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肇庆新闻 > 正文

一个肇庆边区村庄是如何实现100%脱贫率的?


怀集东部凤岗镇的崇山峻岭中藏有一村庄,叫孔洞村,与清远市阳山县交界,距离凤岗墟镇22公里,全村80%为山地。村里有景,山林、瀑布美不胜收,村有人文,保有不少德惠成公祠、孔乡书院等古建筑物,三百多年来还出了不少举人、庠生、秀才等,有“文武世家”之称。

有景有韵,村中民众却不富裕。数据显示,孔洞村共有贫困户43户,152人,贫困发生率达11.43%,2016年被列为省定相对贫困村,而广东相对贫困村的认定标准为相对贫困人口占全村户籍人口5%,孔洞村脱贫难度可想而知。

在各级扶贫力量的支持下,好消息在2020年上半年传来,该村全部贫困户达标退出,退出率为100%。记者日前走访了孔洞村,100%数字的背后和“一棵树”、“一些扶贫项目”以及人的改变有关。

漫山遍野的砂糖桔树。(南方日报记者 蓝单 摄)

种下“一棵树”

刚入孔洞村,漫山遍野的砂糖桔树最为惹眼。村民何运并正在山中细细查看树的长势,这是可是家中“宝贝”--自家的“脱贫树”,眼前绿色的桔子会慢慢变黄,待11月份丰收后给家里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

2005年,成永芳、成均芳两兄弟从阳山县带来种苗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一棵”砂糖桔会给孔洞村带来什么。

当时,不想再出门打工的成均芳想在家里谋点“事业”,他与哥哥听说隔壁清远阳山种的砂糖桔不错,就去买了种苗,开始种植,经过长芽、开花、结果......4、5年后,桔树有了收成,卖却成了问题。

“以前卖果说不出来的难,但种下来了,就要想办法卖出去。”成永芳说:“当时,为了卖出去,我们自己开车,把桔子拉到佛山、广州的市场,六七年就这样过来了。”

看到种桔子有收益,慢慢种的人就多了,何况扶贫工作队还在肥料、技术、销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2016年左右,村里大规模的种植桔子。”孔洞村新上任党支部书记成前傍说:“在没有种植砂糖桔以前,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水稻、番薯或是外出务工,效益都比较低。”

绿色的桔果在吸收养分,待11月份就能丰收。(南方日报记者 蓝单 摄)

起初6户,现在是86户,占全村的43%,其中8户是贫困户。规模大了,销售轻松了不少,从“兜售”变成“批发”,老板主动上门拉货。  “每年冬天你过来看,能看到很多客商带着大卡车一车一车的拉桔子。”成前傍说。“卖的时候,扶贫工作队也经常过来问,是否需要帮忙。”

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条2.5公里的机耕路,更是方便了果农和客商,该条线路贯通了孔洞村80%的砂糖桔基地,既方便果农运入肥料,又方便客商运出水果。

如今孔洞村种植砂糖桔面积接已近3000亩,平均亩产在7000元左右。2019年,全村砂糖桔年产量约800万斤,预计今年的收成可达到900万斤,经济收入超过1800万元,种植户年收入平均增加11万元。

何运并正在为桔树修剪枝丫。(南方日报记者 蓝单 摄)

贫困户何运并家中的砂糖桔也是2016年种的。“扶贫干部给我们免费发化肥类。”何运并说,现在家中有30亩砂糖桔,部分已经有收成了,去年收入达1万多元。今年预计果树收成能达到1.5万斤,按照3元一斤的价格算,有4.5万元收入。“现在脱贫了,过两年我还要把房子拆了重建。”说完,他腼腆地笑了笑,表达着对生活的向往。

2012年,何运并40岁,正值壮年,家中却传来不好的消息,2岁的小儿子眼睛看不到了,夫妻俩心中焦急,放下手中活计,开始了两年多的求医路。

“去到广州,路费都不知道花了多少,两公婆两年多都这样跟着他,哪里有收入。”何运并说,为了给孩子看病,家里不仅经济来源断了,还借了很多钱。

孩子病情稳定后,何运并就回到村里打零工。“一百、几十块钱一天,有得干就多一点点,有时候没得干。”

后来,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缓解了何运并的窘境。“他们给两个孩子上学补贴,我妈老人补贴,我老婆做了村里的保洁员。”何运并没了后顾之忧,就将扶贫项目的分红和打零工的钱投到了果树中,很快脱了贫。“现在有果树更有奔头了。”

搞好“扶贫项目”

“这里是花生,下个月就有收成了,那边是玉米、生姜,还有一点南瓜。”中山市东区办事处驻孔洞村第一书记王彬接替扶贫工作,来孔洞村一年多了,对村中的草木、人都已相当熟悉,对一天可能要跑上两三趟的扶贫基地更是了解。“扶贫基地原先种的是有名的石矶坑番薯,但番薯不能连续种,连续种,产量就低,所以今年就间隔开种了其他作物。”

“前几天下雨,就带了人补种番薯秧,下雨好成活。”王彬现在已经是半个农技“专家”,张口就是农作物“小知识”。“说来也怪,石矶坑番薯就是挑地儿,就这一片种最好吃。”

