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肇庆新闻 > 正文

一根高良富笋的“产业经”


从山边野笋,变成农民致富笋,种植面积从上百亩扩种到上千亩,近五年来,更是搭着乡村振兴东风,乘着“互联网+”潮流,延长了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4000万元,这是德庆高良富笋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蝶变,推动了上千农户发家致富。

走访

富笋市场供不应求

阳春三月,万物萌动,正是富笋的上市时节。3月7日,记者走进盛产富笋的德庆县高良镇,农贸市场里富笋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饭店推出多种富笋美食,客流络绎不绝;富笋种植基地里,农户更是忙碌挖笋,抢先上市。

“随着越来越多人喜爱吃富笋,其身价也越来越高。现在富笋批发价约9元/斤,相比往年同期3元/斤,价格已大大提高。”富笋种植大户何炳坚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过年时节,富笋少量上市,最贵卖到28元/斤。由于品质独特,清脆爽甜可生吃,深得消费者的喜欢。目前,市场仍供不应求。

在采访过程中,何炳坚的电话、微信响个不停,均为老客户找他订货。他告诉记者,进入3月以来,每天富笋的出货量超1000斤,挖笋的速度已跟不上订货量。客户大多来自珠三角,还有部分发往新疆、黑龙江、北京、上海等地。

发展

电商冷库双管齐下

据了解,富笋身价的递增,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在万物互联时代,勤劳务实的高良人敏锐嗅到商机,积极融“电”触“网”,政府积极打造富笋节,借助“互联网+”,将鲜为人知的富笋,逐渐变成远近闻名的美食,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

种植大户郭二洪是“互联网+”先锋,每天不用跑市场,在家就有订单从网上“飞”来。他告诉记者,现在物流业发达,同城当天可达,省内珠三角次日可达,外省两三日可达,为富笋融入电商奠定基础。

为推动富笋规模化、产业化,高良镇政府还积极推动田头冷库建设,建成10家田头冷库,以延长富笋保质期。记者见到,高良村建有一间大型冷库,以共享的方式供农户使用。即农户储存少量富笋可免费,种植大户储存则以收取电费形式,低价租用。

“冷库的投入不仅方便富笋储藏、运输,延长保质期,还可调剂富笋的价格,利于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何炳坚告诉记者,在富笋大量上市时节,有些农户为了尽快卖出富笋,会低价处理,形成不良的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而冷库可以收储富余富笋,确保富笋价格的稳定,增加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趋势

逐渐形成全产业链

在乡村振兴大潮发展之下,近年来,德庆县高良镇依托富笋,逐渐形成了竹子加工、美食开发、农旅体验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进一步为富笋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何炳坚告诉记者,老竹子出笋量不高,且小,每年都要进行更替。以前换下来的竹子只能当作篱笆或支撑架。但自从高良镇有了加工厂后,农户收益提高了,富笋也成为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高良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高良镇有一家竹子加工厂,能消化农户每年更替的竹子,用于造纸。此外,该镇正筹划建设多一家竹子加工厂。

为拓展富笋销路,该镇还开发了新的美食,除传统猪油网包富笋、清炒富笋、木薯粉酿富笋等传统做法,新增的冰镇刺身富笋也备受食客喜爱。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农户开始涉足乡村游、农家乐,邓绍泉便是率先发展农业体验的种植户之一。“为让更多市民认识富笋,品尝富笋,体验挖笋的乐趣,前几年我开始推出挖笋体验。每人收取28元,挖到的笋可全部带回家。”邓绍泉告诉记者,有趣的挖笋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也有效带动了其增收。

近年来,高良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投入资金和技术,加大对富笋产业的扶持力度。把富笋列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项目,将富笋烹饪制作工艺列为“粤菜师傅”培训项目,建立“产地+饭店”订单农业销售模式,开发新的体验农业生态路径,一条富笋的全产业链正在形成。

【记者】杨丽娟

【特约记者】张水木

【通讯员】李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