这之中有20多户贫困户主要种植红杨桃、荔枝、芭乐等水果。“这里产业比较单一,经济效益不好,所以大家生活得也不好,房屋破旧,污水横流,只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外界。”

这段时间,红杨桃开始进入采收季节。

马来西亚红杨桃这一品种是2000年开始推荐引种的,当时先是由基地和部分农户种植,马来西亚华侨朱平章给予技术指导,通过实际种植摸索本地经验,掌握红杨桃在本地适应水土环境的前期工作。开始种植之初,选择在荔枝和龙眼树之间间种红杨桃,但随时间推移,荔枝和龙眼被自然淘汰,红杨桃保留并发展了起来,2004年进入收获期,2005年扩种了500亩,据说好的年节每棵树可以有近500元的收成。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像吴国纯这样发愁销路的情况,在前海精准扶贫工作队驻点的第八社区还有不少,队长陈文涛及队员们深入贫困户果园了解情况,商量对策,帮忙联系网络电商平台,充当起马来西亚红杨桃等农产品的“推销员”。

已收获的红杨桃正等待包装,准备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我们这段时间主要采取两手策略,电商平台主要针对个人采购;通过前海管理局的自身渠道,发动团购,优先收购贫困户的滞销果品。”陈文涛表示,通过前海管理局订购的马来西亚红杨桃有1.5万斤,走地鸡有500只,价值约17万元。以汕尾侨区本地“鳗鱼山”命名的“鳗鱼里”电商平台,是主要针对个人购买渠道的,直接对接十几户贫困户的农产品,以基地收购价的方式让贫困户能将自家农品销售出去。

“汕尾侨区这个地方,最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果树种植,针对不同季节的水果,协助贫困户与电商对接,打通‘出村进城’的通道。”陈文涛说,“老吴家是积压红杨桃最多的大户,这些天通过电商平台已前后销掉了1600多斤。”

老吴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扶贫工作队为我们解决了烦心事!”

陈文涛还告诉记者:“最近侨区的荔枝花也开了,开得很旺,看这样子今年又是一个丰年。”

来源:学习强国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