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惠州新闻 > 正文

涨知识!7件出土文物串起惠州发展简史


惠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存繁丽多姿。在惠州博物馆,展出着不同时期、多个种类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包含了商周、春秋、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串起了惠州从社会萌芽、缚娄古国、开始设县、废郡设府到科文兴旺、岭东雄郡、民主革命的发展简史。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走进惠州博物馆,挑选惠州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文物,探寻这些文物的发现过程和文化意义。惠州博物馆的这些馆藏文物,也为惠州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物依据。

惠州博物馆里的遗址模型。

惠州博物馆里的遗址模型。

商周青铜矛:见证人类从新石器向青铜时代转变

出土时间地点:2000年,惠州博罗横岭山

发现过程:1999年广惠高速公路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惠州博物馆对沿线进行了文物调查,在该处地表发现早期陶片,考古工作人员断定此处为一处古代遗址,2000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300多座墓葬,出土1000多件文物。

据惠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块商周青铜矛通长9.4厘米,通宽2.3厘米,厚1.1厘米,质量26克,该青铜矛出土时尾部略残,为无骹矛,呈柳叶形,前面是锐利的尖,后截已残损。表面布满绿锈并附和着部分泥土,虽腐蚀比较严重,但仍可清晰辨认。经广东省文物专家鉴定为商周时期青铜矛,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现存惠州博物馆。这件青铜矛的出土,意义重大,明显地反映出商周时期惠州地区社会状况有了的新变化,除了出现贫富、等级之外,社会有了阶级之分,内部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有了类似阶级社会的“士”、“庶”等级。这件商周青铜矛整体保存较好,是见证人类从使用新石器向使用青铜时代转变的重要文物,同时也是了解惠州地区商周时期社会发展和变迁的重要实物之一。

战国板瓦:体现缚娄古国时期的社会发展

出土时间地点:1998年,惠州博罗银冈窑址

发现过程:博罗银冈窑址于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两次主动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

据介绍,这块战国板瓦为泥质红陶,残存瓦头,残长25厘米,残宽20.9厘米,胎骨坚硬,以粘土为材料,高温烧制而成。该板瓦表面装饰方格纹及带箭头刻划符号,为春秋战国时建筑材料,烧制前,在胎体上模印出方格,米字纹,还有其他几何纹饰等,同时达到装饰效果。该板瓦经省文物专家鉴定为战国板瓦。

板瓦,是瓦的一种,瓦面较宽带有弧度,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为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瓦两侧称为瓦翅,瓦翅向上铺在屋顶为仰板瓦,其上可覆筒瓦,构成筒瓦屋顶,也可覆瓦翅向下的板瓦,构成仰合瓦屋顶。作为建筑材料,西周时已用于宫室建筑。古代板瓦一般用于大型庙宇,宫殿,特别是战国时期,中原一带城市建设日益发达,随之而起的是瓦面材料制陶工艺得到迅速发展。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惠州地区曾出现缚娄古国,应这一时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需要等级较高的建筑材料,而博罗银冈窑址烧制的板瓦,是这个时期社会发展或者说应国家建设需要而烧制的。

汉代陶纺轮:汉代惠州地区手工业已经较为普遍

出土时间地点:1993年,惠州市惠城区下角

发现过程:由于基建项目,市民发现下角有古墓一座,惠州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了不少文物。

据介绍,该陶纺轮直径约3厘米、厚2.5厘米,灰褐色泥质硬陶、素面。周边竖直,两面刮去边棱,正面略成圆饼凸圆形,中间开一圆形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线,刻划多组线条沿凸圆呈圈排列。器物有小缺损,保存较好,经同一地层及墓室出土其他文物判断,确定为汉代陶纺轮。

陶纺轮是纺织生产工具,据考古发掘证实,陶纺轮最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发现,纺织工具以陶土制成明器随葬,说明此时陶制品已经突破了日常生活用具的范围,向更广阔的领域伸展。在惠州汉代墓葬出土陶纺轮,表明在汉代,惠州地区纺织作为手工业已经较为普遍,手工业的发展又间接地证明惠州地区原始农业的兴旺,因为只有在粮食生产可以保障先民生活的情况下,才能有力量从事手工业生产。这件陶纺轮,保存完整,见证了古代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制作工艺水平逐渐提高,具有较高的地方文物研究及历史收藏价值。

