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揭阳新闻 > 正文

吃出新年好愿景:揭阳人正月初七少不了一碗“七样羹”


1月29日,正逢正月初七,今天揭阳人的饭桌上少不了一碗七样羹。

张冰纯、唐楚生制图

张冰纯、唐楚生制图

七样羹又称七样菜、七宝羹或七种粥,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食俗由来已久。相传,宋朝有位官员遭到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走到揭阳榕江边一片偏僻荒野时,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几样野菜,煮成杂菜汤聊以充饥。菜汤刚落肚,官员顿觉眼睛明亮,浑身有劲。后来该官员复职高升,忆起当年在煮汤的“救命野菜”共有七种,便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样羹”而食。

虽古籍无载,仅凭口口相传,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的食俗却沿袭至今,逐渐发展为潮汕、闽南、梅州地区春节时独具特色的传统食俗,人们以其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在揭阳,人们常根据“谐音”择这七种寓意美好的蔬菜做七样羹——大(芥)菜、厚合、芹菜、青蒜、春菜、韭菜、芥蓝。

大(芥)菜,谐音“大财”,寓意着财源滚滚来;厚合谐音“合家平安”,包含家庭幸福美好的夙愿;芹菜意味着“勤劳”,潮汕人尤其相信,只要勤劳肯干,金山银山也能获得;青蒜谐音“会算”,与厚合菜搭配寓意“诸事合算”或作有钱藏之意;春菜谓之存财,是潮汕特有蔬菜,寓意“回春大地,万象更新”;韭菜的“韭”同音“久”,有“长长久久”之意;芥蓝谐音“各人”,与以上各种好意头的蔬菜联系起来就成了“韭”“合”各人。

除了意头好,七样羹还是一道具养身功效的健康菜,蔬菜中富含的植物粗纤维,有助于清热解毒,帮助肠胃蠕动和消化,缓解因气候导致的口干舌燥、气喘心烦,在经过了新年的大鱼大肉之后,正月初七的七样羹正好让肠胃“歇歇气”。

关于七样羹的功效,揭阳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风趣的俗语,“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奴仔吃了变红芽(面色红润),姿娘仔吃了如抛(朵)花”。

【统筹】唐楚生

【媒介助理】程羽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