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肇庆新闻 > 正文

从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看肇庆发展机遇


1月12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笔者梳理了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与肇庆改革发展紧密相关的内容,从省政府的维度和标尺,分析肇庆2023年机遇期、着力点。

1、报告内容: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高质量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港澳居民在粤发展提供更加便利条件。  

肇庆机遇:近年来,肇庆构筑立体式交通网络,努力打造“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肇庆东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从肇庆到广州只需30多分钟、到深圳只需1小时10分钟、抵达香港西九龙只需1小时30分钟的提速。铁路路网汇桂黔而通深广,肇庆作为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加速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资源不断导入。肇庆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入驻创业项目近150个,基地总部园区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孵化、加速功能,还引导其他园区协同发展,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机遇。

未来,肇庆将不断缩短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与广州、佛山等珠三角核心区城市深度共融共联。2023年,肇庆将在融珠入湾方面再发力,加强交通设施“硬联通”,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广佛肇云、惠肇高速、端州至新机场快速路等项目,全力配合珠三角枢纽机场、广湛高铁、珠肇高铁建设,构建内外快联通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同时,强化体制机制“软联通”,积极参与“湾区通”工程、“数字湾区”建设。  

2、报告内容: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  

肇庆机遇:2022年,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两年平均增速34.66%基础上,迎着风口继续上扬。2022年1—11月,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比增长47.6%,有望全年突破700亿元,占全省汽车制造业产值7%。

当下,肇庆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第一”,大力实施产业强市“个十百千万”工程,建好建强1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力争新引进投资超十亿元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0家,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尽快实现工业总产值超万亿元。到2025年,全市争取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  

下来,肇庆将主动对接龙头企业需求,尽快提升小鹏汽车产能,加快璞泰来、吉阳装备、金晟新材料、飞南金属等项目建设。围绕链主企业精准招商,引导整车、电池企业与关键零部件、材料企业加强协作,壮大关键原材料、驱动电机、电控系统领域骨干企业,在全市形成供需“上下游”链条关系。

3、报告内容:建设一批引领型产业集聚区、支撑型产业园区和“万亩千亿”大平台。  

肇庆机遇:作为广东省政府批准的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约992平方公里,是未来肇庆工业发展的又一个引擎。2022年,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2+5”起步区全面启动,土地征收和盘活进展顺利,首批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动工,以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配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三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两大特色产业的“3+2”产业目标更加清晰。目前,已有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龙头企业提前在集聚区进驻。

今明两年,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共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18个,总投资约291.7亿元,“十四五”期间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501.8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期末,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2+5”起步区工业总产值将达4000亿元。  

高水平园区是吸聚产业的引力场。2023年,肇庆将对接省的重大产业和园区建设部署,着力构建“1+1+N”产业园发展格局,推动肇庆高新区打造产业强市主战场,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全市各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集成的区域特色园区。

4、报告内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地要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形成招商引资千帆竞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升腾景象。  

肇庆机遇:2022年12月21日,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举行,来自肇庆的“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引起关注,该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达产后预计每年产值不低于35亿元。  

近年来,肇庆持续深化产业招商落地攻坚年行动,坚持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2022年引进产业项目536个,其中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27个,制造业项目投资额411亿元。产业和制造业成为拉动肇庆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接下来,肇庆将牢牢扭住产业招商落地这个“牛鼻子”,坚持“项目为王”,大力推行项目化工作法、一线工作法、面对面工作法,全面加强产业项目全流程调度督导,落实市、县领导挂点服务重大招商项目,全力以赴抢抓项目落地建设,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体系。  

5、报告内容:支持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改,新推动70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肇庆机遇:近日,肇庆高要金利镇实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金利镇拥有各类五金企业超5000家,产业链涵盖方方面面,但是产品附加值不高也是现实问题,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备受关注。

为此,肇庆围绕五金产业集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落实资金奖励、税收优惠等政策,高要区将出台高技能人才培育方案和政策,并将实施企业技术改造专项扶持资金政策,实现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提升,打造示范标杆。  

 肇庆提出,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体系,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先进动力电池两大产业集群,壮大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做精做细金属加工、绿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更有力度的支持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加快谋划新型储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6、报告内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肇庆机遇: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肇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肇庆的国土面积最大(占26%以上),土地开发强度最小(6.5%),森林覆盖率最高(70.7%),风能、光能、水能资源丰富。 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布局上,肇庆将加快推动广宁浪江、封开谠山等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推动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基地,这将为肇庆优化能源结构提供强有力支撑,逐步实现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能源深度开发利用“双轮驱动”。  

 “十四五”期间,肇庆拟投资约1000亿元建设164个绿色能源项目,初步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并加快谋划新型储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为大湾区绿色发展作出肇庆贡献。 

7、报告内容: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广湛、珠肇、梅龙高铁和粤东城际等项目建设。  

