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潮州新闻 > 正文

不同的地点,一样的课堂!潮州创新举措推进教育扶贫



扶贫先扶智,教育断穷根。近年来,潮州市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创新工作方法,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托起乡村未来的希望。

教师&学生:

“五个一百是多少?”

“五百。”

“对了,请坐下,后面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九个一百是多少?”

“九百。”

“对了。对不对?”

“对。”

不同的地点,一样的课堂。在饶平县东山镇东明小学,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正盯着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远距离听市实验学校的老师讲课,与市实验学校的学生一起学习交流,课堂和谐而生动。

饶平县东山镇东明小学学生:

很开心、很新鲜,市区的老师很有趣,我们能学到更多知识。

同步课堂不仅让“村里娃”受益,东明小学的老师也在成长。

饶平县东山镇东明小学老师:

看到(市实验小学)老师教学的方法方式,我觉得自己有很多需要提高,发觉语文、数学原来是可以这样教的。

东明小学地处偏远山区,原先校舍破旧、设施落后,在市教育局的精准帮扶下,学校不仅变美了,还在全市先行先试建设“同步课堂”,通过网络共享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均衡发展。这正是潮州市开展教育扶贫的一个创新举措。

市实验学校校长蔡梓勉:

市区学校离东明学校较远,我们的老师要跑到这边来支教有困难,我们给东明小学配置了两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和笔记本电脑,让我们老师在那边上的课同步传送到东明小学,老师同教研同备课同布置作业,对学生同样测试,通过这样指导来跟踪孩子们教学质量。

市教育局派驻东明村党建指导员江学周:

四年前东明小学只有十名左右学生,现在今年这学期已经有26名学生在读,学生回流也就说明他们对学校教学质量和设备、环境的认可。接下来,市教育局会继续把教育扶贫工作做成长效机制。

知识改变命运,工作改善生活。在湘桥区铁铺镇坑巷村,陈志勇一家去年不仅提前脱贫,还从破瓦房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楼房。

湘桥区铁铺镇坑巷村村民陈志勇:

这间楼房完全靠孩子赚钱后来建的,现在的生活好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曾使陈志勇深度昏迷,他的家庭也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湘桥区铁铺镇坑巷村村民陈志勇:

当时出事后家里负债累累,孩子差点辍学,幸好把我们列入精准扶贫户,连年来生活得到保障,孩子考上大学后,村有助学金,镇和周边企业家帮助。

精准扶贫政策让陈志勇两个孩子圆梦大学,也改变了陈志勇一家人的生活。

湘桥区铁铺镇坑巷村党支部书记陈胜裕:

在扶贫的路上,扶贫先扶智。考虑到他们的学费困难,我们按政策给一定的奖励,我们村也成立了一个助学基金会,为贫困户完成孩子上学梦,也考虑到贫困户为了照顾家庭,帮他们家属就近安排就业岗位。

湘桥区铁铺镇坑巷村村民陈志勇:

我吩咐两个孩子要感谢党、感谢政府,不能忘记党和企业家的帮助。

到2019年12月底,潮州市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99.89%,各年度困难学生资助政策100%落实,实现应读尽读、应发尽发。

【来源】潮州市广播电视台