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中山新闻 > 正文

南方观察|坦洲镇长带货“龙虾王”,多重力量助农扶农


5月24日,位于坦洲的坦南创客园内比往常热闹很多。当日上午,坦南创客园直播电商孵化基地、向上直播专业MCN机构(中山基地)正式成立,由坦洲镇工商联(商会)策划举办的“助力复工复产·消费助农扶农”直播活动,也在在这里正式开机直播。直播期间,坦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国坚也走进直播间,化身“主播”,为坦洲水乡特色农产品澳洲蓝龙虾代言带货。一场直播背后,可以看到镇区助农扶农的多股力量。直播回顾:看坦洲镇长直播带货,品中山“小龙虾王”

坦洲镇长赵国坚走进直播间,现场推介坦洲特色水产澳洲蓝龙虾菜式。

坦洲“蓝龙”价格遭腰斩 镇长带来“及时雨”

当日上午10时30分,赵国坚做客直播间,他先是向广大在线网友介绍澳洲蓝龙虾的产品特点,随后又化身“吃播”,现场品鉴推介澳洲蓝龙虾的各色菜式,可谓是十分卖力地担当了一次代言人。虽然是第一次“跨界”代言,赵国坚的直播带货成绩却十分不俗,10分钟就吸引了超过13.6万人次观看,销售4118公斤,入账56万元。

实际上,此次直播距离赵国坚今年3月履新坦洲镇镇长,才刚满2个月。镇长首次出镜直播,就选择了代言龙虾,可见坦洲镇对推动农业复工复产、助农扶农的重视。

坦洲镇长赵国坚走进直播间,现场推介坦洲特色水产澳洲蓝龙虾菜式。

赵国坚此次代言的“澳洲蓝龙”,虽然有着外国名,却早已是土生土长的坦洲货,是由位于坦洲镇新合村的中山市冠明农业专业合作社(冠明农业)养殖。冠明农业负责人萧冠峰介绍,“澳洲蓝龙”的全称是“澳洲淡水小龙虾”,出肉比例要比普通小龙虾高至少50%。

其实,萧冠峰原本是个“IT男”,他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则毕业于复旦大学AI人工智能专业。毕业后,萧冠峰曾在外闯荡多年,在多家企业从事过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并曾自己创业成立一家IT公司。2015年,他开始回到家乡坦洲镇新合村创业,从闯荡城市到扎根农村,这次,他希望用科技知识推动家乡坦洲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2017年,萧冠峰开始实验养殖“澳洲蓝龙”,之前是以传统小水果为主,2018年,实验成功,迎来首次收获,并于同年扩大养殖规模。利用合作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萧冠峰将这一水产新品向乡亲们推广养殖,目前,合作社在坦洲镇推广养殖面积已经达到1200亩。一年多以来,冠明农业一直回收农户养殖的龙虾,并通过线下模式销售给本地市场和酒店,并广受市场认可,出塘价也达到60多元一斤,完全不愁销。让萧冠峰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行情急转直下,澳洲蓝龙价格暴跌,严重滞销。到今年2月末,出塘价已经“腰斩”,单价跌至30多元一斤。

参考目前流行的小龙虾菜品烹制的澳洲蓝龙新菜式,看上去色香味俱全,十分诱人。

镇长的这次直播带货,对于冠明农业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

“政府+企业+网红+农户”直播带货 挖掘农产品销售新模式

刚刚起步的热门水产,遭遇量价齐跌的困境。面对这一情况,不仅政府在行动,社会组织也在行动。今年疫情期间,坦南创客园一直在筹备成立直播电商孵化基地,尝试发展直播经济,为社会复工复产助力。

在坦洲镇相关职能部门的推介下,通过前期对接,坦南创客园直播电商孵化基地最终选择了冠明农业养殖的澳洲蓝龙作为首次直播带货的试水产品。5月24日上午,坦南创客园直播电商孵化基地、向上直播专业MCN机构(中山基地)正式成立,在坦洲镇工商联(商会)的邀请下,赵国坚走进了基地直播间。

为解决疫情特殊时期坦洲产品产销对接难题,缓解坦洲企业复工复产后的产能和订单增长压力,坦洲镇工商联(商会)还联合坦南创客园、中山市办公耗材行业协会开设了“助力复工复产·消费助农扶农”实操培训班,培养一批直播带货主播人才,助力复工复产,助农扶农破解销售困境;同时积极响应政府促消费、提信心的号召,拉动内需,搭建全新线上消费体验场景,让城镇重现旺盛“烟火气”,加速各产业复苏。

冠明农业负责人萧冠峰在直播间内介绍澳洲蓝龙新菜式。

此次直播中,镇政府主官、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厨师、网红主播,轮番走进直播间,重点推介了坦洲澳洲蓝龙等优质农副产品,成功试水“政府+企业+网红+农户”的直播带货模式。

“用最时髦的新零售模式,为企业解决了最实际的困难。”萧冠峰表示,此次直播一个多小时的带货量,相当于往年3个月的总出货量,这对于抗击疫情中的农业合作社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快速将水产销售出去,提高资金流转,投入到来年的养殖中去,才能更快渡过疫情难关。这次直播带货的意义,还不仅是帮助合作社渡过难关,更是帮助企业打开了新的线上销售模式,将帮助农业合作社继续转型升级。

厨师做客直播间,介绍澳洲蓝龙新菜式及烹制方法。

萧冠峰介绍,今年冠明农业计划将澳洲蓝龙在坦洲镇的养殖规模扩大到3000亩。同时,冠明农业、坦洲镇政府、珠江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还在推进一项四方合作的“虾稻共生”项目。开展绿色生态循环型养殖,打响绿色生态品牌与区域品牌,实验澳洲蓝龙与水稻共养,既保证主粮生产,又提高农民收入,这是他今年奋斗的新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

【南方日报摄影】叶志文

【通讯员】刘林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