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江门:打好政策“组合拳”,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在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包装流水上,工人们熟练地为塑料产品贴标签、打包装、装箱封胶……这家企业一共有2000名员工,约10%是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

近年来,江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努力打好政策“组合拳”,稳定就业保障民生。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千方百计建立和完善民生托底保障,认真推动省、市“促进就业9条”2.0版落地见效,抓好援企稳岗、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抓好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快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

同时,全市精准保障基本民生,落实各项基本民生保障提标工作和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云南精准扶贫对象吴荣昌来到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就业,已成为助理工程师。张泳渝摄

云南精准扶贫对象吴荣昌来到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就业,已成为助理工程师。张泳渝摄

落实稳企稳岗▶▷

一季度各类市场主体逆势增长7.62%

江门是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城市,各类中小微企业是江门经济发展和稳就业的重要力量。稳就业,首先要稳企业,有“企”才有“岗”。

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先后实施“援企减负12条”“引导务工人员返岗5条”“2.0版促进就业九条”等政策,共为7.3万家用人单位减免工伤、失业、养老保险费合计10.91亿元,为5千多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合计2.31亿元,发放吸纳就业、促进创业补贴1405万元。今年第一季度,江门落实相关税费减免共6.76亿元(含延期缴纳税款),惠及纳税人及缴费人62.67万户次。

多项复工复产政策有效减轻企业用工成本,让企业“动起来”,为就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以“2.0版促进就业九条”为例,通过加大援企力度、促进政策协同,有力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发挥重点产业优势,江门市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文旅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挖掘内需、扩大投资、稳定外贸,大力推进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带动就业空间扩展。

同时,该市打出“缓、降、返、补、加”政策组合拳,通过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落实发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各项就业补贴发放、加大金融援企力度等举措缓解企业负担,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供氧”“输血”,全力稳定企业就业岗位。

目前,江门有各类中小微企业共8.52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7%。而今年一季度,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但江门市场主体保持活力,截至3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3.7万户,增长7.62%。

强化就业扶持▶▷

拟在港澳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站

“通过视频宣讲、访谈直播、在线答疑等形式,向公众发布江门企业的招聘信息,促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供需双方的对接。”江门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林征桥表示。今年以来,江门市实施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开展网络招聘超70场次,服务企业超6000家次,促成近万人就业。

为提升就业能力,江门通过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十大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重点行动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劳动者提高能力素质,适应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

帮扶不仅需要有力度,还要够精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江门开发针对性公益课程,对参加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专项能力等相应证书的贫困劳动力,给予每人每次500元的生活费补贴。同时,为有求职愿望的精准扶贫对象提供“一对一”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服务。

在创业环境优化方面,江门实施惠及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当年新招用重点扶持对象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比例从25%下调为20%,在职职工超过100人比例从15%下调为10%。

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最高可申请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作为受益者之一,江门“小二街”生鲜便利店有限公司拿到了一笔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该公司创始人赖惠钢说,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江门市人社局设立了金额高达1亿元的担保基金,为企业提供70%的担保金。“这个举措分担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推动银行向我们发放了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补贴了一半利息,为我们后续门店扩张、升级运营系统提供了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创新实施了鼓励港澳居民到江门面试、实习、就业创业的补贴政策,计划在港澳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站,吸引港澳青年来江门就业创业。

聚焦重点群体▶▷

建设“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

“10年前我什么也不懂,经老乡介绍来到这里打工。现在我已经成为了助理工程师,学到一技之长。”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吴荣昌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是当地的精准扶贫对象,“现在收入涨了,家里也实现脱贫。”

他的妻子王应华也在该企业的扶贫车间工作,为企业生产塑料产品贴标签与包装。工作熟练的她每个月的工资约有5000元。

据该公司总经理尹正东介绍,企业2019年成立扶贫车间,有198名来自江门、云南、四川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在企业工作。企业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住宿和餐饮,并提供岗前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工作。

近年来,江门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建设“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和就业安置基地等方式,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384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64人;建成“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和就业安置基地105个,吸收扶贫人员439人就近就地就业。

同时,江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有关补贴事项的实施办法》,全市共为贫困人员和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的单位发放促进就业创业补贴290.92万元,惠及贫困人员1281人次。

异地务工人员也是江门促进就业的重点群体。自复工复产以来,江门重点为返乡员工较多的企业和扶贫劳务协作地区开展“扶贫返岗直通车”服务,通过高铁专列、客运包车等形式共为1074家次企业组织逾1.27万名员工返回江门。

针对高校毕业生,江门主要通过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标准、开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历练行动、实施事业单位专项招聘行动三项重点措施促进就业。

小微企业招用1名高校毕业生最高可以享受4万元补贴,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还另有补贴。此外,江门今年全市招募100名高校毕业生从事“三支一扶”志愿服务,新增一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专门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线

新会超5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陈皮收贮产业

夏季,江门新会的柑树进入采摘小青柑的时节。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丽宫”)办公室主任钟丽娟正计划着聘请当地的低收入群体,帮忙制作柑普茶。去年12月,新会区11个镇(街)将市、区两级下达的510.07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统一投资入股江门丽宫的陈皮收贮产业扶贫项目,投资期限为3年,预计年收益为6.5%。

从2020年开始,新会各镇(街)每半年收到一次投资收益后,可按各自制定的计划分配到户,3年后统一收回本金再统筹使用。以入股123万元的“投资大户”会城街道为例,将在今年6月获得近4万元分红。“我们会把258名贫困户按照家庭情况分成3个档次,将收益分发到他们手中。”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扶贫办主任李柏洪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就业扶贫更有利于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到了7至12月新会柑成熟的季节,我们都需要聘请临时工超过400人。”钟丽娟说,除了入股项目,新会还与丽宫建立了精准扶贫体制。丽宫在生产经营中如需用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于种植新会柑的贫困户,丽宫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等,并优先收购他们的产品。

在农业公司、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下,新会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自2016年以来,新会共筹集市、区两级扶贫资金5883.6万元,落实集体资产收益扶贫项目32个、产业项目10个、老区村扶贫项目73个、帮扶贫困户项目400多个。

截至去年底,新会精准扶贫户908户2802人已经100%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达到“八有”指标退出标准。下一步,新会将继续把就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对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扶贫对象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等方式进行扶贫。

【撰文】张泳渝 李霭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