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汕头新闻 > 正文

育新机 开新局丨畅通“五个循环”,在新发展 格局中扛起 “汕头使命”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如何进一步明确汕头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中扛起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命担当的方法路径?8月28日召开的汕头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给出了答案。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我省在更高层次统筹全省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对汕头来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更是中央、省委赋予汕头的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育新机、开新局的重大机遇已摆在汕头面前: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支持汕头在新时代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的重大政策举措;深圳与汕头将建立深度协作机制,在创新、产业、资本、人才等方面与汕头市优势产业、侨乡经济互利合作;汕头借承办第三届亚青会,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对此,全会提出,汕头要立足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着眼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把畅通产业链循环、市场循环、城市群循环、内外贸循环、城乡循环作为育新机、开新局的重大举措。通过畅通“五个循环”,找准汕头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有力推动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内需和外需更均衡、经济社会发展更协调。

新机遇新挑战之下,汕头正铆足干劲,全力以赴。

关键词丨有效投资

预计3年投入超3000亿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有效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研究审议关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的文件,就是要通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为稳增长、优结构、拓空间、促循环提供持续动力。

今年以来,汕头市以做好重点项目稳投资为推进“双统筹”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重点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至7月,汕头市37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6.7亿元,比增超37.8%,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的63.1%,总体达到序时进度。其中,5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4.7%,完成投资进度全省居首。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加快落地见效,进一步发挥“稳定器”及“加速器”作用,为汕头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站在新起点上,汕头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将衔接“十四五”规划,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重大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强化推进政府有效投资,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显著增强投资对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的推动力。2020年到2022年,预计投入超3000亿元,加快省、市重点项目建设。

这些投资将用于推进“一二三五九”工程。围绕构建汕头至广州、深圳1小时交通圈,推进一个枢纽、两个站场、三条铁路、五条高速、九条干线工程,推动形成融入珠三角、贯通沿海经济带、连接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快速便捷交通网络。

同时,着力建设区域性枢纽港。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关于“推动港产城有效衔接、联动协同”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港兴城、以港强产、以港促联,加快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建设,加强重大临港产业及码头等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海铁联运体系,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港口深度合作,服务支撑世界级沿海产业带建设。

汕头将加强重大临港产业及码头等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汕头海关供图

汕头将加强重大临港产业及码头等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汕头海关供图

此外,着力打造区域教育、医疗、文化、商贸“四个高地”。其中,投入68亿元建设在校生规模2万人的汕大东校区,加快总投资25亿元的广以南校区建设;加快汕大医学院附一院等11个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支持南澳创建5A级旅游景区;大手笔规划建设龙湖中央商务区,到2025年建成一批100亿元级商圈、50亿元级专业批发市场和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关键词丨产业集群

把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是经济之本。目前汕头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了纺织服装、化工塑料、工艺玩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和17个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服装、玩具、化妆品、印刷包装等生产基地。但传统轻工产业和中小企业占比高,2019年,仅纺织服装、化工塑料、工艺玩具三大优势传统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就占全市的53%。

为改变经济结构偏轻现状,汕头提出要提升振兴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技术改造、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把纺织服装、玩具动漫、化工塑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高端石化等重大产业,壮大海洋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5G产业园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

用好建好开放平台载体是汕头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重要突破口。汕头将进一步把综合保税区、国家高新区、华侨试验区等平台做实做强,其中,综合保税区将加快区港联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注重要素整合和产业配套,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更好地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提升竞争新优势;国家高新区将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配合,强化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提升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未来型企业,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将积极申报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规划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重要支撑平台,探索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吸引大型创投企业、金融机构落户。

此外,强力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生命线,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牵头、亲自部署、亲自洽谈、亲自协调、亲自督办,把现有项目增资扩产与新项目落地同等看待、一并部署、统筹推进、强化考核。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省实验室、P3实验室建设,争取更多重大创新载体落地,积极与广州、深圳开展深度科技合作,构建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共享的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丨市域治理

