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清远新闻 > 正文

百千万 新突破|清远:激活“潜力板” 绘就“和美图”


2023年8月15日《南方日报》A17版。

2023年8月15日《南方日报》A17版。

迎风起势,广袤的清远大地上,“三块地”改革唤醒“沉睡”的土地,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引领全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县镇村发展有突破、能出彩;顺时乘势,狠抓广清一体化,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旅游目的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地……

清远坚持以广清一体化为抓手,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旅游目的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地等。

清远坚持以广清一体化为抓手,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旅游目的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地等。

今年以来,清远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广东省委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高位、高效、高质推进“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掘清远生态、区位和空间优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城乡融合

打基础建机制推动县镇村更出彩

早在今年初,清远市委提出以“四个狠抓”的扎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步为赢,其中之一便是狠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今年以来,清远市、县各级纷纷印发有关实施意见或方案,成立“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及办公室,各地新招、实招频出。

作为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清远从南到北、从城到乡差异明显,走好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意义重大。专家观点认为,村是发展主体、镇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阵地、县城是城乡融合枢纽,形成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基本框架。

聚焦破解县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清远多措并举壮大县域经济。

南部融湾发展区入珠融湾,通过强化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和功能疏解。大半年来,清远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大招商、招大商,市委主要领导更是每周主持召开“夜班车”专题会,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全力打造“万亩千亿级”制造业大平台。

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持续发展与生态功能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用活用好省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推动连州市、阳山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支持连南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今年上半年,北部县市阳山、连州、连山GDP增长率均进入全市前四。

聚力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清远对全市85个乡镇(街道)进行摸底分类、精准画像,为高质量制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奠定基础。各地深入探索,大力推进英德浛洸镇、连州东陂镇等2个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建设;佛冈县积极开展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连南积极推动6个镇、60个村共建100公里长的“瑶山那抹红”示范带;连州东陂镇、英德英红镇等5镇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连山永和镇入围2023年产业强镇项目创建公示名单。

清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建立乡村振兴示范带“带长制”。图为连南瓦角冲村。曾亮超 摄

清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建立乡村振兴示范带“带长制”。图为连南瓦角冲村。曾亮超 摄

聚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清远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引入农业领军专家、腾讯公司,通过3年帮扶,推动200家乡村小微企业生产规模、单产、产值明显提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建立乡村振兴示范带“带长制”,到2025年,将规划建成48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覆盖全市82%乡镇。

区域协调

推动广清一体化塑造关键新优势

继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大产业园管理机构揭牌后,清远市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管委会也于7月底成立,广清两市在产业共建事业上进入全新阶段。

广清一体化的概念于2012年首次提出,成为我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样本。十余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锤接着一锤敲”,充分彰显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远定力”。

十余载携手共进,广清软、硬联通更加紧密。清远全面构建“六纵四横二联”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三铁工程”,对接“轨道上的大湾区”,着力推动“交通补短、清远不远”。24小时广清跨城办事新模式建立,推动66项基本业务“跨城通办”,实现两市政务服务无差别有效衔接。去年,清远营商环境评价排名粤北地区第1位,首次与大湾区城市列入同一档次。

当前,清远继续奋楫扬帆,坚持以广清一体化为抓手,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旅游目的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地等。

打好产业有序转移主动仗,清远市、县(区)各级主要领导带队前往珠三角地区和香港、江浙等地大招商、招大商,举办清远(深圳)招商推介会。加大力度重点承接现代轻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有序转移,探索推动与广州巩固深化产业飞地、招商飞地、创新飞地、市场飞地等合作。

清远制定了“纺织服装产业八条”等系列优惠政策,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清远有序转移,将打造中国快时尚智造基地。曾亮超 摄

清远制定了“纺织服装产业八条”等系列优惠政策,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清远有序转移,将打造中国快时尚智造基地。曾亮超 摄

今年6月底,清远168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清远制定了“纺织服装产业八条”等系列优惠政策,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清远有序转移,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已落户企业460余家,将打造中国快时尚智造基地。

地处山区,发展不囿于深山。优质农特产丰富的清远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全面实施农业产业“五大一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打造清远鸡等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带动清远百万农民持续增收,逐步探索形成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清远方案”。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清远积极打造大湾区旅游目的地,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清远旅游“一带一廊一区”千亿产业发展新格局,即包括北江生态经济带、岭南民族特色文旅廊道、广清接合片区旅游先行示范区。

其中,清远长隆首期有望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向游客全新亮相。作为清远北江生态经济带战略布局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中铁银盏片区文旅项目也已开工。

生态富民

打通生态价值实现的“转化通道”

曾经石漠化严重的荒山秃岭,如今是郁郁葱葱的广东省首个国家石漠公园——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既是治理石漠化久久为功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也为清远推进生态成果价值转化写下鲜活注脚。

在广东的区域版图中,粤湘桂交界处有着耀眼的“一抹绿”,那就是清远。辖内连阳地区森林覆盖率居全省前列的清远,还将在点亮“绿美广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其中,连南县镇村三级共建“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长100公里的示范带将6个镇、60个行政村串珠成链,涵盖稻鱼茶和茶药菌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南岗千年瑶寨等节点,构建了岭南民族特色文旅廊道,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壮美瑶山,绚丽连南,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成果价值转化,一是“生态+农业”,推动石漠化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复合农林业转型发展;二是“生态+文旅”,举办连南半程马拉松赛、稻田鱼文化节、瑶艺节等体育赛事和特色节庆活动,均实现了人气、财气双丰收。