肇庆机遇:交通互联是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的基础和关键。

肇庆把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加强交通设施硬联通、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是题中之义。近五年来,肇庆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529.9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95.1公里,“向东看、向东赶”的高快速通道网越织越密。  

 随着加快广湛、珠肇、梅龙高铁和粤东城际等项目建设不断推进,肇庆融珠入湾、深度融入广州都市圈将更有支撑。  

8、报告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肇庆机遇:肇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23年1月6日,肇庆在高要金利召开现场会,打响了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第一炮。  

 接下来,肇庆将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成立指挥部和市领导定点联系机制,统筹好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增强县镇村内生动力,全力破解内外双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做强做精做优每一粒高质量发展的细胞,着力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一是实施富县工程。深入实施县域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东部板块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城市功能品质,打造成为带动全市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推动西部板块提升生态保障和绿色发展能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完善市内帮扶协作、差异化考核等机制,推动各地打好特色牌、协作牌。  

二是实施强镇工程。坚持示范带动、分类施策、分批推进,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打造一批全国千强镇、全省百强镇。全市先行启动“两工两农”4个乡镇高质量发展试点,即推动高要区金利镇、四会市大沙镇两个传统工业镇提质增效,以及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协调发展、鼎湖区沙浦镇打造现代农业强镇和创建中国农业公园,带动各县(市、区)每年打造若干个重点镇,推动各乡镇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实施兴村工程。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打造一批示范村、经济强村。坚持以美学思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坚持以职业化方向培育现代农民,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  

9、报告内容:建立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实现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45个县(市)帮扶协作全覆盖,做好珠三角12个县(市)产业协作工作。 

肇庆机遇: 肇庆与广州、佛山地域相邻、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三地在产业协作、乡村振兴、交通互联、社会民生等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2017年,广州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将首个自建整车生产基地落户肇庆,生产能力从10万辆迅速扩展到20万辆,并带来近百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项目。这是广肇产业联动的生动实践。目前 ,肇庆承接珠三角四个万亿级城市产业、科创外溢趋势愈加明显,肇庆也为引进企业提供优越的发展舞台,“广深佛莞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肇庆落地”的创新链已经形成。  

2022年8月,《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印发,肇庆东南板块的端州、鼎湖、高要、四会4地全部纳入广州都市圈中,进一步推动了广佛肇三地交流与协作。  

在广州都市圈着力构建“一核六极”空间格局中,佛肇联动组团和珠江西岸临空经济区是其中的“两极”。佛肇联动组团将以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产业园)、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引领,推动佛肇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合作;珠江西岸临空经济区依托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由佛山、肇庆联动建设,向西辐射粤西、大西南地区。  

产业协作上,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将与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产业园)协同建设,肇庆高新区、金利高新区将和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三水园)联动发展,推动两地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合作。  

为推动跨市创新协同,指引提出共建共享区域性重大战略创新平台,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肇庆高新区作为重要载体,将打造成面向广州科技创新人才的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  

10、报告内容: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  

肇庆机遇:近年来,肇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难点,打造“肇庆服务、天天进步”品牌,营商环境保持在全省前列。  

如今,肇庆18115项高频事项的证明事项实现免提交;8项不动产登记业务“秒批”、企业开办一天办成、“全肇办”涉企服务模式被评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  

接下来,肇庆将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全面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信用肇庆建设,确保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保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11、报告内容: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集中连片打造功能多样的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  

肇庆机遇:肇庆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最广大的林地面积和最高的森林覆盖率,并在2016年和2020年分别创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8月,鼎湖山、烂柯山被纳入广州都市圈生态屏障。肇庆还积极谋划建设广东(肇庆)植物园,争取纳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

当下,肇庆正深入开展绿化肇庆大行动,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空气污染整治、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区域的保护管理,多管齐下,久久为功,不断提升肇庆的生态环境质量。  

接下来,肇庆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实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坚决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持续擦亮“山湖城江林泉峡”生态名片,为“绿美广东”作出肇庆贡献,肇庆担当。  

12、报告内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大湾区文化圈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肇庆机遇:肇庆是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都,是广府文化发祥地、粤语发源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肇庆独具特色的地理文人气息,形成广信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包公文化等一批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创建国家级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提上日程。

近年来,肇庆擦亮“中国砚都雄才故里”的闪亮名片,高规格建设“黎雄才美术馆”,重现在中国画界以及岭南画派的荣光,重振肇庆在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打造全国岭南画派的传承创新中心和全国写生基地。

当前,肇庆正在创建国家级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造大湾区青少年红色研学聚集地,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抓好“夜经济”现代都市文明新窗口,打造高品质文旅商贸休闲街区、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知名品牌酒店建设;着力培育新型文旅业态,创新消费模式,通过科技、金融、创意赋能文旅经济发展,引进华为技术与小鹏新能源汽车合作,打造无人驾驶智能场景旅游示范区。

【策划】马喜生

【采写】吴帆 刘亮 施亮 王焌鑫 卢舒曼 卢逸轩 唐锦洪

【通讯员】梁爱玲 廖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