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惠州新闻 > 正文

线下招聘会重返校园,惠州“才市”供需两旺


3月12日上午,惠州学院旭日广场前人头攒动,316家企业携8672个岗位走进校园“招贤纳士”,数千名毕业生拿着简历穿梭其中,寻找心仪的岗位。这是3年疫情之后,惠州学院迎来的首场大型线下校园招聘会,“赶大集”式的招聘,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让求职的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也进一步增强了就业的信心。

根据教育部和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在“金三银四”的招聘季,不只是大型线下招聘会重返校园,一系列促就业的措施也正在推进:“访企拓岗”行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政校企各方纷纷抢抓春招关键期,全力攻坚促就业。

学生

线下招聘会面对面交流更真实更亲切

3月12日上午,惠州学院202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供需见面会热烈的场面,让找工作的毕业生们热情高涨。4年大学时光,他们有3年在疫情中度过,相比上学期在线上找工作犹如“隔着一层”的感觉,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更真实、也更亲切。

记者获悉,本次招聘会参会企业总共316家,共提供岗位8672个,覆盖制造、电子、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建筑、金融、教育等众多领域,企业专业需求基本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

“我从大四上学期就开始在网上找工作了,也曾四处碰壁,当时感觉还挺难的。”惠州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曾星朋说,当天在招聘会上的300多家企业,适合他专业的有近100家企业,“我觉得校园招聘非常好,面对面交流机会更多,也让我更有信心找到合适的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伯恩光学、亿纬锂能、利元亨智能装备等惠州知名企业和一些学校的教师岗位吸引力较强,应聘的学生都排起了长龙。“竞争好激烈呀。”来自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夏看到心仪企业前面排起的长龙,倍感压力,“我还要好好努力,希望能留在惠州工作。”

相比小夏的压力,来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小陈则淡定很多,“之前已经拿到了几个offer,月工资待遇也不错,但还想看看有没更适合的。”小陈说,班上有将近半的同学选择考研,他在大四期间选择到企业实习,收获很多,对就业定位也更加清晰了,“相较于工资待遇,我更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与个人的发展空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毕业生都参加了考研、考公和考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找工作的热情。“虽然考研通过国家分数线,但还不知道能否顺利通过复试。”来自旭日广东服装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王尧说,他在准备复试的同时,也在积极找工作,“避免复试没过,找工作陷入被动。”

企业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学共赢

毕业生选择心仪工作的同时,不少企业也主动出击,招揽贤才。

记者看到,招聘会期间,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摊位前,前来应聘的学生络绎不绝。“这几年我们公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招聘需求也越来越大。”该公司校招主管詹泽慧说,公司和惠州学院有深度的校企合作,今年的招聘需求不只是电子信息类的,还扩大到物流、统计学、数学等专业,“我们3个部门的面试官都来到现场了,他们认为本地的生源,工作稳定性和积极性都比较高。”

龙亿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端网球拍、自行车车架、轮圈以及各种碳纤维雪上用品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当天,该公司总经理特助刘俭强来到现场,期待找到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刘俭强介绍,目前公司需要招聘财务、商贸英语、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化工、统计学等专业的学生,在招聘会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收到了十几份简历,但这些简历多是财会专业的,商贸英语、统计学专业却是寥寥无几,这让他颇感意外,“估计是学生对我们企业了解不多,接下来我们将加大与学校对接,希望能为企业招到优秀的人才。”

当天,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广球也来到现场,并在惠州学院2023年就业工作推进会上发言。“作为惠州的本土企业,早在2005年,德赛西威就已经开始引进惠州学院的学生了,目前已累计招录836人。”林广球说,今年计划在原来的合作模式上作出新的突破,建立协同育人平台,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

记者了解到,本场招聘会不仅提供供需对接服务,还设有政策咨询、简历指导、2023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报名咨询等服务,邀请职业导师为求职学生提供现场简历问诊,相关部门通过现场答疑、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针对毕业生关注的就业扶持、创业优惠等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高校

千方百计促进市场化就业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今年高校毕业生共有28231人(其中惠州学院5561人),比去年16655人增加了11576人(包含高职扩招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近七成,“今年面临的就业形势比以往要更加严峻和艰难。”

“毕业生总规模进一步增大,就业渠道拓展难度也增加了。”惠州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彭永宏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政策性岗位,经过近3年的持续扩招,进一步扩大规模的空间已经有限;经济的复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传导有滞后性,下一阶段市场化岗位需求的情况目前还不明确。

教育部近期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多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提到要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包括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

“抓好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键是高校和企业强化联动,深化合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各院校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抓好访企拓岗工作,让更多的企业愿意伸出“橄榄枝”接收毕业生。

“市场化岗位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我们要千方百计促进市场化就业。”彭永宏介绍,一是主动走出去,通过“访企拓岗”了解来自市场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供需匹配;二是积极请进来,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多开展一些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三是开辟新空间,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推动更多“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项目转化落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新学期开学以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就密集开展“访企拓岗”行动,进一步开拓岗源、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文宇认为,“访企拓岗”行动让学院更加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情况,促使学院结合市场导向和企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招生计划安排和就业指导服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也在校企合作方面发力促就业。日前,该校与惠州市大参林药店有限公司签约共建药学与检验学院“大参林店长班”,依托行业和企业优质资源,通过行企文化教育、全方位培训和实践锻炼,增加学生的行企认知,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输送渠道。

部门

鼓励毕业生到企业到基层就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预计到惠州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3.8万人,较去年增加5000多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人社部门作为就业主管部门,将坚持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畅通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在惠州落地就业,成长成才。

2021年,市人社局与惠州学院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正式架起政校企沟通桥梁,开创全新的就业创业服务模式。今年,市人社局将继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持续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用足用好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政策,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就业见习活动,落实享受见习岗位补贴优惠政策。”该负责人表示,今年计划全市募集见习岗位3000个,重点提高管理类、技术类、科研类岗位比重,为毕业生提供更为精准的见习服务。

“综合考虑今年的特殊形势,我们鼓励毕业生到企业、到基层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毕业生可以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再通过技能提升、学历提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该负责人表示,人社部门将积极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让毕业生们按规定享受基层就业补贴(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可申领一次性3000元补贴)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此外,人社部门还将全面梳理企业招聘岗位信息,组织好招聘对接,应用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技术,实现招聘活动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

【记者】香金群 骆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