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大城市增加学位供给,如何优化?江门等市这么做


新学期开始,广东各地新建不少学校、新增一批学位:

东莞22所新建改建的公办学校正式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2.8万个;佛山超30个新改扩建学校项目投入使用,再添3.6万个学位;深圳新增6所普高学校……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学位选择。

公平而有质量、均衡且优质的教育,是市民对教育的核心诉求。那么,广东新增幼儿园、中小学学位供给,如何办出受市民欢迎的好学校?

记者深入采访调研发现,广东各地用多样化的方法寻找突破口,推进集团化办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现内涵式发展,努力供给优质学位,办出家门口的好学校。

集团化办学如何催化新名校?

破解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东对新一轮的集团化办学,有了更清晰的指引和要求。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铁英中学正式启用!”近日,广铁一中教育集团在番禺、黄埔新增2所新成员校,分别新增学位24个班、36个班。至此,该教育集团已拥有成员校10所、师生超1万人。

集团化办学将有效地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破解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适龄儿童“上好学”的需求。

今年7月,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培育创建不少于100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充分发挥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的辐射带动作用。

集团化办学是各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招,以直接建校、委托管理、合作帮扶等形式逐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广州已成立63个教育集团,覆盖314所学校(含校区、教育集群)、38.2万学生,每个非中心城区都有市属教育集团在当地办学,带动非中心城区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江门已成立53个教育集团(不含引进的民办教育集团),纳入教育集团的有60所幼儿园、210所普通中小学、12所中职学校,分别占各学段学校总数的9.5%、40.5%、63.2%;

东莞已组建26个教育集团,其中22个教育集团获得市财政支持,认定首批30所品牌学校,并确定第二批30所品牌培育对象学校,计划到2021年培育100所品牌学校。

在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百年名校东莞中学托管的南城中学尝到了“甜头”。4年前,南城中学更名为东莞中学南城学校,今年中考成绩刷新历史记录,有58名学生考出700分以上的好成绩,学生平均分更是超出全市平均分25分。“无论是社会口碑、教育教学成果,还是教职工精气神,这所学校都有大改观。”东莞中学校长兼南城学校校长黄灿明感慨地说。

在集团化办学效益逐渐彰显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教育专家指出,一些教育集团成员校数量过多,运营成本和管理协调成本增加,并出现优秀师资稀释问题,容易演变成“摊大饼”式的集团化办学。

“合理控制教育集团办学规模,防止出现集团规模过大导致办学质量滑坡,避免优质教育资源稀释”“原则上一个教育集团覆盖的学校(分校区)数不超过9所,覆盖的学生数不超过1.5万人”“组建跨市域、跨县域的教育集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广东对新一轮的集团化办学,有了更清晰的指引和要求。

“集团化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有效地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说,集团化办学正在逐渐形成教育生态和资源格局,有效地缓解了“择校热”“学区房”问题,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如何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教师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下多大力气都值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说。

新增学位,如何成为优质学位?答案是有一支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学位供给不仅仅是规划建设问题,其本质是优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实践。”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说,学校建成后,如何同步配套配备优秀师资、开设优质课程、建立高效教研体系、打造先进校园文化,是从本质上化解学位不足难题必须直面的。

办好学校,好老师是核心资源。广东正加大基础教育优秀师资内引外培力度,建设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批以清华北大博士生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教师,站上了讲台。

今年秋季,广东实验中学迎来一批新教师,包括11名博士,其中9人毕业于清华北大;去年5月深圳中学新聘35名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北大;去年,深圳中学一次引进20名清北硕士博士生引发广泛关注。今年,该校泥岗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后,深圳中学2020年高一招生计划达2140人,较2019年增加1340人。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正在成为教书育人的新生力量。

“优质师资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前提。拥有更渊博的知识、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视野的青年教师,可以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受益。”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说。

一批本土优秀教师,正晋升为名教师、名校长。

广东正在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项目,其中省级培养项目以3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批遴选学员500名左右进行培养,目标到2035年培养数以千计教育家型教师。市、县级培养项目则由各地市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一批改革创新项目,激活教师队伍的“一池春水”。

东莞近两年实施220个市级培训项目,培训26万人次,形成约3600人的名优教师团队,省级名师数量位居全省第三;江门结合“县管校聘”改革,加强对教师编制的核定,并进行动态分配调整、合理调配教师,满足新扩建学校的教师需求。

如何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因地制宜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推动学校的“普遍优秀”。

广东历史最悠久的公办小学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已有156年的办学历史,这所百年老校经过微改造,如今正焕发新颜。由于周边是老城区,扩建难度大,朝天小学无法拥有标准田径场、足球场,但充分利用校内场地,建设一片多功能户外运动场和天台网球场,让孩子们更多、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

口碑好、水平高的名校,数量有限;进展快、效果好的集团化办学,成员校数量有限制。广东教育界也在思考:新增优质学位,如何满足市民对更加公平、更多样化、更有特色教育的需求?

“优质资源外溢的效益要有一个‘度’。”方晓波分析,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因地制宜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推动学校的“普遍优秀”。

内涵发展、百花齐放,正在逐渐成为不少学校的教育共识。

广州组建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参与办学的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发挥教研资源向教学实验转化应用的先天优势,以“文溪雅荷”课程文化引领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发展,对集团成员校的校本教研、实验教学、师资发展等提供支持,为成员校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珠海正在培育中小学特色项目,打破千校一面的传统样态,形成百花齐放的多元教育格局与教育生态。近4年先后有136个项目列为中小学校特色项目培育对象,46个优秀项目认定为“珠海市中小学校特色项目”。

东莞积极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中国教科院合作建设松山湖未来学校实验区,并高标准筹设未来学校,松山湖未来学校计划于2020年底动工建设,进一步激发内在潜力,提升办学水平。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家门口好学校是家长学生的新期待,更是走向优质均衡教育的新路径。

 【统筹】吴少敏 黎詠芝

【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 马立敏 王慧 黄烨倩 王雅铄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