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崭新的时代命题。市域治理做得怎样,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在2019年12月3日中央政法委部署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之后,汕头市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启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申报工作。今年6月,汕头市成功入列第一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8月21日,汕头市召开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动员大会,强调抢抓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的有利契机,按照《三年行动方案》的工作安排,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步探索具有汕头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记者从全会获悉,汕头将创新城乡基层治理制度。积极推进依法治市,用好特区立法权,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做好全民普法工作,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与此同时,有力有序办好亚青会。按时完成亚青会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涉及道路、赛区、重点片区的改造提升,高质量打造“一湾两岸”景观,完善城市公路、市政设施、公交体系,推动城市面貌脱胎换骨。

此外,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抓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硬件设施等工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丨生态环境

持续巩固练江、梅溪河流域综合整治成果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汕头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汕头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下苦功夫、笨功夫,不取巧、不走捷径,重点加快练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练江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浓度均值分别为31.9mg/L、1.58mg/L和0.164mg/L,达到地表水环境V类标准。值得关注的是,15+1(官田水)条重要支流水质持续改善,7月份所有支流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月浓度均值已全部达标。

至目前,练江流域13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27个配建泵站和1959个截流井全部建成,78个农村分散式一体化处理设施全面投运,514个自然村雨污分流工程全部竣工,新增规划建设428公里接驳管网已建成153.54公里,计划10月底全面完成。

当前,为持续巩固练江、梅溪河流域综合整治成果,汕头将以铁的纪律落实河长制,全面铺开“四洗”工作,加快河涌整治和截污管网工程建设,完成“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在此基础上,推进三江贯通水利工程建设,高效能规划建设万里碧道;加快雷打石环保电厂、潮南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澄海区洁源垃圾发电厂三期扩建,推动重点固体废物处置处理工程建设。

除此之外,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培育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探索健全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等机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大行动,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丨深化改革

推进汕潮揭都市圈一体化户籍准入认证

改革开放是经济特区的“根”和“魂”。统筹推进改革开放,能够发挥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乘数效应”。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汕头提出四个抓手工作——加快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效率、推动对外开放走深走实。

首先,推进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技术移民管理制度,建立技术移民职业清单和积分评估办法,推进汕潮揭都市圈一体化户籍准入认证、居住证互认。这是汕头市主动对接省“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汕头城市空间规划的有力举措。

作为广东省4个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汕头市将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稳定市场预期、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抓手,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全力打造政府服务好、审批时间短、运营成本低、办事效率高的营商环境。

为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效率,汕头市将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涉企政务服务,全面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当好“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免费代办、限期办结。记者了解到,在龙湖区,招商、立项等一系列手续不出园就能够办完,去年12月至今,这里就有11家企业从招商到拿地,走完了所有手续。

开放带来进步,汕头还将充分发挥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作用,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协同开放,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同时,加快中国(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关键词丨镇域经济

推动区(县)更快更好迈入全国百强行列

全会提出,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是增强汕头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

纵观汕头全市,镇域经济已成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发展能级的提升。为此,汕头市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作出简政放权、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工作部署,着力破解责权利不匹配、人地财不适应等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镇域发展活力。

围绕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汕头市将通过大力简政放权让镇街“活”起来,提升镇村园区让镇街“强”起来,推进新型城镇化让镇街形象“靓”起来。

其中,强调下放权限要从行政执法权向发展权转变,围绕城乡建设、招商项目落地等经济工作重点下放权限,落实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干部双重管理制度,强化用人方面属地管理发言权;支持镇(街道)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加宽拉长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配套能力,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文旅强镇、农业大镇;加快提升15个镇域经济发展示范镇建设水平,大力实施镇域品质提升工程,把更多公共空间、绿色空间留给人民,尽快补上公共服务、环境卫生、水电气网等短板。

与此同时,以镇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区(县)域作为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的重要阵地、引领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带动,促进强区与富民相统一、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城镇与乡村相贯通,推动区(县)更快更好迈入全国百强行列。

南方日报记者 黄嘉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