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中山新闻 > 正文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穿过5.9公里长的中山大道,潮州市凤泉湖高新区便映入眼帘。驱车在园区穿行,可见宽敞整洁的道路两旁厂房林立,正在建设当中的碧桂园智能卫浴生产基地蔚为壮观……谁曾想,这片原本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即将成为潮州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

目前,凤泉湖高新区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国家高新区,今年园区共有总投资58.8亿元的11个市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自开展对口帮扶肇庆、潮州工作以来,中山坚持走“产业扶贫”之路,在肇庆、潮州的欠发达地区援建多个产业园区项目,不仅解决当地上万群众的稳定就业问题,更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通过产业协作,共建园区促成对口帮扶地区产业兴旺,形成自我发展能力,自主脱贫致富,是对口帮扶工作的关键。”潮州市委常委、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总指挥林少明表示,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内生增长的引擎,希望将中山的发展经验和思路带到对口帮扶地区,形成自我发展能力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1

在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爱二村,贫困户谭芳正在整理货架上的货物。“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全家都有低保金,年底也有钱,还开起了便利店,有稳定收入。”谭芳的妻子和女儿天生残疾,两个外孙女正在上学,在此之前,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曾经他做背山工、泥水工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全家的温饱。

“谭叔所说的年底的钱,是怀集县中炬科技产业园扶贫项目的固定收益。”中山市火炬开发区联合帮扶组驻怀集县冷坑镇爱二村第一书记全博介绍,该项目让村里有劳力贫困户人均年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万元。

项目共建、收益到人,这是怀集县近年来积极探索的扶贫新路径。据了解,中山火炬开发区对口帮扶怀集县中洲镇泰东村、中心村、鱼藤村和冷坑镇楼边村、爱二村、岗脚村、团结村、朗照村8条相对贫困村,列入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共247户975人。2017年,按照火炬区党工委部署,怀集县中炬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山火炬开发区区属国有独资企业中山火炬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6月在怀集县全资成立,自筹资金7000万元在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内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及商住园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60.52亩,规划有6万平方米的厂房宿舍,分两期实施。

1

为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充分发挥新时期精准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结合怀集县实际,由两地政府牵头,将中洲镇、冷坑镇相对贫困村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480.83万元投入怀集县中炬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位于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B区内的标准厂房及商住园区项目。

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2幢通用厂房和1幢宿舍楼,总建筑面积约29400平方米,并招商引进广东腾骏生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怀集住润电装有限公司和广东画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落户、投产,提供近1300个就业岗位,月均工资为3000元到4000元,可吸纳周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务工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企业长期招工,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的数字也将不断增加,根据此前统计已解决贫困户就业40多人次,月平均收入超过3500元。

另外,根据前期规划,项目从2017年至2021年,每年按实际投入资金的18%固定收益分两期(每年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每期9%)定期拨付给冷坑镇政府和中洲镇政府账户,镇政府再将项目固定收益结合相关贫困劳动力务工等情况予以发放。截至2019年,该项目已拨付相关贫困户收益679.62万元,受益贫困人口953人,相关贫困人口人均累计增收4863.59元。与此同时,怀集县中炬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从2017年到2021年,每年(在每年6月15日和12月15日前分两期划拨,每期2万元)定期向8条贫困村划拨村集体经费4万元。目前已划拨村集体经费96万元,该项收益用于改善相对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等。

1

与对口帮扶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的经验,中山早已有之,更早的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前的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称阳西园区)。

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正式启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认定和建设工作。阳西园区由阳西县人民政府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开发建设,是首批获得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的3个园区之一。

产业转移工业园,并不是对珠三角的溢出产业“来者不拒”,做成传统产业的“大杂烩”,更需要因地制宜找准合适的主题产业。几经摸索,数年前,来自中山的“厨邦酱油”项目顺利引进,由此拉开了阳西园区发展绿色食品主题产业的序幕。

今年8月,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卡夫亨氏,宣布其位于阳西园区的酱油生产基地正式投产,预计产能每年达20万吨成品酱油。卡夫亨氏酱油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是近年来卡夫亨氏全球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之一。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在厨邦、卡夫亨氏项目的带动下一大批国内知名的调味品企业落户阳西,食品加工全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已有45个食品产业项目入驻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其中20个项目已如火如荼开工建设。2018年中国调味品协会授予阳西园区“中国调味品之都”称号,这是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园区;同年,该园区还获得“中国香谷”称号,园区着力培育调味品、食品饮料、香精香料、包装配套等四大产业集群的路径变得更加清晰。

1

集群是承载产业、带动企业、稳定就业的重要载体,集群式发展是中山乃至珠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而推动集群落地生根的关键在于,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贯通,支持引导各地针对性地稳链强链补链。

9月26日,潮州市举办了近年来规模和效果最大的一次招商大会,活动合计签约96个项目,总投资额达620亿元。

在这次潮州大招商中,中山市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智慧力量。为了本次招商推介会顺利进行,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筹备已久。今年上半年,林少明带队赴福建、南京、上海、北京、广州及景德镇等地进行调研考察、招商对接。

