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阳江新闻 > 正文

“南鹞”代表阳江风筝,如何闪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丨阳江历史文化行


开栏语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2023年8月底,阳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提出“433”工作安排,将“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列入了重点工作内容,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漠阳特色文化,加强阳江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和活化利用。

为此,南方+、南方日报阳江记者站与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策划推出“阳江历史文化行”系列报道。围绕阳江历史、海丝文化、文化遗产等进行挖掘和梳理,促进人们进一步了解、关注、传播和弘扬阳江文化,进一步坚定阳江的文化自信和增加文化自觉,助推阳江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阳江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数百年辉煌的高凉文化中,阳江长期是高凉郡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阳江历史长河中,也孕育出了众多文化名人,民间文化兴盛,阳江风筝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阳江风筝历史源远流长,是“南鹞”的发祥地之一,有“北潍坊,南阳江”之美誉,至少已有340余年的文字记载历史。

在民间,中秋后,家家户户制作风筝,在房前屋后、阡陌田野随风起放,村村巷巷,热闹异常。重阳节,更被认定为“登高放鹞日”,这一天,阳江人保持着郊游、登高、放风筝的习俗,县城的人们更是倾城而出,扶老携幼,到郊外登高放鹞,而文人墨客聚集一堂,赋诗饮酒,猜拳看鹞。

即使如今,阳江风筝仍不只是小孩的专利,在阳江市区鸳鸯湖公园国际风筝竞技场,经常能看到许多大人像个大小孩一样,拽着长长的风筝线迎风奔跑。

在阳江市区鸳鸯湖公园国际风筝竞技场放风筝的人数不胜数。

在阳江市区鸳鸯湖公园国际风筝竞技场放风筝的人数不胜数。

数百年来,阳江风筝也衍生出了独特的风筝文化,承载着阳江人民共同的情感记忆,寄托着阳江人民驱除邪恶、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和谐的美好愿望。

清初已很兴盛

亲朋好友相邀郊外登高放纸鸢

关于中国风筝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木鸢说的最早记载是春秋时期,《韩非子•右经》有墨子作木鸢的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这也是世界公认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架风筝。其以极薄的木片扎制,故称木鸢。

南北朝时,风筝已用于军事用途。《南史》卷八十侯景传记载,侯景作乱,将武帝围困在梁都建邺(今南京),很快内外段断绝联系,有个叫羊车儿的人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将皇帝诏书藏在其中,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前趁西北风放出去,然而信未送达,被叛军射了下来。

到唐朝时,风筝应用普遍,晚唐诗人高骈《风筝寄意》: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宋朝时放风筝在民间已很盛行,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有描绘放风筝民俗。

那么江风筝源于何时?有人说是由1400年前高凉俚族大首领冼夫人引进,是用于传达军事信息的通信工具,也有人说与阳江人出海打鱼习性相关,打鱼人用风筝向家人传达信息。但两种说法均无记载,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阳江风筝》一书认为,不符合历史事实。

据学者和民俗文化专家考究推测,阳江风筝应初始于元明时代或更早,到清朝时,放风筝在民间已相当兴盛,成为群众重要文化活动,重阳节更是约定俗成的“登高放鹞日”,当天阳江县城人会倾城出动。

康熙二十七年《阳江县志》关于重阳放风筝记述与康熙二十年一致。

康熙二十七年《阳江县志》关于重阳放风筝记述与康熙二十年一致。

不过,有文字记载的目前发现最早是在清初。康熙二十年(1681)《阳江县志》是阳江现存最早的县志,其《卷之一·风俗》记载,“亲友相邀郊外,登高放纸鸢……晚落始息。”大意是,重阳节阳江人邀请亲朋好友到郊外登高放风筝,场面非常壮观,而且到傍晚才停歇。此后至民国阳江县志均有记载,但文字少得可怜。

或许是风筝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清朝诗词中留传下来有关阳江风筝的内容反而较多,其中《阳江风筝》一书收集了清朝6首有关风筝的诗。清代同治朝贡生李春元在《鼍江竹枝词》中写到“登高逸兴知谁最?竞向云中放纸鸢”。清代女诗人王若霞(今阳西人)也留下了《纸鸢》一诗:“染素成形骨杀青,天风吹我到空冥。回头自觉乾坤小,正翮还从岛屿经。号乌何愁弋者慕,名筝不在美人擎。无端只与儿童戏,仰面长看系目绳。”

