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长安镇乌沙社区加大文体设施投入,居民生活更有滋味


打开一本书,在书海中遨游。每当闲暇时刻,乌沙社区居民阿瑜都会来到社区公园内的城市阅读驿站,在驿站内细细品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自从2019年9月,长安镇首间城市阅读驿站乌沙社区陈屋分站建成运营以来,“家门口的智慧书屋”让乌沙社区居民看书更方便。

城市阅读驿站是乌沙社区推进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从2014年开始,随着“文化乌沙”战略的实施,乌沙社区从撰写村志、编辑社区内刊、建设社区文化讲堂、训练社区篮球队、开办学生文艺兴趣班等基础活动做起,让居民自发参与的同时,发掘文化人才;同时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和主题公园等,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用文化滋润人心,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当前,乌沙社区投资3000万元升级乌沙影剧院建文化中心,以此为依托,把周边区域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体设施合并统筹,打造成为社区最大的文化阵地,让更多文化成果惠及社区居民,让文化成为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

社区文化建设投入大手笔

长安镇乌沙社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部,毗邻深圳前海,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陈屋、蔡屋、李屋、江贝四个分社。有户籍人口4500多人,常住人口8万多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建设发展,乌沙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完成了从农业向工业、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

近年来,乌沙社区整合高端优质核心资源,致力于打造“全国智能手机第一村”品牌,推动智能手机产业链配套的持续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目前OPPO、vivo两大全球智能手机品牌企业均在乌沙社区,相关智能手机配套生产企业近300家,每年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村组两级纯收入超过3.5亿元。社区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社区股民每年可以得到丰厚的分红,并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作为经济实力位居全镇前列的社区,曾一度因为文化建设滞后而被外界诟病。为此,乌沙社区积极行动,将“文化乌沙”的发展理念放到社区发展的重要地位,在全市率先打造公共文化示范,以此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乌沙社区党工委委员、宣传教育办主任蔡镇超介绍说,从2014年起,乌沙社区提出了建设“文化乌沙”目标,每年投入费用,对社区内文化平台和项目进行整合挖掘。在此战略的引领下,乌沙社区先后完成了《乌沙志》《乌沙百事通》等编撰出版,并创办了《今日乌沙》、笔架山学堂等文化载体,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乌沙于南宋初期建村,距今已有八九百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乌沙保留了不少文物。其中,笔架山公园、蔡氏宗祠、玄坛古庙、李氏宗祠、杨侯古庙、戴氏宗祠等景观历史悠久,历史人文气息浓厚,是长安的著名景点。同时,乌沙社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粤剧文化、少儿体操、篮球运动等深受市民欢迎。但乌沙居民居住以分社聚居,公共文体设施的分布也较小较分散。为此,乌沙社区投入3000多万元升级旧影剧院,打造社区大文化阵地。在乌沙影剧院旁有乌沙幼儿园、乌沙小学,还有近年落成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我们希望把这个阵地建好,为社区的居民和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具备阅览、公共服务等多功能文化场所。”蔡镇超表示,社区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社区文化软件比较好,但硬件设施还是比较缺乏,以升级乌沙旧影剧院为中心,乌沙社区计划把周边区域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体设施合并统筹,打造成为社区最大的文化阵地。

目前,乌沙文体中心建设工程正在按部就班进行中,并计划于10月初完成主体工程及展览馆的布展工作,逐步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届时,乌沙“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也将迁入该中心,该中心将为辖区居民群众和企业员工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丰富活动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我退休好多年了,现在每周都过来上课,不仅厨艺越来越高,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乌沙社区的红姨一边做月饼,一边向大家分享她的开心事。

这个让红姨常去的地方是乌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是乌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乌沙社区龙头企业多,常住流动人员就有8万多人。如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是乌沙社区亟需解决的难题。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孕育才能展现成果。”乌沙社区党工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蔡国栋说,社区积极扶持和培育群众文化品牌、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文化需求,并以智慧服务实现升级等手段,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能力。

为了给社区内各类文化协会提供活动空间,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乌沙社区投资建设了乌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该中心共三层,每层约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设有多功能排练室、长者活动室、图书室、儿童绘本馆、儿童活动室、国学室、多功能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12个功能室,覆盖社区居民所需的现代化、多功能社区文化服务。

活动阵地有了,社区内居民的活动就多了起来。“割刀”是长安本土特色美食之一,将搓好的面粉以刀割的形式,制成面条,长安人称之为“割刀”。家住乌沙社区的芳姨一边做着“割刀”,一边告诉记者,乌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会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做菜,交流厨艺心得。爱做菜的芳姨也能一展厨艺,这让她非常高兴。

同时,乌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还会根据社区及外来务工人员的需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根据节庆而安排的食物制作、医疗保健主题讲座,举办瑜伽、广场舞等体育项目。

随着活动的开展,不同兴趣的社区居民组成活动小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多名社区居民表示,在这里,他们享受到了更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服务,开启了追求文明生活的新风尚。

家门口可享智慧图书服务

闲时看一本好书,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家门口的智慧书屋”为乌沙社区居民带来便利的读书体验。长安镇首间特色阅读驿站——城市阅读驿站乌沙社区陈屋分站2019年9月建成运营。该驿站位于乌沙社区陈屋公园内,由乌沙社区陈屋村投入建设,外观为古典结合现代玻璃房风格,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内部装潢简约大气,充分融合了森林童话元素。

阅读驿站是一种户外组装型、自助式、智能化的便民书屋,具备通借通还、电子借阅、查询预约、读者参与图书采购、无线上网、自动化开放管理等功能。每个读书驿站拥有纸质藏书5000册以上,电子图书3000册以上,藏书每月更新1次,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为用好管好这个家门口的智慧书屋,陈屋村还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配合驿站的活动开展。

乌沙社区居民陈先生表示,城市阅读驿站环境非常舒适,很适合小孩子前来阅读。“图书的种类也非常多,在这样的环境里能更好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他说。

城市阅读驿站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读者只要刷一下身份证,就能打开玻璃门,开始一场阅读之旅。居民前往就近的阅读驿站借阅图书,通过智能化联网服务就可以借阅到市联合图书馆的书,只需要在借阅机上录入身份信息便能实现借阅服务,在家门口享受市、镇、社区三级智慧图书网络的服务。

据介绍,市阅读驿站的建立,目的在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连接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形成阅读习惯。

2019年,《乡村振兴启示录——改革开放40年广东百村探索》出版座谈会在广东省社科院举行,该书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立项,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与省社会科学院组织撰写。课题组实地调研了全省300个乡村,遴选出100个村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示范百村”。东莞市共有5个村入选,其中长安乌沙社区就是之一,乌沙社区的建设成果获得外界肯定。

长安镇宣传文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篮球、戏曲、幼儿体操、幼儿粤剧……这些文化艺术项目都是乌沙社区的“金字招牌”,每年的各种文体赛事上总能看见乌沙社区的精彩演出。能唱能跳、能文能武,乌沙社区的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社区居民富起来后,对文化的需求明显提升。”蔡国栋说,接下来,乌沙社区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基础上,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将自上而下的“供”与自下而上的“需”有机结合起来,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记者】何明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