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〣〥”代表什么?专家解读银信“冷知识”


阿拉伯数字“1”写为“〡”,数字“4”写为“〤”,数字“8”写为“〨”……这些快速记忆银信中数字独特书写方式的互动小游戏引起了市民的关注。银信中的数字为什么会这样书写?它是早期江门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吗?

银信中特殊的数字书写方式,原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数方式,叫苏州码”。

银信中特殊的数字书写方式,原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数方式,叫苏州码”。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纪念这一节日,5月17日、18日,市博物馆开展了文博互动游戏、旗袍秀、文博课堂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带着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市博物馆、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等方面的专家。

无意间发现的银信秘密

历史上的侨汇是类似今天具有汇款功能的一种纸质档案文件,江门五邑地区俗称“银信”。“银信顾名思义,有银也有信,红白的信封上除了写有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外,一般在信封的右上方都写有内信并附港银等。”市博物馆纪念馆管理处主任史艳群说,“在银信里,寄信人会写明寄了多少钱给家人以及怎么分配等。”

前些年,长期关注银信研究的史艳群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秘密。“我在研究银信时发现,早期的银信在数字的写法上有点特别。”她说,“我们现在都熟悉了阿拉伯数字,但是,早期银信中,用阿拉伯数字的并不多,而是一种类似符号的东西。比如说中文数字‘四’,阿拉伯数字是‘4’,而银信中则写成‘〤’;中文数字‘九’,阿拉伯数字为‘9’,银信中则写成‘〩’,和书法中草书的‘九’有些接近。”

史艳群告诉记者,当时发现这个秘密后,觉得很有意思。“我做过一些了解,旧时江门有这种记数的方式。”她说,“和江门历史文化、江门人的生活传统等有关,这些特殊的数字写法应该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为了让人们了解侨乡历史文化,在5月17日举行的纪念“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市博物馆还专门推出了快速记忆银信中数字的独特书写方式互动小游戏中,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好奇。

银信数字特殊写法从何而来?

银信中这些特殊的数字书写方式是早期江门特有的书写方式吗?它是怎么产生的?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刘进教授告诉记者,银信中这些特殊的数字书写方式,并不是江门所特有,而是中国古代比较普遍的一种数字书法方式。“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数方式,叫苏州码。”他说。

据刘进教授介绍,苏州码,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脱胎于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筹,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常用于当铺、药房。如今,在港澳地区的街市、旧式茶餐厅及中药房偶而仍然可见。苏州码中,0写作“〇”,1写作“〡”,2写作“〢”,3写作“〣”,4写作“〤”,5写作“〥”,6写作“〦”,7写作“〧”,8写作“〨”,9写作“〩”,10则为“十”。

据了解,苏州码在我国旧时的一些公文、契约、帐表、官帖、私钞、当票中以及背书等所有涉及经济方面带有数字的文档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在看电视剧、电影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北洋政府的军队中,兵士的右边领章上由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组合的数码,左边领章上则有一种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也就是苏州码。

古人是这样用苏州码记数的

那么,你知道古人是如何用苏州码记数的吗?“我发现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技巧。”史艳群说,“比如说“22”,不能都竖着写,那就成了‘〢〢’,旧时人们就把前面或者后面的改成横着写,这就区分开了。”

此外,旧时国人使用苏州码,也有自己的编辑方法。比如以位置表示大小。“在一封银信中,有一项是写三十五元,它的书写分成两排,上面一排写着‘〣〥’,下面对应的一排写着‘十元’。意思就是‘〣’在十位上,代表‘三十’,而‘〥’在个位上,代表‘五’。”史艳群说,“而涉及到角,则会用‘△’代表等等。”

“银是华侨的血汗钱,除了主要用于赡养国内眷属的生活外,还包括投资实业和兴办慈善公益事业,信是华侨对亲人的情思,还记载了华侨华人对国外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诸多方面的认识以及他们对处理家庭、家族、村落事务的意见。”史艳群说,“五邑银信是典型的人类记忆遗产,其史料价值极为丰富,在历史、文化、经济、民俗等多个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发掘、研究。”

【记者】严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