大会现场,有两个项目由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进行签约。“一个是北京创业黑马城市学院,它是企业加速器平台;另外一个项目则是广东智能制造研究所。”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沛程介绍,这两个项目将为潮州培育打造千亿级陶瓷产业集群提供加速器,为中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及融资提供平台,是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及潮州市工信局共同开展招商工作的成果。

城市的发展,需要实体经济与产业集群的支撑。无论是阳西园区对于食品产业的探索,还是潮州“千亿陶瓷产业集群”的提出,都为当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及发力的重点。优质企业的先后落户,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可以看到中山在各个对口帮扶地区建设的产业园区正走上加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产业园区有望成为各兄弟城市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

凤泉湖高新区的“中山大道”

如今,位于中炬科技产业园内的广东真美食品的工厂,正有条不紊地运作。工厂投入超亿元建设冷物链及配套设施、专用设备、研发室等,用于鱼肠类产品及牛肉丸综合加工的配套生产,产品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

离真美食品不远处,碧桂园智能卫浴的一期厂房已完成封顶。“10月就可以试产,12月底开始投入运营。”项目开发经理苏晓萍介绍,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140万套智能卫浴设备。

“十年前还是一片普通的山林,我2013年入园的时候,才基本完成土地平整。”看着园区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入园7年的中炬科技产业园招商发展部经理朱铁钢感慨,那时候朱铁钢常常拿着树杈和同事在一片沙土上比画,构筑着这个高新区的未来。

中炬科技产业园不仅是中山火炬开发区对潮州的支援,同时也是中山的“火炬精神”在潮州的异地重构。

当前,以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促进为目标,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正打造形成以潮州凤泉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战场,东山湖现代产业园、饶平(樟溪)低碳工业园、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临港分园、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南山分园、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官塘分园“一园六区”格局。

简单地看,建设一座工业园区绕不开两件大事:修路和招商。在这两件大事上,中山工作队依赖的是四个字——因地制宜。

今年4月,一项以中山市命名的道路工程——中山大道正式通车,这是一条连接凤泉湖高新区和铁铺镇区的黄金通道,也是一条从沟壑丘陵中开辟出来的城市道路,项目全长5.9公里,由中山和潮州共同出资4.2亿元建成。

“以往来园区只能经过铁汫线,路窄又绕。”潮州深能凤泉热电有限公司位于潮州凤泉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该公司负责人提到,中山大道建成通车后,物流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中山大道作为潮州推进实施“六大工程”的重大项目之一,是连接汕汾高速与凤泉湖高新区的主要通道,于今年5月全面建成通车,对降低园区企业运输成本,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促进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干道的通车,为凤泉湖高新区打开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刘沛程介绍,目前,在大道的两侧正实施建设一所卫生卫健学院、一所技术学院。未来,中山大道将连接汕汾高速潮州互通立交与凤泉湖高新区,同时也成为宁莞高速公路东联络线的出口。以“园镇一体化”为方向,将凤泉湖高新区与相毗邻的湘桥区铁铺镇连接起来,进而将凤泉湖的区位优势发挥得更加明显。

“只有完善的配套,才能吸引人才。”为此在建的中炬科技产业园三期,将着重加强园区生活配套的建设。其中凤泉湖高新区生态公园已进入收尾阶段,一旁的凤泉湖高新区商务服务中心规划共10层,是集酒店、人才公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刘沛程透露,在规划前期指挥部特意邀请了两个专业的商业地产规划团队来考察。“完善了配套设施,完备了各项商务需求,为运营减轻了负担。”

1

不仅要发展得快

更要发展得好

入夜亮灯,亭楼交辉,一座座牌坊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古色古香,这便是潮州府城的中心——牌坊街。周边还有广济桥、开元寺、许驸马府等历史古迹,都是潮州古城的精华所在。

笔者在牌坊街领略潮州人文风光,迎面遇到十多对喜结连理的“新人”,他们向路过的行人逐一派发喜糖,以示祝福。经中山的扶贫干部提醒,原来这是当地一间知名企业所办的招聘活动,为的是招揽更多的年轻员工。

潮州享有“中国瓷都”美誉,陶瓷产业是其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潮州拥有各类陶瓷生产企业5000余家,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卫生陶瓷年产销量分别约占全国的25%、25%和40%,出口量分别约占全国的30%、40%和55%,均居全国首位。在中山的扶贫干部看来,潮州的瓷器产业和中山的古镇灯饰、小榄五金的发展有着相似的轨迹和瓶颈:企业多而散,扩张成本高,企业做大做强的意愿不大,此外人才难觅、产业转型升级缺乏技术支撑。

如上述提到的知名企业,根据估计,其用工缺口超过千人。为了解决这些发展难题,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一方面积极落实《2020年潮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联合潮州市工信局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化应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设立潮州市推进智能化应用专项资金,以此推进企业智能化应用和上规入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工作队启动凤泉湖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潮州创新中心建设,依托潮州市的产业、政策优势,聚焦陶瓷、包装印刷、食品等地方产业发展存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业务,打造一个综合性、全链条、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广东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建设工作,以此推动陶瓷材料的前沿技术探索与应用研究。

在中山帮扶干部有一个“秘而不宣”的心愿:如何以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为切入点,挖掘陶瓷产业的增长潜力,探索陶瓷材料的前沿应用,推动智能制造、技改、5G、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与陶瓷制造的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潮州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撰文】伍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