民国时风筝赛事已是官方重要活动

民国时期,阳江风筝进入鼎盛时期,风筝活动已是富人们的重要文化活动,官方还组织了众多比赛活动,促使了风筝文化活动在民间的极大发展。

阳江文化学者邓格伟在《梦鼍集·阳江风筝史话》记载,民国时期阳江县文教馆曾经常组织风筝赛事,并奖励前三名。民国二十六年(193710月12日,16岁杨茂芝制作和放飞的灵芝风筝被授予冠军称号,荣获一头金猪和一面红旗的奖励。民国三十二年(1943)10月7日,16岁的冯光在重阳节放鹞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得到10串炮仗和县长罗贤亲书“直上云霄”四字的绿色丝绸锦旗一面。直到1986年4月在山东潍坊市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上,冯光作为代表队员,其灵芝风筝获得板子类型中的金牌。

当时,阳江城“梁、唐、左、张”四大富豪扎制的风筝甚是出名,风筝多为花草鹞。所有风筝中,灵芝风筝最为知名,有四大流派,分别是江城西濑的姜小池,潭塘的杨达三、杨茂芝,平冈的关宽,其中姜小池是江城西濑人,他的“灵芝”曾在西濑河船上放飞,令人叫绝。

邓格伟是清代阳江著名教育家、书法家邓琳(1829—1893年)的五世孙,因为家学原因,对阳江民国风土人情颇为熟知。他在该书中还记载了民国时阳江县城许多轶闻趣事:

县城南门街左凤柴风流倜傥,喜好放鹞,端午过后就请艺人到家中与自己同扎风筝,痴迷程度被乡里取笑调侃。民国江城扳桂巷富有人家谭光国,也是每年农历五月便着手谋划重阳节事宜,酬金10担谷,请扎鹞高手云集家中扎鹞。邓琳长孙邓哲民在1928年重阳节为左宅扎制一只巨型石榴风筝,但穿不过北城门,只好请人从城门头吊上这只风筝,移搬出城墙,此事被江城老百姓传为奇闻。

北山是阳江古迹名胜,清道光二年《阳江县志》详细记载北山古迹情况(此为两张图拼接而成)。

北山是阳江古迹名胜,清道光二年《阳江县志》详细记载北山古迹情况(此为两张图拼接而成)。

长达340余年

北山是重阳放风筝胜

民间传说,九月登高放鹞可趋吉避凶,风俗也延续至今,其实也寄托了人们驱除邪恶、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和谐等美好愿望。北山,则曾是阳江人重阳郊游、登高、放风筝这一文化活动的中心,如果从北山有记载在重阳放风筝时开始算起,至今有340余年历史。

曾经,北山附近还有东山,也是重阳郊游、登高、放风筝的重要活动场地,不过,由于两者距离太近,后将两者合并统称,就是现在的北山公园。阳江城四周是护城河,城内沟壑纵横,船是最重要的出行载体,出城到北山,乘船更方便。

邓格伟在《梦鼍集》记载,到清末民初,阳江城仍然以水路为主,重阳节时,富绅商贾、文人墨客,多泛舟至北山先出西城门,在河堤官亭口下船,经上濑园仔渡,过金鸡阁、北山巩桥后,在巩桥旁边的水松根上岸,入北庙,登北山、东山。

清光绪拔贡陈芸池《乙巳(1905)重九同人泛棹登高北山有感》写道:“鼍江江北北山头,重九登高客泛舟。雅集群贤开胜会,肯抛佳节负清游。”诗中的客泛舟,指的就是乘船到北山的情景。

重阳前一天,在北山的北庙搭起大坛,杀牛宰猪,备足酒料。或许演大戏(粤剧),风筝竞放前,摆放在北庙旁,供人观赏。

那时的北山(东山),树木稀少,怪石峥嵘,景致优美,是阳江风景和古迹名胜。清时的阳江县志均有记载,说山顶上有巨石,如手掌,可容纳十余人,“名仙人石”,王亘是南宋恩州(治阳江)知州,在石上凿渠,“为葫芦形,激水流觞,时人称为流杯池”,后世被称为阳江古八景之一。

