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中山新闻 > 正文

车间到家门,幸福进“大关”


早上8时,在海拔1400多米的山腰上,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寿山镇麻柳湾社区拨开晨雾,从一夜沉睡中醒来,社区的颐寿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热闹了起来。

安置点居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光琴在家里吃过早饭,和母亲一起走出家门,来到小区负一层的生产车间。这里是中山市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颐寿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立时电子扶贫车间的所在地。今年6月,杨光琴和母亲进入这个扶贫车间,与她们一起工作的还有70多名来自安置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周边居民。新的社区、新的工作,正在改变他们的新生活。

颐寿园的可喜变化,正在乌蒙山深处越来越多地发生。自2016年与昭通市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中山市创新实施民生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项目,带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大关县从根本上“拔穷根”,中山与大关两地扶贫干部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下山上楼易地安家,让他们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也有了外出务工的更多选择。

2

大山深处,山民们扶老携幼、背包挎囊,向破旧的老屋和险峻的大山告别。眼神里虽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

这样的情景曾在昭通多地出现。自2017年起,昭通市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超过36万人,约占全市贫困人口1/3。在这场大迁徙中,山民们搬出深山,拥抱新生活,进入集中安置区生活。昭通市共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73个,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有9个。

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稳定就业,成为数量庞大的山民融入新生活的关键。

颐寿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昭通市大关县寿山镇中坪、益珠、甘海、小河村89户366名贫困群众的新家。大关县扶贫干部吴君杰曾在寿山镇工作多年,他介绍,大关县辖区99%以上的面积都被山地覆盖,寿山镇距离大关县城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但由于山高谷深,驾车从县城到镇上需要40分钟以上。居民分散居住在高山各处,下山到镇上赶一趟集市也需要起早摸黑、早出晚归。

1

安置区的建设,让深山中的贫困户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57岁的丁富英是颐寿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的一名员工,她原来是寿山镇小河村村民,搬到安置区前,一家住的是木石结构的土房,除了种植玉米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她的丈夫股骨头坏死导致残疾,且患有精神疾病,长期瘫痪在家,让这个孱弱的家庭雪上加霜。易地搬迁,成为丁富英一家生活的转折点。

搬进安置区后,丁富英住上了多居室的小区住宅房,丈夫被送至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经中山市扶贫工作组协调,她的儿子还到中山的职业技术学校接受教育,负担一下子轻了许多。去年,听闻小区中开设了扶贫车间,她尝试多次报名应聘,但由于年龄稍大,工厂最初并未立即聘用她。今年4月,扶贫车间复工后放宽了年龄限制,她如愿地在家门口成为一名车间工人。

如今,这个大山里的扶贫车间已经吸纳了和丁富英一样的7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周边居民就近就业,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2

早上8时,阳光已经唤醒了昭通市靖安新区合顺社区,家住二区10幢二单元104房的李英,已经早早起了床。阳台上前一晚全自动洗衣机洗过的衣服已经干透,她将孩子交给家人照顾,换上工作制服,吃完早餐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就在半年前,这样舒适的社区新生活对于李英来说,还是不可想象的。

李英的老家在大关县翠华镇兴隆村松岭社,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偏远山区,距离昭通市区有4个小时左右的车程。2016年,水泥路才通到兴隆村村委会,但是从那里到家门口还需要走上40分钟左右。全村没有一所幼儿园,只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卫生院,教育条件和医疗条件都相对落后。“最担心的是老人生病,因为村里的卫生院只能治疗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李英说。

2018年初,村里传来了易地搬迁的消息,当年5月,李英和村民们一起与大关县签订了搬迁协议书,正式启动搬家议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等待,2019年12月18日,李英和兴隆村的村民们一起搬进了靖安新区崭新的安置房,新家的左邻右舍依然是过去的乡亲,走门串户拉家常依然方便。更让她感到安心的是,社区卫生院就在家门口,社区里还在配套建设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和一家崭新的幼儿园,距离均在10分钟步程之内。由中山东西扶贫协作资金援建的靖安新区中山博爱小学居家也很近,未来社区还将配套初中、高中,无论是老人就医和孩子上学,都将不再是问题。

“搬到这里,好像一切都是为我们专门准备的。”李英介绍,今年9月,新建的幼儿园就将建成迎来首次招生,李英的小孩正巧到了入读年龄。

不仅生活更加舒适便利,李英还在新社区里谋得了一份新工作。今年以来,她成为社区的楼栋长和信息员。每天早上8时30分,她准时到社区工作站报到,并到所负责的楼栋进行“巡楼”,收集居民信息,听取他们的诉求,并及时向社区反映,解决他们的困扰。这样的工作,为她带来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挣得一份收入,李英感到很满足。

从大山搬到社区,从山民变成居民,和李英一样的变形故事,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昭通4县贫困群众身上。

在绥江县,兆佳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城镇福兴社区,持续对社区内的新居民们实施着“角色改造计划”,除了由中山市引进的扶贫车间外,保洁工培训、电工焊工培训等“定向培训”活动每周都有;在永善县,全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红光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过去只会打工的搬迁户韦学英,看着安置区内日益旺盛的人气,正谋划着自主创业,打算经营饮食生意。

陈旧的面貌和贫困的日子,正在远去;全新的角色和美好的生活,正在发生。

1

大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云南省27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99%的面积被山地覆盖,甚至找不到一块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连片平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国筇竹之乡”,有着“世界筇竹看中国、中国筇竹看大关”的美誉,这里盛产的筇竹笋,被称为“笋中之冠、乌蒙山珍”。

