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汕头新闻 > 正文

南澳县:打响东江革命史上 渔民暴动第一枪


【编者按

英雄石洞、革命树、渔民公馆……在汕头乡村,留存着不少红色记忆,这些红色资源都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岁月流逝,这抹红色未曾暗淡,而是历久弥新,愈加鲜亮。

记录乡村的红色故事,就是在纪念先烈、留住乡愁。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近日,汕头市启动新闻战线“追寻红色足迹 锤炼践行四力”暨“建设美丽乡村喜迎亚青盛会”主题宣传,从10月23日起,省直、市直记者组成采访团走进乡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采访。

《南方日报·汕头观察》今起开设“追寻红色足迹 建设美丽乡村”栏目,派出记者深入汕头老区走访了解红色革命传统及老区镇、老区村的振兴建设工作,讲好先辈们的革命故事,呈现汕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成果,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践行初心使命。

在南澳县烈士陵园内,耸立着一座“渔民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是为纪念1930年南澳渔民暴动而建。时至今日,仍不时有人到此献花,缅怀烈士。

在南澳县烈士陵园内,耸立着一座纪念1930年南澳渔民暴动的“渔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这场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反封建反剥削的渔民革命运动,是中共革命史上重要的案例之一,也是东江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留存于南澳县山顶桥头下的南澳渔民公馆执行委员会旧址(下称“渔民公馆”),正是当时渔民暴动的重要根据地。旧址所在的南澳县山顶渔村,也因此很早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

重温红色往事,缅怀革命先烈。为纪念那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山顶渔村正对这座曾点燃革命火种的渔民公馆进行修缮,并计划改造成村史馆,打造成一个具有参观体验、研学教育等多功能的红色教育基地。

渔民公馆旧址曾是一座老旧的“四点金”民居,因为长时间空置,已经残破不堪,几近坍塌。

点燃革命“星星之火”

关于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后人仍能在南澳县博物馆、南澳后宅镇宫前村的渔民革命展览室中,感受到当时的澎湃与壮烈。

据南澳县史志办公室提供的地方史志记载,明清时期,南澳岛主要受海盗、外国势力威胁和压迫,逐渐养成了渔民习武之风。民国时期,隆澳十三乡渔民习武之风盛行,其中山顶乡有十三间武馆之说。十三乡还以祭祀境内的天后和关帝为基础,组成一个团体,为以后的革命动员奠定了社会基础。

到了近代,南澳民众频频受海盗劫掠、外国教会压迫、资本家剥削。为了反抗压迫和剥削,岛内民众进行了绵延不绝的斗争。从1925年创建南澳县工会奠定革命基础,到1927年南澳派代表参加潮梅海陆丰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暨童子团第一次代表大会,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这把“星星之火”已经开始露出苗头。

1927年夏,为了强化潮梅惠地区的革命,中国共产党东江特别委员会成立。夏末,中共东江特委派原潮梅地委宣传部长丁愿来岛七八天指导工作,随后又派来一位姓张的潮汕籍干部。同时,地下党员许鉴明也转移岛上活动。

1927年秋,地下党员打着林先立的招牌,创办农工女子学校,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同年冬天,饶平县海山岛党支部书记徐海转移来岛,以振云小学校长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团员。南澳的革命思想宣传和组织基础因此得到强化和巩固。

在原有革命宣传的基础上,南澳在隆澳成立中共南澳县党支部,许鉴明任支部书记。一个月后,许鉴明调往海山,林奕明继任支部书记。此时,全岛已经发展党员20余名,团员10多名,有近千名渔民加入工会。党支部的成立为渔民暴动奠定了组织基础。

反动压迫激起暴动

1929年,在自称“后宅皇帝”的章声敬策划下,县长陈介民派巡轮水警长拘捕了渔民领袖林奕明,农工女校也被解散。

1930年6月23日,蔡盖清、陈戊等人,发动并带领数百名渔工罢工,并执桨棍、鱿刀等到县政府示威,当局被迫释放林奕明。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次渔民斗争取得胜利。

1930年发动渔民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画像。(翻拍)张伟炜 摄

同年7月16日,在地下党支部组织下,先是于前江埔聚会,在原来渔民工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渔民公馆,下设8个分馆,蔡盖清、陈戊等13人任执委。由于四周是一片水田而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山顶乡侨边华侨周大隆的厅房成为执委会开会和活动的地方。

