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汕头新闻 > 正文

汕头海关:风雨同舟四十载,砥砺奋进再出发


海滨邹鲁,岭东门户。汕头,这个起于宋代、历经千载的海边渔村,因海而生,因改革开放而蝶变。当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号角吹响的时候,汕头肩负起建设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光荣使命,秉承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从昔日“省尾国角”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为开放繁荣,现代工业、服务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汕头篇章”。

百年雄关,屹立粤东。汕头海关不仅是特区40年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特区崛起的参与者。翻开汕头海关与特区互融互促的40年历史,我们看见的是从未停歇的步伐。

大胆创新▶▷做特区建设的“推进器”

作为国家经济大门的守卫者,40年来,汕头海关人以先行者的无畏,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用许许多多的“全国首例”展现经济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

1987年,在加工贸易管理工作中引入信誉管理理念,得到全国海关推广;同年,在旅检现场设立“红绿通道”,改变了以往“人人过筛”的旧监管模式,方便旅客进出境。1992年,成功设计并启用全国海关第一本加工贸易电子手册,成为全国海关推行加工贸易手册信息化管理的蓝本;1995年,率先实行“一个窗口”申报作业模式,对进出口申报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接单、内部封闭流水作业、一个窗口发单,对粤东地区外贸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汕头海关改革步伐愈发强健。2003年,汕头海关首次启用H986组合移动式集装箱检查设备,查验方式从简单人工作业转向依托科技手段管理;2005年,启动粤东电子口岸,实现粤东地区“大通关”;2012年,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改变了原有现场提交纸质单证的操作方式,企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足不出户就可完成报关手续;2013年,制定实施汕头关区AA类企业通关便利措施,让守法企业享受到更多进出口通关便利;2015年,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全国全覆盖,“多地通关,如同一关”……

海关关员在出口玩具企业开展业务辅导。

海关关员在出口玩具企业开展业务辅导。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数十年的探索创新,汕头海关将改革红利和制度优势拓展、辐射到整个粤东,推动汕头对外经济交往迅猛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数据显示,汕头市货物出口总值从1980年的2.51亿美元攀升至2019年的67.33亿美元,增长25.83倍。

植根特区▶▷做外贸发展的“助力者”

40年来,汕头海关秉承“地方兴、海关兴”的发展观念,持续发力助推特区积极抢抓融入珠三角、拥抱大湾区、深度对接港澳的新机遇,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海关关员对汕头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实施查验。

海关关员对汕头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实施查验。

在创新驱动上发力。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促进汕头保税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叠加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优势,打造汕头海湾南岸特殊监管区、临港经济区两个发展支撑平台。今年1-7月,汕头综保区实现进出口44.5亿元,同比增长2.1倍;粤东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启动首月出区订单即超2万份,在扩大外贸、通关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让政策红利在传递过程中层层放大。

在增强优势上发力。加强汕头港口群建设,与汕头市政府共同推进对接广澳深水港与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改造投入;以广澳港区顺利通过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新开通12条东南亚航线等为契机,对标国际一流口岸标准支持港区建设,力促广澳港区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迭创新高,打通与赣南、闽西地区的物流通道,为汕头外贸开启新的增长点。

图为汕头港广澳二期码头。

图为汕头港广澳二期码头。

在优化环境上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企业运用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模式,降低通关时间和成本;依托玩具之都优势主动扶持重点行业发展,推动税号简化,惠及全国玩具产业;推动“水运联程中转、内外贸同船货运、跨境快速通关”、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等业务快速发展,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优化来往港澳小型船舶监管流程,创新实施“即办手续即卸(装)”监管模式,实现货物通关“零等待”,促进输港澳货物流通;深入开展“减证便民”,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流程,精准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切实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

图为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实现“船边直提”。

图为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实现“船边直提”。

忠诚履职▶▷做国门安全的“守卫者”

为更好服务特区发展,汕头海关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令行禁止、担当奉献的高素质、专业化海关队伍。

针对近几年走私形势不断变化,汕头海关依托“大数据”发展,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搭建海关网、公安网、互联网等多网数据资源网络,保持打击走私违法犯罪高压态势。2017年以来,汕头海关先后查获位居当年全国海关首案的“1701”“1801”走私洋垃圾案件;在机场口岸和邮递渠道连续查获15起象牙制品非法入境案件以及27起走私毒品入境案件。今年上半年,汕头海关缉私部门共立刑事案件35宗,案值11.59亿元,其中洋垃圾走私犯罪案件9宗、濒危物种走私犯罪案件4宗、冻品走私犯罪案件2宗。

海关关员对入境船员实施体温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海关关员对入境船员实施体温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今年初,当疫情防控的战斗号角吹响,汕头海关广大党员迅速集结,义无反顾挺进阻断境外疫情输入最前线,针对境外疫情形势变化,坚持早准备、早谋划、早部署,及时调整策略,果断处置突发情况,精准实施口岸卫生检疫,织牢疫情防控网,坚决防止境外疫情输入,实现干部职工“零感染”、国门安全“零事故”、物资通关“零延时”。

海关关员实施机边验放模式,保障境外捐赠防疫物资通关“零延时”。

海关关员实施机边验放模式,保障境外捐赠防疫物资通关“零延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的画卷,总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在不懈奋斗中书写。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通过接续奋斗创造新的历史。站在新的起点上,汕关海关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顽强作风,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奋斗姿态,为特区再出发贡献海关力量!