由于竹笋对采摘鲜食的时效要求极高,过去笋农将鲜笋就近送到采购点后,收购商必须抓紧将竹笋预煮杀青,否则收到的笋子再新鲜,也来不及运出大山。“鲜笋不出山”,限制了优质的高原笋应有的市场价值,也阻碍了当地群众利用竹笋脱贫致富的步伐。

弯弯山路层层阻扰,让大关县守着“山珍”却难以脱贫致富。如何打通这个瓶颈?中山扶贫干部唐国伟明白,要让扶贫笋走得更远,必须引进新技术,把竹笋的出山路铺得更长。2018年挂任大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后,他开始大力推动一项当地前所未有的大工程落地。

“要带动山区的农产品走出去,要依靠现代物流,必须要有包装、有‘冷链’。”唐国伟介绍,没有冷链物流技术设备和泡沫包装材料,生鲜产品很难到达大城市,而当下的现实是,整个昭通市尚未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冷链物流基地,甚至连泡沫包装箱也需要到数百公里外的成都或昆明等地采购,这无疑增加了冷链物流的运营成本。

1

为加快脱贫攻坚推进步伐,带动农特产业发展,让贫困山区农产品安全高效地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大关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大关县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依托中山市参与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机制,对大关县开展挂钩帮扶的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对项目开展了积极援建。在唐国伟等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组员的协调下,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健康基地在大关县投资建设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占地38亩。2019年11月,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不久前,在距离大关县城几公里的关河河滩上,新建成的大关县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完成设备调试,正式启动试运营。唐国伟介绍,大关县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是一个集冷冻、冷藏、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拥有900立方米的农产品冷藏库、100立方米的冷冻库、40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以及一条日生产14000个泡沫箱的自动化生产线,可为大关县农产品提供专业化、规范化、高效率的冷链物流服务,同时可为昭通市乃至全省全国提供标准化的冷链配送服务。

“大关县距离宜宾200公里、重庆400公里、成都400公里,广东1400公里,近可往渝川销售,远可往广东。”唐国伟表示,昭通市拥有丰富鲜活的农产品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容量,将为冷链加工物流基地的顺利运营提供保障。反过来说,冷链加工物流基地的建成和运营,正在为当地农产品铺就一条“出山路”,为大山里的农产品划出新的市场半径。

2

小镇青年的务工新选择

焊接、压塑、测试、捆线……走进颐寿园安置点扶贫车间,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在生产线上忙个不停。车间里,不仅有丁富英、苏学英这样的老年工,也有不少年轻稚嫩的脸孔。

“工作比较简单,一天可以做上千条。”杨光琴是产品测试工人,在数据线接头压塑前进行性能监测。她坐在监测设备前,手中握住几条数据线半成品,快速地将数据线的接头插入监测设备,设备上的显示屏随即显示各种监测数据。她的职责,就是发现不合格产品,淘汰次品坏品。

杨光琴介绍,如果没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也许已到江苏省打工。去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她第一次走出大山到江苏务工,在那里每天工作时间更长,工作强度更大,工资更高,但消费也更高。因为疫情发生得突然,今年春节之后,杨光琴只能留在家中,碰巧母亲因病在春节后刚刚接受了手术治疗,需要人陪护照顾。这让她不得不作出一个选择:暂时留在家里一年。

杨光琴过去打工的收入,已经是全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尽管留在家中,但是她不准备闲下来。在家待业期间,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也于今年4月正式复工了,此时,母亲的病情也逐渐好转,于是两人同时报名通过面试,进入了车间工作。

“相比过去,即便留在家里,可能也没有什么好的工作机会。现在有了扶贫车间,对于山里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杨光琴说。

相比杨光琴,胡万杰有着更加丰富的外出务工经历,此前他曾在浙江工作3年,疫情的发生和孩子的出生,让他选择在家里的扶贫车间工作。“一个月能挣2000-3000元,在家门口花费不多,还算不错。”虽然如今的工资不如之前在外地打工,但胡万杰仍对如今的工作感到满意。

1

“一揽子”扶贫

“一条链”到底

产业扶贫,直接关系到群众就业增收、产业升级发展,是“扶贫扶到根上”的关键所在。在昭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过程中,中山也紧紧抓住了这个重要工具。

在大关、盐津、永善、绥江4县,中山3年多以来先后牵头引进了大量产业扶贫项目落地,这些项目分属不同产业领域,覆盖了一、二、三产业,但是仔细分析就能发现,这些项目之间并不孤立,相反,项目之间的协作关系十分密切。仔细观察,在这些扶贫项目的组合关系中,总能围绕扶贫产业发展理出一条串联上下游的完整链条。

以4县的重要支柱产业竹产业为例。为了培育竹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当地群众开展规模化种植,针对当地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竹林营林管护生产需求的情况,中山市投入扶贫资金援建了竹林营林生产管护道,既降低了村民管理经营的成本,又提升了竹林的效益产出。为了推动竹产品的深加工,提升竹产品的附加值,中山市扶贫干部牵头引进了竹制品加工厂、竹笋食品生产企业,直接带动了当地竹材、竹笋下山进厂,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就地转化,还促进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运输环节,为了打破保鲜、包装等技术瓶颈,中山扶贫干部牵头引进现代化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帮助竹笋产品走向更远的市场。

同样的规律,在永善县蓝莓产业、绥江县半边红李子产业领域也能找到印证。

产业扶贫,不是简单给钱给物,而是需要沉心调研、精心布局、耐心谋划、苦心经营,提供贯穿产业上下游的全链条扶持培育方案,才能带动贫困县的产业潜力股破土萌发,茁壮成长,最终实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

三年多来,发生在昭通的脱贫故事,已经证明了中山实施“一揽子”产业扶贫计划的成功经验。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