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汕头新闻 > 正文

绿美广东·汕头行动 | 汕头:今年力争植树180万株


春回大地,绿树听潮。在汕头,木棉树、黄花风铃木、细叶榕、梨树等形成了一条条林荫大道、一个个花景园区,让这座海滨城市成为一片绿意花海,市民转角见绿、推窗见园,迈出家门就能邂逅春天。

日前,汕头市2024年四级林长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华侨试验区举行,一株株树苗掺杂着汗水栽入土中,也栽下这座城市春天的希望。展望2024年,汕头市计划种植140万株树,力争达到180万株树。

汕头城市树种的选择有何考量?公园广场如何打造四季皆景的园林景观?林长们种下的树木如今长势如何?南方日报记者探访汕头城市的各处绿色角落,展现一幅生动的汕头现代化绿美画卷。

“从小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还没发现这边的木棉花开得这么漂亮!”市民李小姐在大学路上打卡刚进入花期的木棉树,不禁感慨亮丽的城市绿化景观。

在高楼林立、熙熙攘攘的城市内,行道树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抹颜色。然而,正是一排排整齐而品种丰富的行道树,每日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为城市增添自然风情。

沿着汕头城市中山路行驶,道路两旁建筑鳞次栉比。尽管刚刚进入春天,但道路中间与两旁的细叶榕绿意繁茂,为市民遮出一片绿荫,也吸收着城市的废气。路上时不时出现一两棵金凤、木棉树等,更是让路过的行人眼前一亮。近些年来,在汕头的社区、公园、乡村等地,更是出现黄花风铃木等崭新的树种,为城市增添一抹抹亮丽的色彩。

看似普通的行道树,其树种的选择也是经过多方研讨和细细考量。汕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土壤盐碱度高,降雨量大,地下水位高……气候、土壤形状等方面都影响着城市行道树的选择。

行道树如何选择?适生性、抗风性、抗污染性、抗病害能力、观赏性等因素,都是行道树的选种原则。汕头市城管局风景园林正高级工程师柯文彬解释道,每年的台风天对于汕头行道树的抗风能力是一大挑战。因此,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秋枫、榕树等树种,成为汕头行道树的“扛把子”。

地处粤东海滨,耐盐碱、耐水湿也是汕头滨海行道树的重要选择条件。沿海道路的土壤受到潮汐的影响,地下水的盐碱度比较高,且海风带有一定的盐分,这个现象在东海岸区域尤为明显。“这个区域的树种可选择的就不太多,有些树可以种在其他区域但是不能种在这里,种得不好容易‘全军覆没’。”柯文彬说道。如今,黄槿、高山榕等树种成为东海岸大道上的一道绿色景观,与绵长的堤岸相映成趣,成为市民游客镜头下的“常客”。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市民生活需求的变化,行道树的树种也不断丰富和更新。曾几何时,长满果实的芒果树、吊瓜树等树种是许多市民儿时的回忆。然而,由于树木果实容易砸到车辆和行人等原因,不少树木在城市更新中被新的树种所代替。

“以前没有这些问题,城市车辆没那么多,而且往往果实还没掉下来就会被市民摘走。”柯文彬表示,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市民对于行道树的观赏需求越来越高。为此,汕头既发掘本地乡土树种的潜在优势,也适度引进优质的外来树种丰富城市的景观,金凤花、木棉花、宫粉紫荆等让汕头城市景观开了“美颜”。近些年来,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等树种成为城市绿化的“心头好”,每逢开花时节,黄色、紫色、粉色形成的五彩“花海”成为一道道城市美景。

除了树种的选择之外,行道树的种植密度、科学修剪、良好的地下生长空间等等,也影响着行道树正常生长。柯文彬举例道,通过城市绿廊、绿楔、景观道路的规划,可以把海上洁净的空气输送到城市中心,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除此之外,行道树的株距和树冠也要适当控制,如果行道树的树冠连接,车辆产生的废气就难以快速散发到大气中,反而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在百年老园中山公园的望江亭畔,一树洁白的梨花开得正盛,仿佛向市民游客诉说着春天的来临。每年冬去春来,这棵树龄约50年的老梨树都会成为“网红树”,掀起中山公园开春的一波赏花热潮。