8月10日,国民党当局突然逮捕渔民革命领袖蔡盖清,还搜查了山顶乡林鸡家和渔民公馆,郑则保及大陆来的两位同志只能逃出南澳。9月,南澳岛妇运的先驱者章吟春,在潮安县的鹳巢、浮洋一带活动,被国民党逮捕并屠杀于汕头市牛屠地(今汕头市第六中学内)。23日,渔民革命领导人蔡盖清,被汕头绥靖公署主任兼六十二师长香翰屏下令,枪杀于汕头市牛屠地,时年23岁。

国民党当局的一系列反动压迫,激起了渔民的武装暴动。1930年9月25日清晨,来自各村的100多名拿着武器的渔工,集结于埔羌坑西侧旗杆夹山脚,由曾担任过中共潮安县委书记的杨少岳和澄海县工农革命军大队长张福海等指挥,于下午3时分3路奇袭云澳,冲进警卫队驻地,夺得了全部武器,取得初步胜利。

据介绍,取得初步胜利后,暴动队伍继续发动进攻,占领了县城,然而,由于敌军反扑与本村人的告密,暴动军队转移到葫芦山后的大湖。在敌军的强烈围攻下,敌众我寡,党的主要骨干不得不撤离南澳,转移到饶平和福建等地区继续开展革命。此次暴动一共牺牲了含总指挥杨少岳在内的6名大陆同志和8名南澳本土同志。

打造红色文化宣教带

如今,曾见证这段历史的渔民公馆也将迎来它的新使命。

“当年点燃革命火种的渔民公馆,因为长时间空置,已经残破不已,几近坍塌。如今在省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南澳正在逐步改造该馆,力求恢复原貌,作为该村的村史馆。”后宅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林思波说。

据后宅镇党委副书记黄海滨介绍,渔民公馆改造复原项目已完成工程量70%,目前仍在全力推进中。此外,渔民公馆展陈工作基本完成资料、图片和物品的收集,施工图设计也已完成,计划在11月中旬进场施工,整个项目预计在12月中旬完成。

渔民公馆旧址正在改造复原中。张伟炜 摄

村史馆将融入具有海岛特色的红色元素,对山顶渔村革命时期的有关文献、照片等进行还原和展示,打造一个具有参观体验、研学教育等多功能的红色教育基地。”黄海滨介绍说,馆内天花板吸顶灯将设计成渔民日常工作中的渔网和浮漂球:在展区中的天花木格栅装饰渔网,以及用渔网包裹吸顶灯,塑造浓郁的地方特色,寓意渔岛星火点点,契合展馆主题。

在该村党支部书记吴贵利看来,这样的村史馆精致、有韵味,能让人忆苦思甜,唤醒村民的乡村记忆,年轻一辈也能通过村史馆了解村子过去的生产、生活情况,懂得先辈们创业的艰难,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吴贵利还“大胆”地构想着山顶渔村的发展蓝图:山顶渔村将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将党建元素、红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融合,挖掘旅游经济和文化潜力,把新农村精品旅游线路、红色展馆以及文化广场等串点呈线、连线成画,打造党性教育的“红色阵地”,形成一条以山顶渔村红色历史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宣教带。

声音

从革命精神中感悟初心使命

1930年南澳的渔民暴动是中共革命史上一个重要案例,也是东江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渔民暴动的发生是南澳本地社会结构、外国势力和国民政府统治及中共革命宣传的结果。”对于这场运动,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课题组编撰的《南澳渔民革命历史调研资料汇编》如此评价。

南澳县史志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每当读到蔡盖清被枪杀的历史,他总为蔡盖清的革命精神所折服,蔡盖清本是少爷出身,家境殷实,后来在金山中学读书时接受了共产主义教育等进步思想,便立志要拯救南澳渔民于水深火热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就是那时候共产党人的‘初心’!”该负责人动情地说。

在该负责人看来,南澳渔民革命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革命先烈们崇高的家国情怀、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生命的牺牲精神,诠释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

【文/图】张伟炜

【通讯员】陈建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