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清远新闻 > 正文

一场城乡学校间的“牵手”


视频|一场城乡学校间的“牵手”

下午4时,连江口中心小学录播室内,老师们从第一排桌椅一直坐到后墙根。他们在等待一堂特殊的课程开讲。

去年12月,马翠微副校长工作室在连江口中心小学成立。工作室分语数英三个科组,有18名成员,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曾亮超 摄

去年12月,马翠微副校长工作室在连江口中心小学成立。工作室分语数英三个科组,有18名成员,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曾亮超 摄

这堂课的主讲人是马翠微。身为中山大学附属小学(下称“中大附小”)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马翠微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几乎每个月都会到百公里外的英德市连江口镇送教。

这场跨越城乡的“牵手”并不容易,有教育理念的碰撞,也有教学方法的切磋。连江口的老师们从“不敢想”到“试着做”,在送教团队的指导下,通过改变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多可能。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包括广州名师授乡村教师以“渔”在内,一系列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探索正在连江口镇悄然进行。在当地中小学,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未来还要成为“常态”。

马翠微的送教内容“可大可小”,大到指导设计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小到对课文中一个词语的讲解。图为公开课上,手握红蓝两支笔的马翠微正在快速笔记。曾亮超 摄

马翠微的送教内容“可大可小”,大到指导设计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小到对课文中一个词语的讲解。图为公开课上,手握红蓝两支笔的马翠微正在快速笔记。曾亮超 摄

广州名师送教上门

来到连江口中心小学,马翠微的行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从早晨8点20分开始,听连江口的老师讲6节公开课,然后她逐一点评;还要开会讨论教学管理工作,忙完已到晚上7点。

这是她下乡送教的常态。

马翠微耕耘教育行业32年,从湖南的城市辗转来到广州,教过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我喜欢教育行业,做到一个天花板就想突破它,找到最感兴趣的就不动了。”2007年,马翠微进入中大附小,担任副校长至今,分管教学工作。

怀着“希望帮助一些人”的想法,2021年,在省委办公厅-恒健控股公司驻连江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牵线和中山大学教务部的指导下,马翠微来到连江口中心小学开展教师培训。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农村学校。连江口镇位于粤北清远英德,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境内青山连绵,江河婉转。

连江口中心小学是镇上唯一的小学,在校生2267人,老师114名。老师平均年龄47.3岁,专科学历占六成,本科四成。

校园里,校舍、教具、网络等一应俱全,甚至比中大附小还更早配备智能白板,但上课往往只用到基础的课件演示功能。

在对连江口中心小学进行教学“诊断”时,马翠微发现,这里的课堂基本仍是应试教学。比如,学古诗是让学生把古诗读完背好,老师逐句解释意思,数学课则是让学生反复做题。她提议英语课用全英文授课,老师们的第一反应是摇头,担心自己教不好,学生也跟不上。

让马翠微感触深的,还有孩子们的状态。有一次,她带着中大附小的老师来连江口送教,课堂以直播形式开到英德全市。农村孩子没有经历过外来老师上课,或出于紧张,或由于羞怯,“整个人是紧绷的”。

“连江口的教学资源很丰富,但使用不充分。”在马翠微看来,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观念陈旧,阻碍了孩子们对资源的获取。她认为,想改变这种状况,要从改变教师着手。

3月的英语公开课上,连江口中心小学老师刘洁云开始运用了中大附小逐层铺垫的教学模式,把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设计多种游戏活动,课堂在学生的阵阵笑声中推进。曾亮超 摄

3月的英语公开课上,连江口中心小学老师刘洁云开始运用了中大附小逐层铺垫的教学模式,把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设计多种游戏活动,课堂在学生的阵阵笑声中推进。曾亮超 摄

让乡村老师建立信心

名校范本摆在面前,连江口的老师们自然很感兴趣。但考虑到师资、生源等方面差距,能否把中大附小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农村学校来,他们心底打上一个问号。

“改变观念是最难的部分。”马翠微首先在连江口中心小学宣讲先进的教育理念,打开老师们的视野,然后又带部分老师去中大附小观摩课堂,告诉他们“能学多少学多少”。

为了证明名校的教学方法也能在农村落地,马翠微把中大附小的老师带到连江口,对这里的孩子进行教学实践。送教老师和学生接触没多久,便带领他们全英文上课,“这是最难的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让当地老师看见孩子们能够做到。”

老师对学生有了信心,马翠微又通过一次次教学指导,让老师们建立自信。

她组建了中大附小送教团队,4名老师对应语数英学科,指导连江口的老师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送教并非简单照搬中大附小的教学模式,他们在引进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学情及教师能力,对教学模式做校本化改变,以更好地激发乡村教师的潜能。

连江口方面也在积极回应。去年12月,马翠微副校长工作室在连江口中心小学成立。工作室包括语数英三个科组,有18名成员,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今年3月的那次公开课,是对上学期送教成果的检验。为了拿出最好的课堂,工作室在前期准备上下了许多功夫,开过两次研讨会,老师们登台试讲,集体备课磨课。