“从小我们就在中山公园玩到大,步道舒适又阴凉。现在有孩子了,没事我们就带她来逛一逛,对身体也好。”推着婴儿车的赵先生告诉记者。除了梨树之外,木棉、榕树、盆架子、五角梅等不同的花木琳琅满目,深浅不一的绿色、五彩缤纷的花海,搭配公园的假山、牌坊、九曲桥等元素,组成独特的园林景观。市民凭栏赏景、移步换景,在九曲烟波中尽享城市绿意。

与行道树不同,由于生长环境更佳,公园、广场内的树种选择更为丰富,观赏性成为更加重要的因素。柯文彬介绍,视觉是最直接的感官需求,汕头的公园通过布置多样化的树种,让叶型、花型、色彩产生不同层次的变化,使得整个公园树种的观赏价值更高。其次,进一步打造“嗅觉园林”,不同的树种散发出各异的香气,让漫步在园内的行人的体验感更丰富,并通过合理搭配多样化树种,营造出四季皆景的园林景观。

开放广场变身“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南方+ 谢嘉龙 拍摄

开放广场变身“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南方+ 谢嘉龙 拍摄

除此之外,公园广场的树种选择,还应考虑到动物的生存环境,让更多鸟类能够在城市里生存。柯文彬说,“要让鸟类能够在树上搭建鸟巢,树上的花朵和果实能够成为鸟类的食物,以此营造出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

诸如中山公园,近些年来,汕头通过拆围透绿、以绿焕新等举措,深挖地域差异和文化内涵,凸显各个公园和广场的特色,打造出一园一品的景观,使公园、广场焕发新活力,成为城市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金砂公园对浸春湖水环境、公园北侧和西侧进行生态收复与拆墙复绿工作;人民广场东西两侧进行绿化景观高级提升,选择多种开花乔木、色叶植物、芳香类植物种植,增加复绿面积;开放广场变身“绿地公园”,绿化覆盖率近70%,西侧老建筑拆除后改造为临时绿地……一个个公园和广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不断刷新面貌,绿色“版图”持续扩张。

为了让市民能够“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汕头市城管局积极开展见缝插“绿”、缺绿补绿工作,建成“口袋公园”27个,扩大城市绿化总量,将绿意撒遍城市的各处角落。通过充分利用规划绿地、城市边角地和闲置地,汕头挖掘利用城市碎片化空间,推进留白增绿、拆违建绿、盘活零碎空间,见缝插针推进一批“口袋公园”建设。“相比于公园广场,‘口袋公园’可达性更高。往往就在居民的楼下,一两棵绿植、一两个亭子,就能让邻里之间的交往更有生活气息。”柯文彬说。

“以前总是要走十几分钟到中山公园,现在这个‘口袋公园’就在家门口,我们两个老人散步就更方便了。”住在金平区金凤公园旁嘉德花园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在公园内,各类绿植层次丰富,搭配步道、健身器材等,周围小区的居民步行到楼下即可到达,聊天、跳舞、健身……小小的“口袋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随着汕头文旅的持续火热,道路、公园、广场等地的绿化带更化身为节日景观带,为火热的文旅产业搭建起亮丽的城市节日背景。春节期间,汕头市城管局为城市各处绿化带景观穿上“新装”,在石炮台公园、海湾湿地公园、人民广场、南滨公园等处,融入了汕头春节风俗主题场景,布置花境,增设灯饰,增添了浓郁喜庆的祥和年味。

作为城市的大背景,如何让绿化带成为城市文旅的一把“柴火”?柯文彬认为,汕头文旅的火热得益于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各大景区配套方面,可以深入挖掘汕头城市树种的文化内涵,例如种植林檎、莲雾等特色树种,再现汕头过番出海的文化内涵,复原曾经的生活气息。同时,打造符合城市品牌的绿化带,通过绿化带景观打造“未来之城”,凸显城市的现代化气息。