隋代筒瓦:惠州设府成为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出土时间地点:20世纪80年代,惠州中山公园内

发现过程:在今惠州中山公园梌山西侧,南北长100米的地表,我市文物工作者在地表发现并采集了隋唐年间的筒瓦、板瓦和陶罐残片等,正是隋唐朝代的生活遗址,揭开了惠州隋代总管府在梌山人类生活的遗存。

据介绍,该隋代筒瓦为泥质米黄陶,瓦头残存,残长22.2厘米,宽14.2厘米,厚1.3厘米,以粘土为材料,制作简单为筒装,成坯为半,经烧制成瓦,一般以粘土为材料,高温烧制而成。该筒瓦素面无装饰,瓦头残存较难辨认,为隋唐时建筑材料。该瓦经文物专家鉴定为隋代筒瓦。

筒瓦为建筑材料,早在战国时已出现在大型庙宇,宫殿建筑内。隋开皇十年(590),隋文帝派使节王景巡抚岭南,随后在广东地区设立广州和循州(后称惠州)两个总管府。循州总管府设在梌山,镇立岭东,成为粤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素称“岭东雄郡”。据史料记载,惠州总管府官署建成后在门前不远处凿了一口水井,称“梌井”,也称“隋井”,专供官府使用。民国张友仁《惠州西湖志》曾记载:井为“隋建府治所凿”,“其古盖亚于赵佗井”。

宋代铜镜:反映了宋代惠州良好的商品交流

出土时间地点:1992年,惠城区江北准望山

发现过程: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城市建设,在惠州江北准望山一带发现古墓葬,惠州博物馆随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抢救清理。

据介绍,该宋代铜镜为黄铜质,六边葵花形,直径约11厘米,内侧铭文磨损无法辨认,中有小钮无纹饰镜。在古代,最早的铜镜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该铜镜制作较为简单实用,无华丽图纹装饰。出土墓为石室墓,墓室长287厘米,宽148厘米,墓用9块长148厘米、宽27厘米、厚20厘米的红沙岩石盖顶,两头有压边石,墓室四壁用红沙岩砌筑,共七层,墓室高77厘米。出土有铜镜、铁剪、砚台和魂坛盖等文物。宋代铜镜多产于湖州、抚州、成都等地,宋代惠州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大量陶瓷外销,该铜镜出土,也反映了宋代惠州地区与其他地区保持着良好的商品流通、交流情况。

明黄釉刻花盖罐:明代陶瓷生产有着高超工艺和水平

出土时间地点:上世纪70年代,在桥东东平

发现过程:不详,未具体记载。

该明黄釉刻花盖罐是1对,其中1件高28厘米、口径7厘米,另1件高27厘米、口径9厘米。突唇、直颈、溜肩、斜腹、平底。器身用写意手法刻划纹饰,颈与肩刻划菊花叶,腹部刻划缠枝菊花四朵,手法纯熟,洒脱流畅。有盖,造型仿塔作法,共三层,每层向上收分。胎色灰白,胎骨不坚。器身施黄釉,晶莹圆润。盖可能是另外烧成,部分釉剥落。这对明黄釉刻花盖罐制作精美,反映了明代陶瓷生产的高超工艺和技术水平。

“气壮西湖”石碑:见证黄埔军校同仁参与二次东征重要文物

出土时间地点:上世纪80年代,在惠州西湖五眼桥旁的东江阵亡烈士纪念碑旁

发现过程:“气壮西湖”原在惠州西湖五眼桥旁的东江阵亡烈士纪念碑内,该碑于1956年被毁,后石碑埋入地下,上世纪80年代重建纪念碑时被发现,原碑被收入惠州博物馆收藏。

据介绍,“气壮西湖”石碑为花岗岩质地,宽57厘米,高52.7厘米,厚3.6厘米,重30Kg。阴刻竖排“气壮西湖,林振雄题”八字,楷书字体,“气壮西湖”四字两排,字径约15厘米,“林振雄题”四字一排,字径约5厘米,原石镶嵌在惠州西湖五眼桥旁的“黄埔军官学校东江阵亡烈士纪念碑”碑座后,为曾任广州黄埔军校管理部主任、教育长,东江警备司令的林振雄所题。根据该纪念碑修建时间,应为林振雄于民国十九年(1930)所书,后刻石入碑座,是见证黄埔军官学校同仁参与二次东征的重要历史文物。

【记者】宫晓磊 

【通讯员】钟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