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下称“教博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当天下午,教博会分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举行。珠海、江门、茂名、中山、肇庆五市教育局负责人化身“推荐官”,向与会者推介当地教育特色亮点和发展方向,并就破解新时代基础教育难题、推动大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交流。
中共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在推介中介绍,对标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极点城市的定位,珠海结合市情,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质教育回应群众期待,赋能城市发展。
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
五个“高”支撑起教育高地战略定位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在珠海时空交汇、战略叠加,珠海迎来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正加速发展成为大湾区又一重要引擎。珠海教育同样迎来发展契机,对标城市新定位,珠海教育定位也应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习恩民详细阐释了教育高地内涵。首先珠海教育应该是高站位的教育。珠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排头兵,珠海的教育也必须在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走在前、做表率,以政治上的高站位推动教育高地的建设。
其次,珠海的教育应该是高质量的教育。教育质量是社会衡量教育优劣的重要指标,追求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主线。教育质量不能停留在口号上纸面上,必须可感知可触摸。珠海教育的高质量必须在与全国、全省先进城市的对比中凸显出来,必须在老百姓的口碑和“用脚投票”中体现出来,必须量化为可检验的数据、可比较的增值性评价,用评价促质量、向管理要质量,让教育成果可感可知。
再者,珠海的教育应该是高满意度的教育。坚持“以生为本”理念,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倾听学生呼声、反映学生愿望、保障学生权益、关爱学生成长。基础教育阶段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打破“唯生源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精准施策、因材施教,帮助每一名学生收获出彩人生,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珠海的教育还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大力开展基础教育学位攻坚、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幼儿园假期托管服务、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等教育民生实事,切实把群众“诉求清单”变成“满意清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后,珠海教育还应是高吸引力、高辐射力的教育。教育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体现,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珠海教育的高吸引力体现在投资环境上,就是通过建设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让优质教育成为珠海招商引资、引才留才的亮丽名片。珠海教育的高吸引力体现在教育本身,就是能够集聚全省、全国、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在珠海碰撞思想、引进人才、落地项目,打造教育高地、教育之城。珠海教育的高辐射力就是要产出教育成果,通过培养名师名家、提出创新理论,传播珠海教育好声音,努力在全省、全国创出品牌,扩大珠海教育的影响力。
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正在推介珠海教育未来。
打好“组合拳”服务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发展目标,并明确指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珠海将承担着怎样的使命?
习恩民介绍,珠海将打出“组合拳”,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珠海教育的影响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珠海力量。
做强自身是基础。珠海聚焦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促均衡的目标,做好学位扩容的“加法”,连续4年将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实施学校建设投资倍增计划。做好教育提质的“乘法”,实施名校倍增工程,高位嫁接北师大、华中师大、中山大学等名校资源开展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写好教育优质均衡的答卷,自2020年起累计投入6亿余元专项资金支持西部及海岛地区教育事业,实施西部地区教育振兴攻坚行动。彰显教育惠民的温度,由市、区财政全额保障,实现校内课后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办幼儿园晚托和暑期托管服务。
助力区域融合,三方合力推动珠港澳教育合作提档升级。截至目前,缔结103对珠港澳姊妹学校(园),其中珠港姊妹校40对、珠澳姊妹校63对,涵盖学前到高中各学段。以姊妹学校为纽带,推动三地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等层面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推进澳门科技大学在珠海设立高等研究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教联盟、珠澳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引进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近年来培养近5000名跨境旅游专业人才,就业率98%以上。全力保障在珠港澳籍居民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并将惠港惠澳政策扩大到学前教育阶段,目前在珠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港澳籍学生近4500人。
习恩民表示,下一步,珠海在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同时,将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能力,办好中小学生午休“躺平睡”、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等教育民生实事,提高湾区居民在珠生活幸福感、满意度。同时深化珠港澳教育交流合作,探索合作办学的新制度、新办法,打造姊妹学校升级版,条件成熟时合作共建学校。建设珠澳高校联盟,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推进两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珠海产业发展和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用好深合区重要平台,深化珠澳跨境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澳门新街坊”建设子弟学校,支持合作区深度对接澳门教育体系,高标准发展基础教育,满足各类人员的就学需求。
【采写】南方+记者 冉小平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