文人墨客往往在巨石上饮酒赋诗看风筝,清末阳江拔贡、书法家林葆莹作诗:“浮屠七级北山坳,纸鹞参差万影交。有客流杯池上醉,一葫芦酒杂山肴。”直到清朝末年,该石仍是登山游乐点,阳江诗人阮退之(1897-1979)《忆童年》中有诗句:“陡忆北山游钓处,神仙石上话神仙。”

明清时,北山上文化古迹众多,其中之一的知名景点是有六七百年历史的翠岩亭,当时名人游此常赋诗作词。清康熙二十年《阳江县志》卷之四记载了明朝4首有关翠岩的诗歌,其中明中期嘉靖年间广东名人唐守敬写有《翠岩》:“灵岩苍霭合,古碣翠台深。最是披襟好,携觞得共临。”不过,该亭在清道光初年已废。

北山上还有建于北宋咸淳年间的瑞禾亭,后还建有宁国、圆明寺等,在清道光初均已废,不过,建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的风水石塔,以及历代的众多石刻,至今还矗立在北山公园。山下有北庙,南麓还有唐越国公冯盎墓等。

邓格伟在《梦鼍集》记载,民国年间,曾一度出现初九日在北山,初十日在东岳庙附近放风筝的习俗。在重阳日住在阳江县城人有在北山吃花蟹、唱山歌、猜拳习惯。有的富家,不走水路,走陆路,请人将食物(猪、牛肉及果蔬)放在食格箱上,两人抬着穿过北城门到北山。民国江城扳桂巷富有人家谭光国在重阳参加风筝活动时,请来三名青楼女子,身穿新衣服,泛舟到北山为主人助兴,事后每人赏得一枚金戒指。

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阳江城群众仍自发到北山放风筝。北山也是群众性风筝赛事主战场,其中,1959年为庆祝国庆十周年,阳江尤其重视风筝比赛,群众竞赛设在北山,学校竞赛场在两中髻山。

不过,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风筝活动主战场开始转移,在北山举行的最后一场大型风筝赛事是1983年重阳节,场地在北山东面小山头。当时,著名国画大师关山月等一大批阳江籍名人回乡参加了这场盛会,为北山至少300年来繁盛的风筝文化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国内外大放异彩

风筝已成阳江文化交流使者

新中国成立后,除北山外,江城的望瞭岭、鹩岗、髻山、玉母冈,乡下的大沟、东平,还有平冈、埠场、织箦、新圩、程村和沙扒等地都是阳江人放风筝的场所。

阳江地区的传统风筝民俗活动盛况,也通过媒体传遍全国,到1965年重阳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到阳江摄制放风筝竞赛纪录片,地点在望瞭岭,曾轰动一时。

改革开放以后,阳江文化体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1988年阳江建市后,阳江将风筝作为文化名片、交流“使者”,在海内外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举办赛事是重要的交流形式,历年来邀请有欧美的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德国、荷兰等,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国家参赛,每年赛事都会引来数十万群众观看。

最初阳江风筝赛事常常在望瞭岭举行,望瞭岭就是现在阳江市区的东岳公园,在1984年至1990年,连续四届风筝竞赛场地设于此。

为进一步弘扬阳江民间传统文化,阳江在1991年建设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风筝场“南国风筝竞赛场”,位于阳江市区鸳鸯湖公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万人。也就是自该年开始,阳江市级及以上风筝竞赛大多在此地举行。早在1992年,阳江市还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了“阳江风筝节”。

阳江还积极参加国内国际赛事,阳江风筝队比赛足迹遍布14个省市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特别是1990年4月,阳江选派的阳江灵芝风筝参加山东潍坊的第七届国际风筝会“世界十绝风筝”评比活动,力压27个国家代表队的特色风筝,一举胜出,成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

阳江风筝队还作积极参加美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的国际大赛,出访过美、英、法、德、意等近10个国家,广泛进行文化交流。其中1992年阳江风筝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参加国际风筝盛会期间,先后到13所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为5000名师生现场制作风筝和放飞表演,引起巨大轰动,阳江巨龙等风筝被明尼苏达艺术学院和艺术博物馆收藏。2000年,阳江风筝队参加美国加利福尼亚第十五届柏克莱风筝节,阳江龙、双龙戏珠风筝分别荣获表演冠军和设计最优冠军,比赛吸引了近10万名观众,其中华侨有1万多人。

