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汕头新闻 > 正文

特区40年轮丨1998:放权赋能,用好“两个权”发展三大特色经济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点击可看南方+“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专题

2019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今年3月,国务院又批复同意汕头保税区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综试区叠加综保区,既是新时代汕头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缩影,更是汕头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番延续。

汕头经济特区用好两个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杨立轩 摄

汕头经济特区用好两个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杨立轩 摄

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的40年中,外向型经济一直都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事实上,在1998年,汕头市就明确提出,要努力用好特区改革试验权和立法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港口经济。而这一举措,正鲜明彰显了特区之“特”。

用好“双权”服务经济社会

汕头经济特区之所以“特”,是因为其不仅享受着国家特殊的政策,更拥有特区改革试验权和立法权。

早在1996年1月,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就正式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要求提请全国人大授予汕头市立法权的报告》。同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赋予汕头经济特区立法权,揭开了汕头先行先试、勇于探索的立法之路。

那么,有了这一权利,汕头该如何肩负起立法工作“试验田”的新使命?

从1998年起,汕头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围绕服务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促进民生福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做出许多领先全国全省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0年,《汕头经济特区个人独资企业条例》通过,这是汕头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自行提出立法议案而制定的我国首部个人独资企业条例。

2013年,汕头出台《汕头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成为全国首个预防腐败的地方法规,填补了国内立法的空白。

2014年,汕头颁布施行的《汕头经济特区社会工作者条例》,条例作为全国首部社会工作者地方法规,对于推进特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队伍建设,促进汕头民政和社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6年,《汕头经济特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条例》正式通过,是广东省内首部农村集体“三资”立法,进一步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与此同时,在保障民众权益方面,汕头也出台了《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汕头经济特区城市公共汽车交通条例》《汕头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法规。

截至2020年5月,汕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修改、废止法规127项,现行有效法规73件,其中经济特区法规43件、设区的市法规20件、法规性决定10件;截至7月,汕头市政府制定、修改、废止规章193件,现行有效的60件,涵盖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服务、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弱势群体保护等领域,为特区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民营经济贡献GDP超70%

在法律的保障下,汕头经济特区40年来的经济社会驶入了安全的“快捷道”。在这其中,民营经济的崛起发展最为耀眼。

200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出台“非公经济36条”,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多机遇。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汕头经济特区充分利用试验权和立法权,创造性地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并加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数据显示,2003—2018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占汕头市工业比重从34.7%提高到81.2%。2018年,该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71.4%,高于全省17.3个百分点;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0%,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2.8%,成为汕头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势和亮点。

而近年来,汕头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工业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更是为经济实现稳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2019年,汕头市民间投资1606.3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8.2%,是2015年的1.52倍。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959.79亿元,是2015年1316.41亿元的1.48倍,占GDP的72.7%,比2015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54.6%)18.1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汕头市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激发创业热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注册数保持较高增速。截至2020年上半年,该市民营经济单位数39.01万个,其中民营企业6.61万家,个体工商户32.39万户,占全市经济单位数的97.05%,是2015年的1.76倍。2020年上半年新登记私营企业5557家,占新登记企业数95.42%。

近年来,汕头经济特区民营企业仍表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仙乐健康、名臣健康等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资本市场的“汕头板块”不断扩大。至2020年上半年,该市32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30家,30家“新三板”挂牌、625家华侨板挂牌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外向型经济引领特区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也助力汕头经济特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据资料记载,汕头经济特区进口贸易始于1982年1月,出口贸易始于1983年10月。特区初创十年来,汕头经济特区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国家赋予特区的优惠政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放权,促进特区对外贸易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

特区成立以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少食品加工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杨立轩 翻拍

特区成立以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少食品加工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杨立轩 翻拍

数据显示,截至1991年11月底,汕头经济特区累计批准签约的利用外资项目1315项,协议投资总额8.2亿美元。在这批项目中,直接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604家,协议投资总额7.5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3.47亿美元。1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汕头经济特区投资设厂,投资范围涉及20多个行业。外资企业的产值约占全区工业产值的七成。

位于特区内的港资企业。杨立轩 翻拍

位于特区内的港资企业。杨立轩 翻拍

而在汕头经济特区之后的发展中,外向型经济一直是不变的战略方向。汕头中行一组数据给予了有力印证——该行出口收汇金额从1979年的1.8亿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3.92亿美元,1997年更是达到21.5亿美元,增长超过10倍。

时至今日,汕头实施“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外引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0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近九成为侨资。

同样引领汕头经济发展的,还有港口经济。汕头经济特区成立后,汕头港在1984年开辟集装箱业务,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家一类口岸,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15个港口之一,与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运往来。

港口经济是1998年汕头提出发展的“三大特色经济”之一。杨立轩 摄

港口经济是1998年汕头提出发展的“三大特色经济”之一。杨立轩 摄

在20世纪90年代初,汕头港吞吐量超过厦门、湛江等港,居中国前列。1993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2006年突破2000万吨,2009年突破3000万吨,2011年突破4000万吨,2013年突破5000万吨。集装箱2011年突破100万标箱,标志着汕头港正式跨入了“百万标箱港口”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招商局旗下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汕头港,通过增资扩股汕头港务集团,设立汕头招商局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局、汕头港务集团,这两个见证汕头港口不同时期发展的重要“见证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携手,在港口、交通物流、区域综合开发、金融服务与投资等多个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谱写汕头港新的篇章。

【1998年大事记】

●1月2日

中共汕头市委、汕头市人民政府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经济合作项目剪彩、签约仪式。剪彩签约的珠池港区二期工程、省汕汾高速公路工程等17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60亿元。

●1月19日

由香港东兴集团斥巨资兴建的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五星级酒店——汕头帝豪大酒店首期工程顺利封顶。帝豪大酒店高33层,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投资总额8亿港元。

●2月11日

中央电视台1996—1997年中国彩虹奖颁奖暨国际频道元宵晚会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月21日

满载2.5万吨钢材的韩国货轮“卡拉娜夫”号顺利完成在汕头港卸货任务,创下汕头港有史以来内航道吃水最深、货物最重的巨轮抵港纪录。

●4月25日

粤东地区唯一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汕头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建成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交易场地1.6万平方米,电话、停车场、卫生设施配套齐全,总投资1.8亿元。

●5月26日

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汕头市为“国家卫生城市”。

●6月3日

亚欧国际海缆在汕头正式登陆,汕头通信史上树起了新的里程碑。亚欧国际海底光缆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长度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海缆系统,全线有39个登陆点,其中在中国大陆只有汕头、上海两个登陆点,汕头是唯一的主干站。

●6月9日

中国唯一的电动汽车运行试验示范区:汕头—南澳试验基地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6月16日

汕头深水港疏港铁路正式开通投入运营。

●7月2日

汕头信息网正式开通。

●8月26日

汕头市和石家庄市在河北宾馆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

●9月19日

反映中国古代国防设施建设的纪念性公园——汕头石炮台公园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9月29日

汕头礐石大桥主桥胜利合龙。该桥是汕头市区东部建成海湾大桥后兴建的第二座特大型跨海大桥,工程总概算人民币12.5亿元。

●9月29日

汕头市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并被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区域”。

●10月15日—18日

1998年世界杯男子乒乓球赛在汕头市举行。

●11月8日

粤东地区公路网主骨架之一:汕汾高速公路破土动工。汕汾高速公路全长67.6公里,总投资29.4亿元。

●11月20日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开业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国际眼科中心奠基典礼在汕头市举行。

——摘自《汕头年鉴》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杨立轩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