3月12日,在华侨试验区汕头体育中心西侧,一棵棵树苗迎着海风昂首挺立,汕头各级林长和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挥锹铲土、扶植树苗、培实新土、提桶浇水,黄槿、三角梅、木麻黄、夹竹桃等树苗被悉数种下,数千棵绿植在东海岸大道上整齐排列开,成为汕头这个春天的一抹新绿。

据悉,仅植树节当天,汕头发动全市近12000人参与植树活动,植树数量大约73000株。

植树节当天,汕头组织各单位义务植树。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植树节当天,汕头组织各单位义务植树。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这里紧挨着汕头体育中心,现在城市的很多赛事、演唱会都在这边举办,种下这片绿化带景观,周边景观的颜值会大大提升,成为市民游客新的休闲游玩场所,对汕头文旅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本次植树活动相关负责人蓝燕珠告诉记者。

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汕头将绿美的“种子”播撒到市民心中。在线下,汕头各级林长、基层各单位积极参与植树造绿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已组织超400场植树活动,种植近20万株。组建了7支市级乡村绿化专业技术人员组团服务队伍进行专题培训,目前全市已开展培训约120场,培训约3万人次,一片片绿意在汕头广大城市和乡村大地延伸。在线上,汕头打造“绿美汕头”小程序,通过提供资讯分享、我要种树、树木科普园等模块功能,为回汕潮商、华侨、爱心人士搭建社会捐助平台,积极筹集社会资金。

春种一棵树,栽成一片林。在濠江区石林湖公园,去年在各级林长带领下栽种的落羽杉、紫花风铃木、金凤等2000多棵树木长势很好,连成一片绿化景观带。冬天落羽杉披上红装,春天紫花风铃木花团锦簇,夏天金凤花如火焰般绚烂……多样化的树种让公园一整年都美不胜收。

“这里的土壤比较适合各类树种生长,刚开始这里大片草地和荒地较多,我们看哪里缺少绿荫就种在哪里。”公园绿化施工负责人方文告诉记者,石林湖公园的树木总共接近3000株,林长种下的绿植占了绝大部分,现在这些树木都有安排专人管养,“栽种大片的树木之后,吸引了更多市民来打卡游玩。一年到头春节最为热闹,平时周末来露营的游客也很多。”

林长们在侨韵公园种下的一片片绿植,如今也已茁壮成长,为该园区增添了大片的绿色空间。“去年在公园内种下了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紫花风铃木、串钱柳等800多株植物,现在黄花风铃木开得很好,围绕公园的串钱柳也成为园区的一个景观。”蓝燕珠说,侨韵公园靠近东海岸片区,土壤偏咸,所以经过反复挑选,最终选取了这些既美观又耐盐碱的植物,打造成东海岸旁的一条特色绿带。

在汕头市文明办举办的植树实践活动上,志愿者郑新玲与女儿亲手栽种下一棵黄花风铃木,并将签有自己名字的牌子挂在树上。她笑着告诉记者,单位组织这样的植树活动特别有意义,让每个市民、每个孩子都能切身感受到植树的意义和魅力,将绿美的理念根植在市民心中,“明年等树长大开花了,我们会过来赏花,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当下,绿美汕头生态建设的步伐愈发坚定,生态建设成绩显著,不断擦亮“汕头绿”的金字招牌。汕头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持续推进打造高颜值“花园城市”,广泛发动植绿力量,掀起全民植树热潮,2023年以来共植树146万株,建成“侨心林”“文明林”“安居林”“青年林”等20种主题林,面积达513亩,真正实现树有人植、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展望2024年,汕头市计划种植140万株树,力争达到180万株树,“县镇村”计划种植40万株,赋能“百千万工程”在汕头走深走实。

数读

2023年以来,汕头共植树146万株

建成“侨心林”“文明林”“安居林”“青年林”等20种主题林,面积达513亩

展望2024年,汕头市计划种植140万株

力争达到180万株树

“县镇村”计划种植40万株

南方+见习记者 张晓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濠江法院召开座谈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