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肇庆新闻 > 正文

直击|肇庆德庆云利村昔日贫困户,今朝喜迎新生活


“现在无忧无虑,刮风下雨都不怕啦!”5月10日,记者在德庆县高良镇云利村见到了贫困户徐水文。“贫困帽”戴了多年的他,曾住在简陋的泥砖房,刮风愁、下雨忧。如今,他不仅能够脱贫,还能邀请家人到新家共聚,这是他从未想过的美好生活。

2016年以前,高良镇云利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47人,贫困发生率超过5%。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云利村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精准施策,一户一策,通过“政策兜底”“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帮扶。

徐水文一家受益匪浅。2017年,他的妻子被德庆县人民医院评检为二级智力残疾,但她是怀集人,按政策未能在德庆认证办理残疾证和领取残疾补助,他们一家因此无法申请低保。中山市板芙镇驻云利村扶贫工作队得知情况后,多次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将徐水文妻子带到市里评残,又数度驱车带他们往返端州、怀集、高良三地申请残疾待遇和低保。

如今,低保金加上残疾补贴,徐水文一家每月可以领取2000多元,一家四口的生活终于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得益于“危改房”工作的推进,徐水文也带着妻儿住进了崭新的砖瓦房,再也不用为刮风下雨犯愁。

但长久稳定的美好生活最终要依靠贫困户自己创造。“肯干,就有奖励!”工作队结合当地气候、传统和个人意愿,开展养鸡、巴戟加工、肉桂种植等项目,并“以奖代补”对贫困户参与创业就业、种植养殖等方面都给予对应奖励,以此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2019年,共发放各类奖补金超过65000元,参与相关项目的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

养鸡,是工作队结合徐水文妻子患病、两个孩子年幼,他无法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为徐水文“支的招”。

“我没技术,买回来的鸡苗养不活怎么办?”面对工作队提出养一只鸡可奖励40元,徐水文很心动,但现实问题又让他犹豫不决。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梁仲平赶紧给他算了一笔账:鸡苗买回来养一个月后,每只鸡奖励20元;养成出栏后,每只鸡再奖励20元,而一般鸡苗的成本价大概在20元每只。“我们还要在村里组织种养培训教大家技术,你养好的鸡卖不出去我帮你卖!”

看着对自己充满信任的梁仲平,徐水文咬咬牙,一拍大腿:“那我先养一百多只试试吧!”这两年,工作队帮助云利村投资小水电、光伏发电等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给贫困户发放了收益,徐水文便利用这笔钱购买了第一批鸡苗,并靠着参加培训学到的技术精心照料喂养。

数月付出终有回报,徐水文的鸡苗存活率达到95%,品质良好。他的这批鸡出栏后,在工作队的“搭桥牵线”下很快便销售一空。看着到手的一万多元收入和4000多元的养鸡奖励,徐水文第一次感受到勤劳增收的喜悦,美滋滋的他当即决定购买第二批鸡苗,继续养!

眼看徐水文信心勃勃,工作积极性日渐高涨,工作队趁热打铁又给他指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开桂。了解到100斤湿桂皮可得补贴100元,100斤干桂皮可补贴200元后,徐水文干劲十足,不仅日日上山采桂皮,更利用养鸡的收入聘请了散工帮忙,短短十多天便采到将近9000斤桂皮。辛勤劳动再次为他带来可观的收入。

过去条件不好,岳父岳母数次到家里来徐水文都没能好好招待,这让他很不好受。如今手里有了余钱,徐水文心里便有了底气,他第一个念头便是邀请岳父岳母到家里团聚,“我想请爸妈来看看我们的新生活,让他们不再为我们担心!”

当日,徐水文起了个大早,特意赶到鸡棚挑选了两只肥美的鸡,高高兴兴地为这顿迟来的团圆饭做准备。“姜葱鸡、清蒸鱼、焖鸭肉、炒猪肉、清炒时蔬……”徐水文一边生火做菜,一边笑着报起了菜单,他说:“过年都没这么丰盛!”

忙活了一个上午,午餐做好了,徐水文的岳父岳母也来到了徐水文的新家门前。看着亮堂堂的客厅,两位老人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以前来,家里连像样的凳子都没有,我们还挺担心的,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

徐水文是云利村中每一个努力改善生活的贫困户的缩影。截至去年底,云利村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7人全部满足脱贫各项指标,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900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脱贫率达100%。

【记者】苏燕君

【特约记者】张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