“几次培训下来,老师们变得更积极了,不会再说‘做不到’。”让马翠微感到欣慰的是,工作室部分老师身上出现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趋势。“尽管备课仍有偏差,但他们会告诉我读了什么书,有怎样的思考,这就是主动寻求变化的过程。”马翠微希望,通过工作室骨干教师带动,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向善的团队文化传递给全校教师队伍。

老师把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设计多种游戏活动,英语课堂在学生的阵阵笑声中推进。曾亮超 摄

老师把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设计多种游戏活动,英语课堂在学生的阵阵笑声中推进。曾亮超 摄

“教育的最大对象是孩子”

马翠微的送教内容“可大可小”,大到指导设计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小到对课文中一个词语的讲解。

在3月的公开课中,连江口中心小学语文老师李雪瑜讲授三年级下册课文《花钟》。评课的时候,马翠微建议她揣摩并向学生分析文章描述花朵开放状态的用词,比如,为什么万寿菊是“欣然怒放”,而昙花是“含笑一现”。事实上,这些词语反映了花卉本身的特点。

“他们重视对文本的欣赏,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有语文教学的情怀。”李雪瑜于一年半前进入连江口中心小学。非科班出身的她,刚接触语文教学时无从下手,“只是机械地按内容去教”,而中大附小送教团队来了以后,“自己就有了更多目标方向指引”。

在连江口中心小学任教23年的英语老师刘洁云,对校内正在掀起的这场教学变化亦感触颇深。

“以前上英语课就是读单词、翻译。我琢磨后发现,中大附小的教学模式是逐层铺垫,从简单到难,课堂教学不限于文本知识,这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刘洁云认为,这种英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

3月的英语公开课上,她便运用了逐层铺垫的方法,把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设计多种游戏活动,课堂在学生的阵阵笑声中推进。她全程用英语将这堂课上了下来,并辅以肢体语言和表情,“学生是懂的,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

课堂变化也在学生身上显现出来。上学期末,刘洁云接替了四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因为她比较严格,刚开始,孩子们对她带有抗拒情绪。不过,试验新教学方法一个星期后,学生对课堂和新老师的接纳程度逐渐提升。

有一次刘洁云回课室拿手机,一个女孩冲她笑着说,“老师,是不是要上英语课?”

刘洁云反问,“你很想上英语课吗?”

女孩说,“是啊,我觉得您上课很有趣。”

看见学生的转变及他们对自己的认可,刘洁云心中涌过一阵暖流。

“教育的最大对象是孩子,教师的改变最终折射到孩子身上。”马翠微希望,经过这场教育探索,让连江口的孩子们感到小学学习是开心的,哪怕成绩差一点也没关系,“让孩子们有快乐的童年,是学校最大的贡献,师生笑脸相对,是教育最大的价值。”

试验新教学方法后,学生对课堂接纳程度逐渐提升。曾亮超 摄

试验新教学方法后,学生对课堂接纳程度逐渐提升。曾亮超 摄

播撒希望的种子

从广州到英德市连江口镇,跨越100多公里距离,多所学校实现了“牵手”。

2021年下半年以来,在省委办公厅-恒健控股公司驻连江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推动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分别结对帮扶连江中学、连江口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必须‘软硬兼施’。一方面让乡村学校的硬件越来越好,更重要的则需要在软件上发力。” 驻连江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黄江波说,工作队计划用3年时间振兴连江口的基础教育,实施农村名师培养工程、教育名家弹性引进工程、连江儿女培优工程、中小学美育浸润工程、留守青少年关爱工程等“五大工程”。 硬件方面也在逐步改善,比如,工作队筹资300多万元为连江中学建设一个标准化运动场,已经开工,预计5月下旬即可投入使用。

振兴乡村教育的路上,众多志同道合的人聚力前行。“这里吸引我们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工作队的热情,他们每个人对振兴乡村教育的那种渴望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推动着我们往前走,更加用心用情地投入。”马翠微说。

连江口中心小学迎来中大附小送教团队的同时,连江中学的老师们则陆续分批前往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培训,今年春季学期,该校6名优秀学生前往中大附中借读。连江中学还将被纳入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更好地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

“真是提振信心!让我们改善师资和生源有了突破口。” 连江中学校长谢春锋说,过去10年来,连江中学一直受空心化问题困扰。如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家门口,他相信农村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将会提升。

农村教育历来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被列为2022年度重点任务。在具体措施上,政府也出台了系列政策。例如,围绕教师这个“第一资源”,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推动城乡教师双向流动。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乡村教育的宏大命题会被持续关注,越来越多个体的努力,也将值得注目。

黄江波认为,尽管这场城乡学校间的“牵手”只有3年,但在学生心中埋下的种子,影响或可持续一生,“教育改变一个人就可能改变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家庭就可能改变一个地方。”

【策划】孙朝阳 黄学佳

【统筹】张锦标 魏金锋

【采写】苏晨

【摄像】曾亮超

【剪辑】梁杰

【设计】张铭然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