【访谈】

汕头海关关长、党委书记王胜:赓续特区精神,勇当时代尖兵

汕头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特区建立40年来,汕头勇立时代潮头,扮演着排头兵和试验田的角色,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汕头篇章”。汕头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这一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问:特区成立40周年,汕头对外贸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王胜: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前,汕头对外贸易额很小,口岸监管货物量也极少,人员交流、货物贸易受到限制比较大。特区设立后,汕头对外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陆运、海运、空运、客运业务蓬勃发展,进出口货运量比特区设立初期增长了近100倍。

此外,特区设立前,汕头没有对外开放口岸,也没有一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特区设立后,汕头口岸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截至目前,汕头市有对外开放口岸1个,正式对外开放码头4个,临时开放码头1个。上世纪90年代设立的汕头保税区已于今年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成为“特区中的特区”。随着中国(汕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汕头综合保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重要地位还将进一步凸显。

问:与经济特区共同走过的40年,汕头海关取得了哪些发展和进步?

王胜:过去的40年,是汕头海关与汕头经济特区共同成长的40年。伴随着特区的起步、建设和发展,汕头海关忠诚履职尽责,紧跟形势、更新观念,持续推进监管模式改革和通关模式创新。特别是近年来,汕头海关推动落实“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发展进步。

这40年,汕头海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大力推动业务改革创新。从创建全国首本加工贸易手册,到首创“一个窗口”办理海关业务,再到全面实现风险管理、信用管理、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互联网+海关”,汕头海关将特区精神熔炼为推动海关业务改革创新的文化内核,持续提升海关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截至目前,汕头海关主干业务已全面实现线上办理,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进口货物“船边直提”以及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已全面落地实施。今年7月份,关区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压缩76.5%和98.9%,均位居全国海关前列。

这40年,汕头海关恪守忠诚、履职尽责,坚决守住国门安全防线。坚持全员动员、尽锐出战,统筹推进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坚决“战疫情、打胜仗、零感染”,有力支持汕头外贸企业全面实现复工复产;推动反走私综合治理,强力打击走私违法活动,加大打击洋垃圾走私入境力度,坚决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这40年,汕头海关担当作为、勇立潮头,在海关总署的坚强领导下、地方党政的支持下,全面加强海关自身建设。作为国家派驻地方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汕头海关始终坚持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依法履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沿着全面发展轨道前进。1984年6月,汕头海关升格为正厅(局)级机构,截至目前,内设和下属机构数量已由1988年的18个发展至35个。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关区现有4个单位进入“全国文明单位”行列,2个单位进入广东省文明单位行列,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海关的昂扬风采。

问:如今,我们又迎来了“特区再出发”的历史时刻,汕头海关将为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胜: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40年来,我们见证和参与了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和腾飞,作为特区海关人,我们倍感光荣和自豪。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汕头海关将继续发扬特区精神,在新时代走在前列、在新征程勇当尖兵,助力特区办得更好。

一是高起点谋划改革,推进海关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特区建设,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勇涉“深水区”,策划推出一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打造一批在全国海关“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品牌,释放持久的改革动力。

二是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推动物联网、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海关监管深度融合,以科技引领汕头经济特区口岸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三是要大力服务促进新经济发展,发挥“三区叠加”政策优势,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支持汕头综合保税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五大中心”,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四是要不断加强海关队伍建设,坚守政治机关定位,全面加强党对海关工作的领导,深化学习型海关建设,进一步开阔干部队伍的全球视野和胸怀格局,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确保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汕头经济特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员声音】

汕头海关科技处 黄翔子:

上世纪90年代黄翔子在汕头海关计算机房工作。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90年代黄翔子在汕头海关计算机房工作。受访者供图

我在海关从事科技工作34年,投身汕头经济特区建设,我有三种感觉,在别处是难以找到的。一是“满足感”,作为海关科技人能通过“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在海关改革发展中的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为海关、为国家和地方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感觉很满足。二是“自豪感”,作为全国海关科技战线的一分子,能亲自参与业务系统的运维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的外交外贸大局服务,我们倍感自豪。三是“成就感”,改革开放40年来,科技应用已涵盖了海关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圆满完成各项海关业务和改革、助推汕头特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海关科技人,我们有满满的“成就感”。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种感觉,才使我时至今日还能依然热爱海关科技工作,热爱汕头这块生我养我的热土。

汕头海关商品检验处 李锋:

图为李峰(右)在检测农残药残。受访者供图

图为李峰(右)在检测农残药残。受访者供图

40年披荆斩棘,40年风雨同舟,心怀梦想,不忘初心,坚守本职工作,与特区共成长!

澄海海关查检一科陈强伟:

图为1988年夏天陈强伟(左)到汕头海关特区办事处下厂查验 。受访者供图

图为1988年夏天陈强伟(左)到汕头海关特区办事处下厂查验 。受访者供图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出生在潮汕地区一个普通家庭。1985年进入汕头海关,1986年到1992年在汕头海关特区办事处陆运处申报科工作。转眼间35年过去了,汕头经济特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我也算是见证了汕头特区的成长史。我们在大潮中追逐梦想,国家在改革中阔步前行。我爱汕头,我爱汕头海关,衷心祝愿我们的未来更美好!

撰文:刘自学 陈岚 李凯扬 余丹 

摄影:袁国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