自1986年以来,阳江举办各类风筝赛事达48场次,风筝代表队参加广东、全国和国际风筝比赛140次,为阳江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其间,阳江风筝队代表广东参加全国及国际比赛,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获得的金牌数百枚,15次团体总分居所有参赛队伍第一,是全国获奖最多的团队之一。

1990年阳江市风筝节的场面。

1990年阳江市风筝节的场面。

“北潍坊、南阳江”

阳江风筝是南派风筝杰出代表

长期以来,阳江民间风筝活动极为盛兴,早在1993年,阳江就被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中国风筝之乡”。至今,阳江风筝已享有“北潍坊,南阳江”之美称。

阳江风筝是中国风筝“南鹞北鸢”中“南鹞”的典型代表,以“工艺精巧、放飞技高、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等特点著称,其中尤为突出的风筝主要有灵芝、阳江龙、百足、崖仔以及各种花草鹞,体现了南派风筝传统文化之精髓。

灵芝风筝则是阳江风筝的精品。它是当前国内唯一存世的、带完整鸣器(藤弓制作),且唯一不带尾巴的板子类风筝,集阳江风筝生动形象、结构严谨、音响效果、放飞技术等优点于一身,是南派风筝的杰出代表,曾多次在全国风筝比赛中荣获冠军,也是中国唯一取得全国比赛“六连冠”的风筝。

冯光扎制的特色灵芝风筝。

冯光扎制的特色灵芝风筝。

带有鸣器的灵芝风筝放飞时,会迎风“嗡嗡”作响,时而低鸣、时而尖锐,时而委婉、时而悠扬,恰如古筝弹奏的妙音,方圆数十公里都能听到它的鸣叫,是名副其实的“风筝”。

灵芝风筝带鸣器,很早就有文献记载,至少可追溯到清朝初期。康熙二十年(1681)《阳江县志》说风筝“鸟兽蛱蝶之状……悬藤于其巅,半空声响嘹亮”,道光三年《阳江县志》说风筝“悬藤弓其上,半空嘹亮,响彻云响”。

灵芝风筝造型也是传统风筝中一个可与北京沙燕、南通板鹞媲美的独特品种。北京风筝是中国六大风筝流派之一,最为出名的就是北京沙燕。南通风筝是我国风筝发祥地之一,和北京风筝名列为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板鹞闻名中外,是南派风筝代表之一。

此外,具有阳江特色的风筝还有龙风筝、百足风筝、孩雀仔风筝、吹蛾风筝等。其中,阳江龙风筝名震海外,在各项赛事中频频获奖,是除了灵芝风筝之外,阳江风筝的又一代名词。

吹蛾风筝则是阳江风筝的另一绝,书名为“特技”,无法直接放飞,通常是在龙或蜈蚣等大型风筝的特技表演时使用:当风筝放飞天空后,将装有小鞭炮或信香(即火引)的吹蛾调制好,放在两个滑轮挂在放飞线上,沿着放飞线被风吹到天空,当碰到放飞线某绳结处时,促使吹蛾翅膀收起,同时因信香碰触点燃预先放好的鞭炮,空中立刻响起喜庆的鞭炮声,达到有动有声的效果。放飞过程中可重复表演。1988年4月,该特技在潍坊全国风筝邀请赛中初次表演,惊艳全场,得到国内外风筝友人的一致赞赏。

阳江风筝的一绝——吹蛾风筝。

阳江风筝的一绝——吹蛾风筝。

如今,鸳鸯湖公园南国风筝竞技场附近的阳江风筝馆,是阳江名副其实的风筝“博物馆”,陈列着阳江各样式具有代表性的风筝。一楼是阳江特色风筝展区,映入眼帘就是被称为“世界十绝风筝”的灵芝风筝。它取自于白娘子盗灵芝仙草传说,其结构上方为一片白云配以盗仙草和金山寺画面,中间是一托大灵芝,下方是口衔灵芝草的梅花小鹿。

再往里走,便能看到布置成阳江老城区的“九街十二巷”“南恩路骑楼”的展厅,展厅正中间是一个铜制小人放飞龙串风筝的场景,惟妙惟肖。在该场景四周则展出了以花、草、瓜、果、菜、鸟、鱼、兽等为主题的风筝,数量众多,令人眼花缭乱。