作为粤北生态屏障,绿美生态是清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到山林间吸氧润肺、入住精品民宿、品尝地道美味,清远以“生态+”撬动旅游业高端发展,从“绿”到“美”充分发挥林业富民惠民作用。

诗画村庄,山水阳山,全县13个乡镇串珠成链创建成“江山书卷·秦汉古风”阳城—青莲—杜步线、“湖光山色·诗画田园”大崀线、“天南峡谷、康养吾乡”岭背—秤架线等七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因地制宜,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

作为广东省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地级市,清远将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用足用好民族政策,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岭南民族特色文化廊道建设,推进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特色边城,幸福连山,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连山打造岭南森林康养和体验目的地,主动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开发建设集度假、游憩、疗养、保健、养老、健身、娱乐等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品,打造“森林康养·仙境连山”县域品牌。

同样生态禀赋得天独厚,连州加强三水、瑶安两个瑶族乡文化保护工作,以民族文化特色为中心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创新案例

探索“三地活化”激活“沉睡资源”

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2.3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329万元,创造这“百倍飞跃”的正是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六甲洞村委会下迳村。曾经不少土地和房屋闲置,日渐空心化的下迳村,近年来打造成特色汤泉旅游综合度假村。

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下迳村成为“三块地”(农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村。2021年6月19日,下迳组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清远首家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

几年来,经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整合土地集中流转、宅基地改革、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措施后,下迳村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实现全市“完成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颁发股权证”“成立土地合作部”“发放土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首笔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五个第一。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开展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重点试验任务,明确了以农村土地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全面改革,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重点项目清单为抓手,建设一批典型示范的工作思路。

在广清接合片区的示范带动下,清远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三块地”改革,打好农村土地资源整合、盘活、流动“三张牌”,在全省率先上线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有1217个经济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统筹整合农村土地等资源约35.6万亩。

山地众多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曾一度苦于耕地稀缺、村庄空心、土地撂荒严重等问题。随着当地试点推进活化“三块地”,小散种植变成多彩田园,全镇实现耕地流转1.1万亩,破旧砖房成特色民宿,打造壮瑶特色小镇。

清远不断强化农村集体宅基地所有权权能,探索建立“使用者付费”“有偿退出”等用地机制。英德市连樟样板区探索建立了农村宅基地有偿转让退出机制;西牛镇小湾村塘面组创新推进“两补一交”(拆旧补偿、建新缴费)宅基地管理模式。

一线实践

“五指成拳”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清远自然生态环境好,拥有优质的农产品资源禀赋,希望通过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推介和商贸对接,让清远优质农产品走进澳门及整个大湾区市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今年7月底举行的2023粤澳名优商品展上,清远市政府相关负责人面向大湾区客商抛出“绣球”。

商品展活动中,清远紧紧围绕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积极组织天农、林中宝等有开拓境外市场的8家企业参展,优质农产品、预制菜等吸引众多澳门客商前来洽谈、品尝。展会首日,清远还举办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宣传推介会,清远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南粤食品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签约。

当前,清远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项重点任务有序开展,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清远鸡出栏6898万只,存栏4461.3万只,产值约40亿元;英德红茶春茶产值同比增长25.54%;清远丝苗米已落实50亩以上的连片规模种植面积13.22万亩,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任务;连州菜心计划今年种植面积达16万亩;麻竹笋新增种植面积17万亩,预计今年产量超120万吨、产值超60亿元。

清远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社区银行,设立清远市乡村振兴农业科技产业基金,首期规模达9亿元。创新出台了连州菜心、英德茶叶品质气象指数、西牛麻竹笋价格指数等保险实施方案。创新推出“清远鸡贷”“红茶贷”等金融产品,加强授信贷款,其中“红茶贷”授信贷款额度达60亿元,“金笋贷”授信贷款额度达20亿元。

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引领带动全市农业提质增效,各地因地制宜深入探索。

省纪委监委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佛冈县水头镇以来,携手各级、各界探索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七项机制”,以创新思维谋划推动“六大转变”,办成了一批群众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实事,向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镇快步迈进。

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上,面向市场撬动产业资本约16.8亿元,重点投入联农惠农且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能源产业、高附加值生物农业、乡村服务业、乡村旅游业,重塑全镇产业体系。建设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农光旅项目;发展高附加值生物农业产业,争取魔芋产业成为清远市第六个百亿级农业产业;发展医养产业,打造“中医药+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医养中心。

数读

●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成功被省认定为全省5个重点支持建设的主平台之一

对全市85个乡镇(街道)进行摸底分类、精准画像,为高质量制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奠定基础

全面构建“六纵四横二联”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三铁工程”,对接“轨道上的大湾区”,着力推动“交通补短、清远不远”

截至今年上半年,清远市已有1217个经济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统筹整合农村土地等资源约35.6万亩

设立清远市乡村振兴农业科技产业基金,首期规模达9亿

全力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上半年全市清远鸡产值约40亿元,英德红茶春茶产值同比增长25.54%,清远丝苗米已落实50亩以上的连片规模种植面积13.22万亩,连州菜心计划今年种植面积达16万亩,麻竹笋预计今年产值超60亿

【撰文】陈国飞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