到扶贫基地后,看到地里发黄的姜苗,王彬有点发愁,这事已经困扰他好几天了。“前几天发现后,就去询问了肇庆学院的农业专家,又去县城的农药店打听了。”王彬说:“他们判断是‘姜瘟’,会传染。我已经买了药回来,这几天就组织贫困户把药打了。要控制住,才有收成啊。”

孔洞村第一书记王彬与孔洞村党支部书记成前傍查看生病的生姜。

让王彬如此发愁的基地收成,关切的是贫困户的分红收入。

作为扶贫项目,基地给贫困户带来两类收入,一类是务工费,按天计算,贫困户做一天工,能有100元。一类是分红收入,基地作物出售利润按6:3:1分配,参股贫困户占60%,实行人头等额分红,30%用于基地后续发展,10%归村集体用于开展公益性项目。

除了扶贫基地外,孔洞村还参与了几项扶贫大项目,利用省专项资金208.03万元分别投资怀集县工业园区、怀集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器)和时代国际豪景苑物业出租项目。以贫困户曾结贞的家庭收入为例,仅扶贫项目的分红就能为她带来6000多元的收入。

对于梁彩仙一家来说,这笔收入也极其重要。今年41岁的她患尿毒症多年,缺乏劳动能力,每个星期都要去城里做透析。早些年,她的日子过得艰难,丈夫早逝,自己患病,一儿一女都在读书。扶贫兜底保障让她的日子得以喘息,人社部门购买的医保降低了她的医疗费,民政部门每月给她发放低保金,孩子上学有补助金,扶贫工作组的扶贫项目每年有项目分红,加上长子终于毕业出门工作,日子终于渐渐好起来了,实现了脱贫。

对孔洞村的贫困户来说,“扶贫项目”和砂糖桔产业就像两根立柱一样撑起了扶贫“造血生肌”的基础,有了基础,路就好走多了。

改变“一个人”

学生生活费补助信息、低保户收入明细表、贫困户基本情况表……王彬有个百宝袋,袋里装着贫困户的各类信息,他和另一名中山扶贫干部黎永通经常白天在村委办公,晚上入户拜访。“农村工作很现实的一点就是,白天大家要下地干活,所以我们晚上跑得比较多。”

拜访的过程中,王彬听到很多贫困户说的话。

“不去干活,哪里能扶得起来。”

“有活不去干,给你,你也不干,搞不上去的。”

“要喂饱小孩,不去干是没办法的。”

给政策,给扶持,这些肯干的贫困户哪里会脱不了贫。王彬深切地了解到人是扶贫的核心。

在王彬的袋子中,他留有一份重点资料是贫困户黄动活的,他是村里公认最难帮扶的对象,谈起他来,村里人直摇头。“我是帮他那个,头也是摇了。”

“去年我来的时候,没有发现他有一天是清醒的,早上就喝酒,至少半斤。”王彬回想起第一次来到黄动活家中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家中黑漆漆的,满屋堆积杂物,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51岁的黄动活与年老体弱的母亲和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生活在一起,至今仍未结婚,2016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精准施策,孔洞村绝大多数的贫困户依靠党委政府的扶贫政策及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在个人的辛勤努力下实现脱贫增收。黄动活却终日酗酒,混沌度日。

扶贫先扶志,转变黄动活“这个人”的观念是首要目标。为了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王彬一遍一遍地到黄动活家中做思想工作。

装门窗、粉刷墙壁、买床、送床上用品......2万多元自筹资金改善了黄动活家中生活条件。家收拾干净了,黄动活人也精神了许多。

“我们后来又劝他做村里的保洁员,一个月发1800元工资。”王彬说:“刚开始他不太积极,多次督促教育后,人就勤快了,自觉地把村里的几条主干道清扫干净。”王彬说。

贫困户黄动活给王彬展示考取的驾照。(南方日报记者 蓝单 摄)

有事干后人就勤起来了。如今黄动活还常去村里的番薯基地干活领工资。

“王书记,我的西瓜有这么大了。”黄动活看见王彬过来家中拜访,立即边比手势边说。

聊了不一会,他又上楼拿了三轮车驾照过来。

“看我考下来了,可以去收废品了。”黄动活说。

“这么快啊,记得喝酒不要开车。”王彬回道。

黄动活春节过后刚和王彬说要考驾照收废品挣钱,6月份就把驾照拿到手了。“他现在想法很多,又是种灵芝,又是种西瓜,还去番薯基地帮忙,现在还把驾照拿了。”王彬说黄动活今年大不同了。

“最让我意外的是,有一天他在基地干活没签字,这意味着他打算义务帮忙。”王彬说。

问起这事的时候,黄动活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和另外两个村民商量好了义务干活。“扶贫队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就帮干点活。”

现在,黄动活的灵芝正在成长,300株西瓜也在长大,加上每月当保洁员和到基地务工2500元左右的收入以及相关的政策补助,黄动活的家庭总收入3.9万多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万多元,成功脱贫。

如今孔洞村也退出贫困村行列......

【记者】蓝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