不断变革创新,传承有人

近几十年来,阳江风筝闻名海内外,风筝活动受到更多人喜欢,得益于1989年阳江建市后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阳江风筝》一书认为,阳江风筝的抢救和振兴,有一批“令人敬佩的功臣”,其中原阳江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国风筝协会原副主席吴一苏尤其值得怀念。

1988年以前阳江风筝活动在民间虽然火热,也组织放飞竞赛,但队伍零散,规模不大。1989年,吴一苏走马上任阳江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就把风筝运动作为群众体育运动的龙头,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当时他看到阳江风筝最大的不足是扎制的保守和落后,与兄弟省市差距很大。于是,他大胆改革与创新,组织老艺人在工艺制作上进行创新,为说服他们把用纱纸裱糊改为用丝绸、绢布裱糊,把用普通粉彩颜色绘画改为用荧光色绘画,他亲自到老艺人家中探访慰问,耐心细致做动员工作。

最终改革成功,阳江风筝变得雍容华丽,放飞到空中熠熠生辉,而风筝扎制技艺也上了新台阶。改革后的阳江风筝亮相全国大赛,很快就获得了巨大反响:在1990年第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第四届全国风筝邀请赛上,获得“世界十绝风筝”的阳江灵芝风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新的绘画和独特工艺。1993年,在河南开封全国风筝比赛上,阳江巨龙风筝,在不到一级风速的劣境下,直冲云霄,腾云驾雾,被称为“中国第一龙”。

阳江也组建了风筝协会,举办各级风筝比赛,培养接班人,使得一大批青少年风筝好手茁壮成长,2005年,阳江风筝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批批老艺人发挥巨大作用。

16岁在民国时就已一战成名的冯光,每次代表阳江风筝参赛,必能获奖,其中获得十绝的灵芝风筝,就是他的杰作,他还培养了许多徒弟,成为阳江风筝队伍的优秀人才。

被称为“全能宗师”的梁汝兴,在风筝绘画上大胆创新,吸收广告画大而远的整体效果,还吸收门神画、中国月份牌年画等表现技法,使得风筝远看非常有气势,近看更精绝。他还广纳学徒,开设风筝制作讲座,曾是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外聘教师。

梁治昂就是梁汝兴的徒弟,在2017年被广东省文化厅评定为阳江风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治昂是70后,他回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家家都会自己做风筝,他自幼就热爱制作和放飞风筝,“那时在乡下竹子是很容易找到的,再拿一些家里盖稻谷的透明胶布就能做成一个风筝了。”

阳江风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治昂。

阳江风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梁治昂。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40多岁的女司机梁姐还在读小学,风筝是她和同学们的玩具之一,她说那时的学校经常有风筝比赛,还有风筝手工制作课,“现在孩子哪有我们那时幸福,回到家就要写作业,没有时间去做手工活。”

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现在阳江风筝文化的传承,梁治昂有自己的见解。“现在我们风筝的传承模式,已从家族或者师徒传承逐渐变成了学校里师生间的传承。”梁治昂认为,这样可以使更多对风筝感兴趣的学生接受教育,作为学校课程可以使制作工艺更加标准化、数据化,“以竹片为例,竹片需削到什么厚度,师傅一般回答差不多就行,作为一门课程,我就会告诉学生具体的数字,工艺的标准化和数据化可以使其更加直观,也更易传承。”

梁治昂前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讲授风筝文化。

梁治昂前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讲授风筝文化。

和师傅一样,梁治昂也在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兼职老师,开设了“风筝制作与放飞”课程。之前他的课只开放给体育系的学生,后来因为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便成为了全校的公选课。他还会在学校里举办风筝比赛。多年来,每个学期都会有十几位表现突出的学生申请加入阳江市风筝协会,也有学生已经参加了风筝比赛。

除了学校,阳江风筝馆也是重要传承地,一楼是“风筝博物馆”,二楼则是制作风筝的场地,常开展制作风筝的课程、研学游等活动。在这里,可以近距离看到一只只造型优美的风筝在阳江风筝传承人的手上诞生,还有许多阳江风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自指导学生制作风筝和放飞。

在梁治昂看来,如今不仅需要加强阳江风筝的宣传力度,还需持续打造成熟的产业链,“我们希望,下一步能通过生产售卖富含阳江风筝文化的文创产品,来进一步扩大阳江风筝影响力。”

【策划】曾超群  杨世华  赵强

【统筹】陈步上

【采写】雷怡婷  陈步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